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汪毅夫:1926年的泉州奏魁宮

http://www.CRNTT.com   2018-10-16 00:12:08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汪毅夫(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10月16日電(作者 汪毅夫)1926年,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顧頡剛、張星烺、陳萬里、戴密微及艾鄂風等教授相約或單獨到歷史文化名城泉州做田野調查,他們不約而同地在報告裡留下了當年泉州奏魁宮及其“天使神像”和“十字架”之種種情況。                           

  顧頡剛《泉州的土地神》記:“奏魁宮中有古代天主教徒墳上的天使神像,砌入左廡。這塊石像,本來流落在奏魁宮附近,有美國人肯出五百塊買去,寬仁鋪中人不肯,乘重修的機會索性砌入壁中,與關聖一龕相對。現在燒香到天使神像前的也頗有其人了”,“民眾要在土地廟保存古跡的心即此可見”;又記:“祀神的混亂,看奏魁宮就可知。宮名奏魁,聯上又說‘魁杓獻瑞’,則閣上應祀魁星,但我們上去一看,祀的神卻是觀音。桌圍上寫的字也是‘奏魁大慈悲’,祀觀音也罷了,而神龕的匾額卻又是‘蕊榜文衡’,難道他們去請觀音大士看文章嗎”,並謂:“民眾的信仰本不適合於我們的理性。我們要解釋它,原只能順了它的演進的歷史去解釋,而不能用了我們的理性去解釋”。據顧頡剛教授報告,寬仁鋪是舊時泉州“城內和附郭的地方”劃分而成的36鋪之一,寬仁鋪在城南隅,奏魁宮為其“鋪祠”。                             

  張星烺《泉州訪古記》記:“路過奏魁宮,亦小寺廟也,其墻上有石刻小神像,像頂有十字架,胸亦有十字架,又有兩翼,其為古代基督教徒所遺留者,可以無疑也”,“午後複往奏魁宮,萬里將前所見之基督教神像攝影,以留紀念”。陳萬里《泉州的第一次游記》記:“路經奏魁宮,在東壁上發現十字架石刻一方。原來泉州有三塊十字架石刻,載在光緒十五年湖北崇正書院刊行的《真福和德里傳》書上,(一)明萬歷己未出土於泉州南邑西山下,(二)崇禎十一年二月,得於泉州城水陸寺中,於耶穌受難瞻禮之前日,奉入教堂,(三)泉州仁風門外三裡許,東湖畔舊有東禪寺,離寺百十步許有古十字架石,崇禎十一年三月,教友見之,奉入堂中保存”。                                  

  戴密微、艾鄂風《刺桐雙塔》記:“猶太教(?)十字架,1905年由任道遠神父(Father  Sefin  Moya)在寬仁鋪的奏魁宮發現,該奏魁宮保存至今,我於1927年拍了照片”。               

  附帶言之,陳萬里當年曾將奏魁宮十字架拓本贈給魯迅,事載《魯迅日記》1926年12月29日,又載《魯迅日記》1926年“書帳”。                                 

      2018年10月14日記 

   (作者汪毅夫系全國台灣研究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