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傅玉能語中評:台灣議價能力正變低

2024-06-17 00:15:22
華南師範大學台灣政治研究所所長傅玉能(中評社 盧哲攝)
華南師範大學台灣政治研究所所長傅玉能(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6月17日電(記者 盧哲)華南師範大學台灣政治研究所所長傅玉能近日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可從三方面看出賴清德“5·20”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並不令人意外。傅玉能認為,雖然兩岸風高浪急,但目前情況下仍能保持相對平衡。當然不排除某些情況下擦槍走火的可能。他提醒,留給台灣討價還價的時間不多,以目前國際形勢和兩岸情況對比,台灣政治議價的空間和議價的能力正變得越來越低。

  傅玉能首先談到關於台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5·20”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傅玉能表示,對於其“5·20”講話並不意外,我們對賴清德不應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這可以從三方面解讀:一是從民進黨在台灣政壇表現以及其黨綱的演化歷史可以看到發展到今天其實是“有跡可循”的;二是近期中美兩國各領域全方位的激烈博弈是賴清德此番講話的底氣;三是賴清德本人的性格使然。

  第一,從民進黨的歷史來看,民進黨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台獨”黨。傅玉能表示,從上世紀80年代末民進黨成立不久就推出“台獨”主張,與時任台灣地區領導人的李登輝一唱一和,從事“台獨”分裂活動,始終衝在前面,成為台灣力量最大的“台獨”政黨。從台灣內部政治生態和政治主張演變來看,民進黨自2000年陳水扁上台,這一次算是第三輪執政。民進黨不論執政還是在野,從來沒有對其“台獨”黨綱進行任何哪怕是輕微的修正,黨內任何對此持異議者都被排斥在外,無法立足。特別是此次再次執政,民進黨終於實現了從2016年以來的連續執政,其本身就有一個“獨”性無法抑制且逐漸叠加、不斷擴展的趨勢和條件。

  從能夠深刻影響台灣政局和兩岸關係的外部力量看,美國一直在縱容“台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美國無論是從全球戰略布局還是從中國在國際上政治經濟體量考慮,都沒有把中國當成其最大的競爭對手,相反在諸多方面還需要中國的配合,甚至有求於中國,那時候維繫中美關係是必須要考慮的重要問題,自然不會讓民進黨公然主張“台獨”,影響中美關係。然而必須看到的是,即使是這個時候,它對“台獨”的表態是“不支持”,當然這也意味它不反對。美國企圖用台灣內部遠離大陸的力量牽制中國,這就是所謂的“台灣牌”。正因為如此,“台獨”思想在島內幾十年來均能以公開或隱蔽方式不斷地培養、塑造台灣民眾,並隨著民進黨執政逐漸深化,深刻影響台灣一代青年人的民族意識和政治主張,這一次台灣選舉結果以及島內政治力量的分化與矛盾,民進黨認為自己代表台灣民意,更是認為自己已經打破台灣“政權交替”的規律,實現連續執政,甚至可能長期執政,因此他們開始明目張膽公然提出“台獨”主張。

  第二,從當前國際形勢的變化來看。如前所述,美國原來並沒有把中國當作首要競爭對手,也盡量避免兩岸擦槍走火陷自己於尷尬境地。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特別是中國最近十年在各方面迅速崛起,美國國內各方勢力普遍感受到了來自中國的壓力。為維護它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他們必然會做出新的反應和政策調整。現在的情況是,美國既要避免其國際戰線點太多面太廣無暇他顧,盡量避免過度刺激中國,影響其亞歐政治經濟戰略的展開;又要企圖通過台灣問題牽制中國、打壓中國、消耗中國。“所以這種情況下,美國有兩個考慮,一是企圖把台灣作為對付大陸的一個抓手,作為討價還價的工具;二是盡量避免進入無法回頭的窘境,導致兩岸局勢變壞,美國不得不與大陸發生正面衝突,所以美國會在很大的程度上縱容賴清德講一些過頭話,以此逼近大陸紅線的方式跟中國大陸討價還價,迫使大陸服從美國的戰略企圖。”

  第三,從賴清德本人的性格來看。傅玉能認為,相對於不那麼直接衝撞的陳水扁、態度柔性圓滑的蔡英文,賴清德本人是極端強硬、頑固的“台獨”份子。首先,賴清德職業生涯和從政地區長期與島內極端“台獨”勢力打交道,關係密切;其次,賴成長坎坷,逐漸養成具有固執、衝撞、不服輸、不計後果的性格。“他甚至沒有蔡英文那種柔性的過渡,直接就把‘兩國論’端了出來,直接衝撞大陸的底線。那麼造成兩岸關係的風高浪急,就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了。”

  傅玉能表示對目前台海前景秉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如果不出現意外情況,兩岸之間應該還可以維持一段時間的平衡。不至於馬上兵戎相見”。

  傅玉能認為,首先,美國目前還沒有辦法從複雜的國際衝突及其國內問題抽出身來對付中國。中國大陸現在政治能力越來越強,經濟體量越來越大,對付中國絕對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中國有很強的實力和韌性,回旋餘地大,特別是其合縱連橫的外交策略,美國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戰略布局來打敗中國。但它仍然會不斷抓住時機,挑起中國與周邊國家或地區矛盾,通過代理人戰爭的方式來消耗對方。所以我認為近期美國可能會在中國周邊搞一些小動作,但大動作特別是導致中美直接衝突的事件起碼今年來說條件是不具備的。”傅玉能認為,今年美國大選兩黨鬥爭激烈,鹿死誰手尚不得知,但美國國內政治撕裂是肯定的。美國大選及大選後還有一個過渡期,無暇也無心顧及台海。其次,民進黨本身在島內問題很多,賴清德政府“三個不過半”即選民支持率不過半、民意機構席位不過半、他在民進黨內的支持率不過半,黨內外各方力量會給他的行動以很多牽制,賴釐清安排好人事布局還需要時間。同時,考慮到連任的問題,第一個任期做事相對保守,會走中間路線,既鞏固基本盤,又爭取中間勢力,因此他採取進一步激進動作的機率不大。

  傅玉能表示,雖然兩岸局勢風高浪急,整體態勢上看各方力量博弈尚能保持平衡。然而不能掉以輕心,畢竟複雜的國際環境下的風高浪急的兩岸局勢,不排除因某些突發情況導致擦槍走火的可能。

  傅玉能認為,“5·20”講話後,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是一個強烈震懾的信號,表明大陸具有隨時採取軍事行動打擊“台獨”武裝集團的意志和能力。傅玉能說,大陸是從民族崛起實現中國夢這個大局來考慮如何解決台灣問題的。換句話說,解決台灣問題必須服從民族振興這個大局。解決的方式首推和平統一,畢竟戰爭發生,付出的代價巨大。單對雙方民眾情感產生的巨大傷害,可能需要幾代人的時間來修復。“俄羅斯跟烏克蘭以前也是一家的,這一場俄烏戰爭打下來雙方民眾的感情受到很大傷害……戰爭始終是一個悲劇。”因此大陸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希望用軍事手段來解決台灣問題的。孫子兵法提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就是說用兵的上策是“伐謀”,用兵的下策才是“攻城”。“兩岸用智慧順時順勢推動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是為上策。這就是我們理解為什麼在目前的情況下,大陸仍希望通過智慧和善意,以和平方式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因素。”

  傅玉能表示,從目前國際形勢發展和兩岸博弈的現狀看,大陸推進祖國統一的步伐堅定不移,留給台灣通過談判在政治上議價的時間不多,空間變窄。“近些年來兩岸局勢的發展變化明顯可以看到,大陸越來越牢固地掌握著兩岸局勢發展的大勢,從中華民族傳統和中國近現代歷史來看,你越早坐下來談,可能你獲得的東西就越多。反之亦然。”傅玉能說,“我真的是想提醒台灣的各界人士,不管是哪一方哪一面,在目前國際形勢和兩岸實力博弈的客觀現實面前,台灣議價的空間和議價的能力正變得越來越低。”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