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張登及語中評:政治形勢不可控 台海風險高

http://www.CRNTT.com   2021-01-25 00:03:48  


台大社科院(中評社 黃筱筠攝)
 
  但台海部分,台灣近年政黨競爭的趨勢,對不容易導出對大陸比較緩和的政策。這從太陽花學運“反服貿”以來,社會對大陸認知長期趨向不友好可以看出。當然有人說這有媒體跟政黨操作的影響,並非是“天然”現象。

  這種背景下,台灣內部到底會不會出現什麼不可預期、兩岸關係上嚴重的社會或政治事件,這很難說。遠的如太陽花學運,當時是馬英九執政第二任期,沒有人會知道前一年出現馬王政爭,第二年竟變成主宰之後五到十年政治潮流的事件。

  台灣社會因認同問題、民主體制、朝野競爭,加上近年社群媒體效應,政治存在著高度不可預期性。接下來為了爭奪2024年“總統”選舉的前哨戰,2022年前後縣市長選舉期會有一些關於公投或者是“修憲”的議題出現。然後這個政治期程又與北京幾個重要日程節點重疊,相信美國智庫是看在眼裡,不可控的風險較大。南海島礁只要當事國大家有默契,相較可控。台灣內部有民眾、有媒體、有網路、還有多股境外利害攸關方,就算是當家的人希望兩岸言辭緩和,政治派別與一些民眾也不見得能配合,增加未來3年形勢的不可測性。

  問:拜登的印太戰略會延續特朗普過去政策嗎?

  答:與其說延續特朗普,不如說延續奧巴馬重返亞洲(back to Asia)以及再平衡(rebalancing)政策。特朗普時期所謂的印太戰略,其實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所提,根本不是美國最早提出。而且早在奧巴馬第二任期,就已採取對大陸制衡為主的戰略。所以我一直說特朗普時代的印太策略,是再平衡的2.0,是從中東、非洲、東歐這些地方,把美國過度延伸的力量拉回亞洲來,且在亞洲加強空海一體戰的彈性與能力,加強軍事機動部署,加固外交與經濟的盟友。

  這些奧巴馬與前國務卿希拉里等人都已經在做,即將出任“印太事務協調官”坎貝爾(Kurt Campbell),當年已經在團隊裡。特朗普說奧巴馬的概念他都不要,但實際上大戰略的方向是很近似。特朗普當然是加力制衡中國,但他的重大缺失是搞單邊主義。當別人不完全配合他的時候,他就施壓。比如說對韓國、日本以及一些歐洲國家,只要有議題或價碼不配合特朗普,也一樣用關稅施壓。他喜歡的做法是乾脆退出某些既有機制,自己重新來做。大家雖是同盟,特朗普還是要課高關稅,還要逼你出錢。特朗普太過於獨斷專行,對盟友毫無情面。因此特朗普的再平衡2.0,甚至失多於得。

  相反的,拜登有可能再回到正統的再平衡政策,就是多邊主義框架下,對華競爭性接觸。競爭為主,但是不排斥個案接觸與有限合作。有限領域當中合作,有利維持美國的優勢。

  問:民進黨內有些人覺得台灣位於第一島鏈,對美國戰略很重要,但擔心拜登對此重視不夠,這如何看?

  答:台灣實際上一直都重要,沒有哪一屆美國政府認為台灣不重要,那問題是差別在哪裡?有些美國政府是把重要的夥伴們放在一個大家都比較能提意見、相協調的聯網中,大家都各蒙其利、各司其職。但特朗普是對每個夥伴精打細算,覺得吃虧就極限施壓,要求他們單方面必須配合。估計拜登上台不會繼續這樣蠻幹,會回頭咨詢、尊重美國不同夥伴與盟友的利益與意見,使大家對華府增加信任。以往特朗普是不用咨詢,要你怎麼做就怎麼做、不能討價還價,就像要求日本、韓國多出錢。你不相信他,他也無所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