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首頁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 “鐵老大”再受安全質疑

  中評社北京7月25日電/7月23日20時許,溫州境內,D301次列車與同向行駛的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火車車廂從高架橋上直插地面,造成慘重傷亡。中國鐵路本來就難以維繫的形象,再度急轉直下。儘管鐵道部官方宣稱事故原因是雷擊造成設備故障導致的,但這起事故仍有多個疑團待解:運行時刻表早於D3115的D301為何行駛在後面?為何未收到D3115的停車信號?如果收到,又為何未採取緊急制動?一連串 …【详细】

查看往期輿論參考 >>

動車追尾 “鐵老大”再受拷問

  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的疑雲,還籠罩在陰霾的溫州城。但對35條鮮活的生命,以及更多在一瞬間就支離破碎了的家庭而言,這樣的悲劇究竟能否避免?   7月23日晚,閃電劃破了溫州的夜。20時50分左右,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間,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車與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車發生追尾事故。D301次列車第1~4號車廂脫軌,D3115次列車15、16號車廂脫軌。   “童鞋們快救救我吧! …【详细】

溫州動車追尾 多重保險為何失效

  2011年7月23日的溫州市雙嶼路,將永遠寫在中國高速鐵路的歷史上。   當天20時38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車行駛至此,與杭州開往福州、當時遭雷擊停車的D3115次列車追尾,造成D301次列車4節車廂從高架橋上掉落。   截至24日發稿時,官方公布的數據是,該起事故中受傷人數上升到211人,死亡人數為35人。作為問責的一部分,鐵道部昨日免去了上海鐵路局局長、黨委書記等人的職 …【详细】

搶救生命和搶修通車的輕重緩急

  24日17時20分左右,經濟觀察網記者繼續採訪溫州動車追尾事發現場。眼看搶修臨近尾聲,卻目睹一名幸存兒童,從被毀最嚴重的車廂被抬上救護車。   事實上,官方幾次宣稱力爭當日18點前將恢復永嘉線通車。在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上午的聲明中,這項工作和搶救傷員並列為“最首要的任務”。不過,後一項任務顯然已經從事發現場轉移到了醫院,因為當天凌晨,官方已經宣布現場已無生命體征,並隨後展開了現場修復 …【详细】

723追尾事故首場新聞發布:“什麼都沒有”

  經過漫長的26個小時後,人們終於在24號夜間22點40分許等來了723動車追尾事故的首場發布會。   事實上,這場發布嚴格並不算是首場。因為在當天下午14點許,一場在香格里拉的事故協調會,就有兩家中央級媒體進入了那個會議室,門外擋著數十家中外媒體。   但當發布會主角——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表現得憂心忡忡、禮數周全地走到主席台前的時候,將現場圍成圓形的200多號媒體記者還是對這場 …【详细】

動車溫州追尾,直面公眾質疑切勿自說自話

  此次浙江溫州境內動車追尾事故的處理,除了必須在第一時間內搶救傷員,盡早開通鐵路之外,與之並行不悖的還在於及時應對混雜著焦慮和疑惑情緒的公眾。在信息社會的條件下,所有人都開始介入事故本身,這也意味著政府必須向所有關注此事的人做出交待。通過召開新聞發布會、開通微博賬號等形式及時發布消息,澄清事故發生原因,公布事故處理進展,這樣既可以為事故的直接相關人提供必要的信息幫助,也可以更好地消除公眾的猜忌、 …【详细】

“天氣原因”導致的動車追尾令人詫異

  災難面前,人性第一。浙江溫州境內的動車追尾事故,數十人罹難、數百人死亡,這在現代鐵路史上,當屬慘烈的一筆。自救令人動容,互救彰顯大愛,搶救刻不容緩,然而在珍視生命的價值之上,反思與追問仍是不可或逃的篇章。如果沿著這次動車追尾事故往回看,京滬高鐵這些天所遭遇的供電故障、雷電天氣等,顯然並不只是一條線路上的小問題,而是本該值得舉一反三的警醒。“高速時代”的路網安全,已經不是“不可抗力”的“天氣原因 …【详细】

動車追尾事故,誰來回答網民的不信任和質疑?

  一  微博再次成為重大突發事件的首發媒體。第一個報道動車脫軌事故的是一個叫袁小芫的微博網民。這個在上海上學的福建姑娘正搭乘D301次列車暑期回家,當日20:38,距離列車追尾4分鐘後,她的微博傳出消息,“D301在溫州出事了,突然緊急停車了,有很強烈的撞擊。還撞了兩次!全部停電了!我在最後一節車廂,保佑沒事!現在太恐怖了!”   二  昨日22:50的新聞發布會,據“新華網浙江頻道”消息 …【详细】

車毀人亡不能僅僅歸咎於雷擊

  據媒體報道稱,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雷擊造成D3115動車失去動力停車所致。這一說法應該來自鐵路部門。但細細研究這起事故,即使外行也能發現,這起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查看列車時刻表可以發現,D301次到溫州南的時間為19點42分,而D3115次到溫州南的時間為19點57分,而這兩趟動車追尾的時間為20點34分。也就是說,這兩趟車都已經晚點,而且D301次比D3115次晚點的時間 …【详细】

只是雷擊嗎?專家解讀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原因

  對於“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鐵道部給出的初步事故原因是:前方動車遭到雷擊,設備故障,導致後車追尾。這樣的理由顯然難以讓人信服。   動車沒有防雷系統麼?前車停下後,後車司機何以不知曉?動車還安全麼?   在具體的事故原因出來之前,本報就此採訪了幾位專家。 雷擊致停 其概率相當於打手機被雷劈 有可能是雷電超過避雷裝置極限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學 …【详细】

兩車相撞前信號是否起作用

  截至昨晚11時,官方尚未公布“7?23”溫州動車追尾事故具體原因。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表示,初步了解,事故原因是雷擊造成設備故障導致的。   D3115停車,隨後駛來的D301與其追尾,兩車信號裝置是否發揮了作用?昨日,記者就此採訪多名專家,試圖從信號方面探究原因。 是否存在信號失靈?   昨日鐵道論壇上,眾多專業人士探討該事故發生可能存在的原因。   一種說法是,假 …【详细】

防雷設施不堪一擊再遭質疑 鐵道部稱司機無責

  23日溫州南站附近列車追尾事故發生後,上海鐵路局調查人員在事故現場表示,脫軌原因是前行D3115次列車遭到雷擊後失去動力停車。專家和網友提醒鐵路部門,頻頻被雷電所傷的中國高鐵,應切實提高防雷技術。   昨天,鐵路部門公布,記錄D301次動車運行狀況和數據的“黑匣子”已經被找到,並已送交有關部門進行檢測。南昌鐵路局人士昨天告訴早報記者,鐵道部表示,駕駛員潘一恒操作沒有違章,沒有任何操作責任 …【详细】

24小時內免掉局長,只是取信於民的第一步

  7月24日下午,鐵道部黨組研究決定,對發生甬溫線“7?23”鐵路特別重大交通事故的上海鐵路局局長龍京、黨委書記李嘉、分管工務電務工作的副局長何勝利免去現任職務並進行調查。   龍京等人的烏紗帽被閃電般摘掉,距離事故發生時間還不到24小時。問責速度如此之快,釋放出的最直接信號就是,鐵道部迫切希望取信於民,通過問責官員以告慰死傷者及其家屬,以平息輿論質疑,求得公眾諒解,同時也足以說明相關部門 …【详细】

溫州動車追尾不僅是一起事故

  發生於溫州境內的“7?23”動車追尾特大交通事故,截至昨日下午已導致35人死亡,210人受傷。事故發生不久,有乘客在微博上發出求救信息,隨即在網上形成輿論關注熱點。24日,鐵道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初步了解,事故原因是雷擊造成設備故障導致的。   類似說法,人們並不陌生。本月上旬,京滬高鐵剛開通,短短四天內就發生了三起停運事故。其中發生於7月10日的接觸網故障,就是因為行經路段供電線路遭受雷 …【详细】

動車追尾事故,鐵路體制改革已沒有借口再拖延

  7月23日晚發生在浙江溫州境內的動車追尾致重大傷亡事故,已經書寫了中國鐵路史上的悲劇。   雖然受傷人員的搶救和事故原因的調查仍是當前首當其衝的任務,之後才談得上責任追究及整頓改進等一系列後續處理問題,但有一點是十分肯定的,這起喋血事件再次昭示:中國鐵路體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緩。   這麼說並非意指這件具體事故本身必定是鐵路管理體製造成的,我更不想宣揚那種“一改就靈”的簡單思路——仿佛 …【详细】

給“自信”的鐵道部一悶棍

  7月23日晚發生在浙江溫州境內的動車追尾事故,受傷人數上升到210人,死亡人數上升至到35人。鐵道部新聞發言人就重大事故在第一時間表示道歉外,負有直接責任的上海鐵路局長也已被免職。鐵道部發布的動車追尾事故初步原因是,正在同向行駛的D3115次與D301次列車,因D3115遭雷擊斷電停駛被後面的D301次列車追尾,共造成6節車廂脫軌。   高鐵開通後短短的幾天時間內,多次發生因雷電等原因造 …【详细】

制動失靈的中國列車駛向何方

  7月23日,在成都一次會議上,鐵道部總工程師、高鐵總設計師何華武拍著胸脯說,“中國高鐵的安全保障是可靠的。”(7月24日《天府早報》)同日晚,浙江溫州境內發生一起列車D3115被D301追尾事故,造成D301次列車4節車廂從高架橋上掉落,截至24日10時,死亡人數上升至35人,受傷人數上升到210人。(7月24日新華網)   真是飛來橫禍,在鐵道部高官信誓旦旦的保證聲中,幾十條人命就這樣 …【详细】

動車慘劇警示速度的風險

  我們的關注還未及從京滬高鐵的各種小狀況上離開,一起更嚴重的事故,讓鐵路交通安全以無比慘烈的方式,再次闖入視野。23日晚,兩列動車在杭深線永嘉至溫州南區間發生追尾事故,兩列車共有6節車廂脫軌,已造成約200人死傷。   從這次事故往回看,京滬高鐵所遭遇的供電故障、雷電天氣等,可能並不只是一條高鐵線路的問題,而是在提醒整個“高速時代”的鐵路交通安全。如果不是讓速度麻痹了安全神經,為種種小毛病 …【详细】

鐵路“大跨越”後的安全考題

  在中國的溫州,發生了一起動車追尾事故,死亡人數目前已經達到35人,並有210人受傷。顯然,沒有什麼事情能比這樣的突發性悲劇更揪痛人心了。在悲劇發生之前,一個個生命都還那麼陽光,那麼有活力,但轉瞬之間,即陰陽兩隔。   逝者長已矣,而生者則會在追憶與思念中咀嚼生命的無奈與傷痛。我們為悲劇中的遇難者哀悼,也為幸存者祈福。願社會的關愛能夠減輕遇難者家屬內心的傷痛;願時間的河流能夠慢慢地衝刷走那 …【详细】

追求速度決不能以乘客生命作代價

  “剛剛過去的雙休日,無數國人為甬溫線“7.23”鐵路特別重大交通事故造成的驚人傷亡深感“震憤”!   昨天中午,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表示:“經初步了解,事故原因是雷擊造成設備故障導致的。詳細情況正在進一步調查分析之中。”   又是“雷擊造成設備故障”說,我們認為,鐵道部在此時此刻就為這起“特別重大交通事故”作初步定調很不嚴肅,過於草率,很難得到死傷者家屬原諒,也很難為全國輿論所接 …【详细】

為三十多條生命負責任的方式

  最新消息說,鐵道部黨組24日決定,對發生“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的上海鐵路局局長龍京、黨委書記李嘉、分管工務電務的副局長何勝利予以免職,並進行調查。這表明,在搜救工作仍未放棄,努力爭取任何一線希望的同時,對事故的問責已經開始。我們希望這是一個負責任的問責的開始,我們希望問責能夠以對35條生命負責,對200餘名傷者負責,人民鐵路對人民負責的方式,公開透明地展開。從目前來看,這一切做 …【详细】

 往期回顧

更多 >>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