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中評智庫:台灣政策法案影響與對應

http://www.CRNTT.com   2022-12-15 00:04:40  


 
  (一)中美關係面臨更大考驗

  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的基本面。若美國通過該法案,中國為維護領土主權完整,勢必將對美國發起反制措施。由於《台灣政策法案》公然嚴重違反中國“一個中國”原則,直接挑釁我國主權,因此不排除中美降低乃至中斷外交關係的可能,對此秦剛大使已經向美國副國務卿提出警示。正如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史密斯受訪時所言,若美國會通過《台灣政策法案》,中美間發生衝突的幾率將大大增加。 

  (二)中國芯片產業面臨更大外部危機

  利用台灣的芯片產能促進美國國內芯片供應的穩定,是美國會炮製《台灣政策法案》以進一步拉攏台灣的重要原因。美國正一步步收緊對中國的芯片半導體企業制裁,10月又將31家中國實體加入“未經證實”(UVL)的公司名單,並公開表示正游說盟友加入對華出口限制。若《台灣政策法案》獲得通過,台灣當局勢必更傾向於將芯片產能供給美國,中國的芯片供應和先進芯片製程發展,亦面臨更嚴峻的“瓶頸”。

  (三)中國將付出更大的外交成本

  《台灣政策法案》違反國際法和中國法,但如果法案通過成法,仍將為中國解決台灣問題製造巨大的外交和輿論壓力,恐引發更多國家效法。佩洛西竄訪台灣的惡劣行為就帶動了包括德國在內的一些歐洲國家的議員和官員訪台,而一旦《台灣政策法案》成法,則為美國進一步的突破“一個中國”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據,恐引起國際上的連鎖反應。中國需投入更多的外交資源予以應對,勢必將付出更大的外交、國際公關成本。

  (四)印太地區地緣政治將面臨更大的撕裂

  若《台灣政策法案》通過成法,台灣將獲得“主要非北約盟友”的待遇,在印太地區實質上獲得與日本、韓國幾乎同等的戰略地位,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印太地區地緣政治的基本格局。加之俄烏衝突對印太地區安全穩定的影響,印太地區地緣政治極有可能在未來面臨更為嚴酷的撕裂,撕裂程度大幅度取決於《台灣政策法案》的具體執行情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