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李家超記者會:香港載荷專家入選意義重大

2024-06-12 00:14:10
特首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段曉魯攝)
特首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段曉魯攝)
  中評社香港6月12日電(記者 段曉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6月11日上午在政府總部召開記者會,他宣佈了香港已經成功出現一位載荷專家參加國家的航天工程。期間,他還就港大管治風波、香港法院審訊等問題作出回應。

  以下是李家超的發言及問答內容:

  行政長官:大家早晨,各位市民,大家好!我宣布一個全香港都引以為傲的好消息,一個我感到非常振奮和鼓舞的好消息,香港已經成功出現一位載荷專家參加國家的航天工程。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剛剛宣布,他們已經完成第四批預備航天員的選拔工作,當中包括一名來自香港的載荷專家。這是香港的光輝歷史,是首次有我們香港市民獲選成為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的載荷專家,有機會成為航天員,親身去到太空,親身參與科研工作,親身為國家航天工程作出貢獻,寫下特區和香港人的光輝歷史。

  我衷心感謝中央一直關愛香港,給予香港人員參與選拔的機會。這次選拔要求極其嚴格,每個參與選拔的人員都非常優秀。獲選的人員要通過初選、復選、定選的多次和多項考驗及篩選,才可以最後獲得正式選出。中央開放給香港人員參與選拔,是對香港科技界的支持和鼓勵。這次給予香港參與國家航天事業的機會,使我們感到國家的偉大。

  這次選出來自香港的載荷專家,體現了三個重要意義。

  第一,體現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地位。衹有在“一國兩制”下,香港人員才有參與國家航天選拔的資格。國家的航天工程是國家 任務,衹有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特區才有資格參加這項國家任務。

  第二,突顯國家重視香港科技發展,肯定香港創科人才的實力。一直以來,本地大學科研團隊多次為國家的航天工程提供科技研究技術和儀器工具,包括探索月球和火星的航天工程。現在出現首位香港預備航天員,證明香港創科人才的國家級實力。政府和香港人才在科技發展所作的努力,將不斷創造更多好成績。政府會繼續推動一系列措施,培育更多科研人才,全力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為國家科技強國建設作出貢獻。

  第三,顯示香港青年實現夢想的決心和毅力。獲選的香港載荷專家,經過初選、復選、定選三個階段的嚴格選拔,無論在生理、心理上都經歷重重考驗,卓越非凡。這需要強大勇氣、決心和毅力,她是香港人的驕傲,是香港青年的榜樣。

  我們的載荷專家將要面對嚴謹的訓練和考核,很可能未必能夠如以往一般時時與家人相聚。這不單是個人付出,可能是整個家庭的付出。我和香港人都感受到這些重大的付出,但我們會全力支持他們,支持和感謝香港的載荷專家代表香港在這光榮的國家任務中,作出貢獻。

  我知道各位市民都很關心香港載荷專家的身分,以及接著的安排。由於國家在預備航天員選拔的安排有多方面的考慮和規定,按照一貫做法,在現階段這些細節不公開。到了適當的時候,我們會公布。

  另外,還有約半個月,就是香港回歸祖國暨特區成立二十七周年的大日子。特區會舉行多項活動,讓市民共同熱烈慶祝。政府會聯同不同機構推出多項優惠,讓市民開心參與、享受優惠,與親友共渡這個喜慶日子。優惠包括:

  第一,方便市民外出慶祝,七月一日當日市民可免費乘搭電車、輕鐵及行走新界西北路線的港鐵巴士。3至11歲小童可以免費乘搭多條港鐵路線。

  第二,方便市民開心玩,七月一日當日市民可以免費使用康文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多項室內和戶外康樂設施。免費開放科學館和太空館的常設展覽、香港藝術館的專題展覽、西九文化區M+標準票的所有展覽、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所有專題展覽,以及香港濕地公園。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一日一連三日,香港海洋公園全日暢玩優惠門票低至七折;昂坪360小童及長者來回標準纜車門票票價低於三折。

  第三,優惠市民“食嘢買嘢”,七月一日當日會有過千間食肆提供優惠。當中,香港國際機場、房委會(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大本型商場、數碼港商場、東日街市和香港仔街市會有不同活動和消費優惠。七月一日至七日一連七日,在“本地魚菜直送”網站或透過手機應用程式,購買魚類統營處和蔬菜統營處的特定產品,有七一折優惠。很受歡迎的警察禮品廊於舊油麻地警署的快閃店會於七月一日額外營業,警方亦會於社交平台送出警隊180周年紀念模型車。

  各種優惠多不勝數,相關政府部門和機構稍後會進一步公布詳情。祝願大家開心愉快地共同慶祝七月一日特區成立二十七周年。多謝大家。

 記者:你好,就著港大管治風波,想問特首是否已經與校長和校委會主席會面?其實校長事先是否知道暫委副校長的安排?會面得出甚麼解決方案?另外,想問前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撰文批評法治倒退,香港慢慢變成極權城市。你覺得司法界是否普遍有這種想法?如何挽回他們的信心?謝謝。

 行政長官:香港大學(港大)是屬於香港的,不是屬於任何一個個人,不是屬於校長個人,亦不屬於校委會(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任何一個人。港大是屬於所有香港人。香港人愛惜它,學生愛惜它,教職員愛惜它,海外亦有很多學者、青年人愛惜它。任何事情,必須以大學的利益為首位。

  大學要不斷自我完善,如果港大行政有不當的就要改善,重要崗位長期懸空要填補,程序上不清楚的要寫清楚,大學的財務要清晰問責。政府對大學撥款每年以百億元計,公帑必須用得其所,大學的行政和管治必須符合撥款要求,大學必須遵守。大學亦簽署了有關資助的問責協議,內容對管治和發展是有要求的。我曾經會見校委會主席和校長,協調溝通,提醒良好溝通和互相配合的重要性,提醒政府的資助是有要求的,必須以大學的利益為首要考慮。

  我指示了教育局瞭解事件,向我匯報。今日稍後,我會再聽取他們的最新匯報,之後再作決定,我們會有所公布。

  至於有關岑耀信法官最近所寫的文章,特區政府已經發出一個很詳盡的聲明,不同意其看法。我在此想補充的是,法官的專業在於他們對法律方面的知識及經驗,法官的專業不在政治方面。他們可以有個人的政治取向,但這並不是他們的專業。一位法官可以喜歡或不喜歡某種政治制度,他亦可以喜歡或不喜歡某條法例,但法官的專業是要按法律原則和證據,正確地詮釋這些法例,不論其個人對於這條法例有任何政治看法,不是從他的政治立場出發。

  在二○二一年,岑耀信勳爵曾經拒絕參與由英國政府鼓動的政治杯葛。他當時曾經引用例子,就是香港在英治時期沒有民主,但法治的維持是靠當時的法官,按當時的法律和證據作出裁決,令法治得以維持。民主和法治是兩回事,不應混為一談。但他近日的言論,令我感到跟他當時的一些說法有所矛盾。

  意圖破壞香港法治的人,來自英國政府官員、政客、反華反港的一些媒體。他們在審訊前、審訊期間和審訊後,公然恐嚇制裁法官,公然踐踏法治。

  特區政府從未、亦不會容許任何人干預香港法官在法院的審訊。法院一直進行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干涉,過去如是、現在如是、將來亦如是。不干預法院審訊案件是香港的基因。

  有三位法官表示要辭任離開。除了岑耀信勳爵,郝廉思勳爵辭任的時候,表示繼續“對香港法院及其人員的全面獨立性有完全信心”。麥嘉琳法官因為年紀原因,表示當其任期屆滿之後不打算續任,但她說得很清楚:“對法院的成員、其獨立性和維護法治的決心抱有信心”。

  我對香港的法官感到驕傲,所有法官堅守司法誓言,以無懼、無偏、無私、無欺的精神,嚴格根據法律原則,維持司法公義,無懼來自海外的威脅和卑劣的干預行為。我對他們每一位的勇氣及對堅定維護香港法治的堅持,由衷敬佩。英國官員和政客,試圖將英國的司法影響力“武器化”,針對中國和香港特區。我們不會容許這些事情發生,我們會全面保障法官。

  我們的法官以可敬的勇氣,面對來自海外的公然干預和壓力,仍然堅定不移維護香港法治,整個香港社會都支持你們。遺憾的是,他們被一些少數過去曾經一起為法律而共事的同事背棄。但他們有全香港的支持,我們要毫無保留地支持我們的勇敢、正直、專業的法官,支持他們彰顯香港的法治。
特首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段曉魯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段曉魯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段曉魯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