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兩岸哪種方式統一 都需要過渡安排

http://www.CRNTT.com   2018-09-23 00:11:38  


 
  而大陸推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應是考慮到:第一,和平統一代價最小。當時大陸文革結束不久,元氣大傷,內外政策要能兼顧修復受損的經濟。第二,國共意識形態之爭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可解,不如先形式統一,把台灣框住。讓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兩制並存,在兩岸分別運作,由時間來解決問題,於是有了“一國兩制”極富創意的想法。第三,國共兩黨雖有恩怨,意識形態也不同,但雙方國家認同一致,都主張一個中國,追求統一。這個共同語言應認真把握,乃決心趁蔣家執政時期,推動國共第三次合作,解決台灣問題,以免夜長夢多。值得指出的是,這一次引發兩岸調整統一政策的外力因素還是美國,沒有美國的外交轉向,兩岸實力與思維難以轉變。

  如今倏忽又已過了30餘年。當前國際局勢、大陸實力及台灣島內情勢都已大幅改變,台灣無論藍綠都拒談或避談統一,衹求“維持現狀”。蔡英文上台後在島內積極推動台獨政策,斬斷一切與中國的連接;拒絕接受一中原則,選擇一面倒的倒向美日,對抗大陸。美國則大玩台灣牌,不斷測試大陸一中紅線,企圖以此訛詐大陸,促成後者在貿易及發展政策上讓步。在此情況下,大陸對台的統一政策會繼續維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旋律不變嗎?

  二、理性思考:和平統一還有機會嗎

  早年由於國共在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立場上有共識,國際上販售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者,當時在兩岸都找不到市場,但是這個共識並不足以化解兩岸在意識形態上的尖銳對立。經過理性思考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案向台灣提出後,蔣經國並沒有給予正面回應,反而以“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予以回絕。

  (一)外力與分離主義的互動

  兩岸在一中與統一政策上的共同語言在李登輝上台後逐漸走味,終致完全消失。蔡英文師承李登輝,“台獨”立場堅定,始終拒絕一中原則;國民黨雖支持“九二共識”,但又補以“一中各表”,明顯的是要用各表來稀釋一中,現在更迴避談論統一或自稱中國人。在藍綠政黨這樣刻意的帶領下,台灣人民支持統一的比例逐漸萎縮,支持“獨立”的大幅升高。

  在台灣由統轉獨的政策轉變過程中,外力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台獨”的顯性或隱性支持者受日本的殖民影響直入骨髓,民進黨內的深綠及喜樂島聯盟者,對日本的認同遠大於台灣,他們支持台灣“獨立”的終極目的是回歸日本。還有許多“台獨”主張者受美國價值洗腦深刻,對美國價值的相信遠超過對本身中國文化的認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被美日利用而不自覺。

  美國一直認為台灣是牽制大陸的一顆戰略棋子,不樂見兩岸統一。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主張,其實就是美國對台海的一貫立場,而沒有“九二共識”為基礎的蔡英文的“維持現狀”,更為美國所喜。不過,美國雖樂見台灣自外於中國,但為了避免捲入可能的台海軍事衝突,通常對“台獨”分子的支持有一定的限度,那就是以不把美國拖下水為原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