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期《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11月號已出刊(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記者 馬逸群)由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第323期《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11月號已出刊。本期《中國評論》共刊發17篇文章,涵蓋兩岸、港澳、國際、經濟、歷史等議題。
本期“專題”欄目聚焦美“以台制華”思維及影響,刊發了《美國對台戰略思維:內涵、特徵及其演變》《美國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的話語策略與邏輯分析》和《美日同盟“現代化”的內涵及其涉台取向》三篇文章。
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義虎,和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研究生齊艶聯合發表《美國對台戰略思維:內涵、特徵及其演變》一文。文章指出,戰略思維決定戰略行為,美國對台戰略思維作為戰略決策主體對台灣問題的系統性判斷,決定著美國在台海地區的戰略決策與部署,其會隨著美國對華戰略的調整、中美關係的變化以及決策者對台海局勢的認知等因素而變化。從特朗普政府到拜登政府,美國對台戰略思維發生了演變,在戰略威脅的判斷上,二者都將“中國大陸統一台灣”視為主要威脅,但後者更擔憂在台灣問題上維持主導優勢的風險。在戰略目標的確立上,二者具有一定延續性,均企圖利用台灣問題牽制中國,實現對華“戰略阻斷”,但後者更傾向兩岸“和平分離”。在戰略手段的選擇上,前者更注重硬權力手段,更傾向單邊主義;後者則更注重軟權力手段,以及多邊方式和同盟手段。
在《美國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的話語策略與邏輯分析》一文中,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副教授、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員葉正國,和武漢大學中國邊界與海洋研究院研究助理王澤宇指出,台灣問題的實質是維護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近年來,美國不斷對台灣問題進行“國際化”操弄,主要運用“去主權化”、“超主權化”、“他主權化”和“類主權化”的話語策略,塑造競爭格局、渲染產業安全、強化認知偏見等成為其實踐邏輯。而美國對台灣問題與香港問題、涉藏問題、南海問題“國際化”等雖然在目標、手段等方面有一定的共同性,但在意涵和內容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對此,中國應全面評估美國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的演進趨勢,提升法律鬥爭能力,掌握涉台的國際話語權。
深圳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教授、台灣法律研究所副所長黃繼朝,和深圳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林薇薇聯合發表《美日同盟“現代化”的內涵及其涉台取向》一文。文章指出,隨著大國博弈日趨激烈,美日對中國的戰略競爭顯著增強。兩國企圖以“同盟現代化”為名,實現美日關係的提質升級,共同應對所謂由中國帶來的現代威脅與挑戰。深入剖析美日同盟的“現代化”概念,可以發現其內涵呈現出明確的“制華”性、指向性以及延展性。隨著美日同盟“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雙方聯手實施“以台制華”的戰略取向不斷凸顯,並在聯合涉台操作上呈現出一系列新動向。在新形勢下,美日同盟“現代化”的加速推進無疑為亞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引入了諸多不確定因素,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的緊張局勢,也使得台海局勢更加複雜嚴峻。
本期“兩岸”欄目刊發了《“兩制”台灣方案視域下兩岸民族認同的家族文化效應》《加快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研究》《從融合發展邏輯看台灣民眾的“兩岸融合認同”》和《新時代兩岸政治協商:必要性基礎、目標進程和推進對策》四篇文章。
閩南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鄢姿和閩南師範大學校長李順興教授聯合發表的《“兩制”台灣方案視域下兩岸民族認同的家族文化效應》一文指出,民族認同是國家認同的重要基石,家族及其衍生的宗族又是民族共同體的基本單元。家族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相容性和排他性俱在、尙義性和功利性共生等雙重特徵。因此,在“兩制”台灣方案的研製、實施和完善中,以兩岸共同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範對家族文化進行揚棄,即批判性繼承發展,弘揚以認祖歸宗為原動力的家國情懷,推動基於兩岸閩南人精神家園建設的民族認同至關重要。通過觀察台灣霧峰林家家族發展歷程,實證積極的家族文化在兩岸同胞血緣聯繫、家族傳承以及社會聯動等方面具有優質效應。兩岸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可通過深耕祖地文化、活絡文化同源、宣導通力合作和搭建智能平台等實踐路徑,特別是認同兩岸同宗同國的宗族,以兩岸“宗親貿易”方式,打牢民族認同的經濟共同體基礎。
在《加快建設中華民族共同體推進國家統一進程研究》一文中,福耀科技大學數字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朱磊指出,台灣問題從產生到解決,大體會經歷三個階段,即平衡對峙、不平衡對峙、不平衡非對峙,目前處於第二階段。和平統一並非沒有可能,兩岸應通過利益融合、感情融合、理念融合、命運融合,構建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動台灣問題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化,最終完成國家統一。台灣問題必然解決,中國的完全統一必然會實現,這是個歷史過程。國家實現完全統一,並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終點,而是中華民族發展的新節點。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建設始終是更長遠的目標和方向,也必將為兩岸同胞帶來更持久的穩定和福祉。
天津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天津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何慧俐,和南開大學台灣政治研究中心助理王甜鈴聯合發表的《從融合發展邏輯看台灣民眾的“兩岸融合認同”》一文指出,自1987年台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後,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日趨密切。大陸出台眾多惠台政策促進兩岸融合發展,台灣民眾對兩岸融合認同的提升可以體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融合發展的成效中;但美日因素、民進黨當局及台灣民眾群體意識等因素也對兩岸融合認同形成了阻礙。通過探討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和制度認同等方面的對策建議,可以建構並增進台灣民眾的“兩岸融合認同”,共同以和平方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閩南師範大學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副院長吳鳳嬌教授,和四川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講師、四川省台灣研究中心研究員翁明源聯合發表《新時代兩岸政治協商:必要性基礎、目標進程和推進對策》一文,其中指出,兩岸政治協商是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重要政策主張,在增強統一動力、厚植統一民意、構建統一話語權、形成統一路徑上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應恪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和反對“台獨”的前提基礎,遵循以人民為中心、循序漸進、平等協商和合情合理的安排等總體原則。近中期階段,應致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中遠期階段,則以探索並形成“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為主要目標。
本期“台灣”欄目刊發了《從台灣民眾黨的發展探討第三勢力的未來》和《台灣尋求加入CPTPP的主要動機、策略及影響》兩篇文章。
在《從台灣民眾黨的發展探討第三勢力的未來》一文中,中國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兼任教授謝立功指出,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2024大選得到四分之一以上選民的支持,民眾黨獲得8席“關鍵少數”的不分區“立委”,在地方也有將近50席各級民代,民眾黨已成為中型政黨,也是現階段台灣第三勢力的代表。然而柯文哲面臨政治獻金申報錯誤及京華城疑涉圖利風暴,使得柯與民眾黨支持度都下降。若原來支持者轉向藍或綠時,民眾黨的影響力就會降低,可能使得台灣政黨現階段的“兩大一中”轉為“兩大”,第三勢力也可能形同瓦解。當然民眾黨若能痛定思痛,進而調整體質,整合其他小黨,也不無可能反而藉此讓台灣政治走向多黨制。文章依序分析台灣民眾黨的成立、成長、低潮、轉型,最後探討第三勢力之未來發展。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副教授王勇,和該研究所碩士研究生佘倩婷、林斐奕聯合發表了《台灣尋求加入CPTPP的主要動機、策略及影響》一文,文章指出,基於擺脫近年島內經濟持續低迷的困境,同時試圖轉移在島內執政不力的輿論壓力,以及迎合美日區域戰略布局以謀求“國際”存在感,最終實現拓展“國際空間”的圖謀,台灣積極尋求申請加入CPTPP。由此,台灣通過法案修法推動其自身經貿體制與CPTPP接軌、積極爭取主要CPTPP成員國支持台灣加入、採取措施積極預先應對加入CPTPP 可能帶來的產業衝擊等措施來積極謀求加入CPTPP。儘管如此,台灣最終加入CPTPP仍然面臨一系列“內生性”困難。與此同時,未來若加入CPTPP將會對台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層面產生較大程度的衝擊。
本期“港澳”欄目刊發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副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海洋法治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羅歡欣發表的《論粵港澳大灣區的涉外法治創新》一文。該文指出,大灣區是考察中國涉外法治建設真實樣態的一個重要的實證樣本。在“一國兩制三法域”背景下,大灣區法治的“涉外因素”不僅包括粵港澳間跨法域治理的“域外性”,還包括香港澳門作為內地以外的兩個單獨關稅區和單獨貨幣區,在締約主體地位上一定程度的“國際性”。大灣區作為“一帶一路”樞紐,還連接涉及國際的其他重要因素。大灣區法治建設成功理順了國內、域外、國際等多維度的法律關係,是我國一種重要的涉外法治創新實踐。其涉外法治創新領域涵蓋了涉外立法、區際法律衝突、CEPA與國際經濟法、政務互助、司法協作與爭端解決機制等各領域、各方面,是大灣區融合發展的重要法寶。
本期“國際”欄目刊發了《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態勢分析》《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從合作走向對抗》和《利益分歧與政策協調:G7成員國在“涉台議題”中的博弈合作》三篇文章。
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國際商學院教授黃麗華,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特聘教授、溫州市台灣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非,和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林衛衛聯合發表《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態勢分析》一文。文章指出,當前國際局勢異常複雜,大國博弈日益激烈,地緣政治劇烈變動。面對已經來臨的“新冷戰”時代,不僅要以辯證的思維審視時代之變,而且要以發展的眼光洞察歷史之變,更要以多維的視角認識世界之變,同時還要用客觀的態度解讀秩序之變,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居安思危,未雨綢繆,通盤審視,運籌帷幄,統籌謀劃,全面布局,才能有效化危機為契機,轉困局為新局。
海南師範大學南海區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澤民在《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從合作走向對抗》一文中指出,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上任以來,其南海政策經歷了過山車式的變化。以其訪華為界,前期馬科斯表示要與中國開展南海合作,協商解決分歧甚至共同開發南海資源,後期急劇轉向,向對抗方向發展。馬科斯政府不願正視中方南海主權主張的合法性、南海地緣政治發展、菲國內政治鬥爭需要等因素推動了這一變化。中國需正視馬科斯政府南海政策變化原因、表現形式、發展趨勢,分析其可能帶來的影響,堅決回擊其南海侵權行徑;同時,推動東南亞國家與中國共同思考、深化“命運共同體”理念內涵、建設方向與具體路徑,做大做強共同利益,減緩或消除美西方通過惡化區域地緣政治局勢“塑造”南海爭端走向的功能,堅決維護中國南海島礁主權和海洋權利。
北京外國語大學東西方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婷婷,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講師關照宇聯合發表《利益分歧與政策協調:G7成員國在“涉台議題”中的博弈合作》一文。本文指出, 2021年開始,七國集團(G7)將“涉台議題”納入峰會宣言。基於各國的現實利益分歧,G7成員國存在認知差異,博弈呈“雁陣”梯隊模式,美日作為“狂熱派”發揮“領頭”作用,英加作為“追隨派”充當“兩翼”,法德意作為“搖擺派”扮演“雁尾”角色。本文通過梳理2021-2024年G7峰會宣言和外長聲明發現,經過2021年的“試探合作可能”、2022年的“尋找合作契機”、2023年的“彌合合作分歧”和2024年的“強化合作共識”,G7成員國逐步達成利益妥協,實現了政策協調。G7炒作“涉台議題”,不僅損害了中國的核心利益,還危及地區和平與發展。聚焦議題設置,本文認為中國可以通過澄清基本事實、強化共同利益和深化對台控制力進行破局和重塑。
本期“經濟”欄目刊發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研究室副主任張明研究員,及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研究員張鵬和王瑤聯合發表的《當前形勢下中國財政貨幣政策如何更好地協調發力》一文。該文指出,中國經濟面臨結構性放緩與周期性壓力相互交織、經濟增速放緩與系統性金融風險上升相互交織的衝擊,再叠加微觀主體信心與預期低迷,使得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面臨挑戰。為更好地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財政與貨幣政策需要從四個層面更好地協調發力:一是宏觀經濟政策總量發力,二是積極穩妥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三是加強財政貨幣政策協調,四是加快推動改革開放進程。
本期“歷史”欄目刊發了《印度與朝鮮停戰談判》一文。文章作者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高志平和該學院博士研究生周乾表示,印度獨立後奉行不結盟政策,主動參與朝鮮停戰談判。停戰談判之初,印度代表是“朝鮮停戰三人委員會”的成員,該委員會向聯合國提出停火議案並獲得通過後,中國堅持先談判再停戰,擔心先停戰再談判衹會給美軍提供喘息的機會,導致談判無限期拖延,因此拒絕了聯合國停火議案。隨著談判的進展,印度認為美國在停戰談判中不夠合作,考慮到談判雙方接受方案的可能性後,印度在聯合國提出印度方案。但是,美西方國家卻修改了印度提案,並使修改後的印度提案在聯大獲得通過。最終,中國拒絕了印度提案,認為其將最終不願遣返的戰俘交給聯合國處理有違日內瓦公約精神和國際公法原則。印度支持中國的朝鮮停戰聲明及八點新建議,在停戰協定即將簽訂之際,印度還對李承晚公開反對停戰表示譴責。從整個停戰談判的過程來看,印度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期“論壇”欄目刊發了由香港亞太戰略安全研究所、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思想者論壇:從香港看兩岸關係新變局》全文實錄。論壇由香港亞太戰略安全研究所所長李風主持,評論員有:中華新時代智庫基金會理事長李大壯,新範式基金會總裁邵善波,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前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宋小莊,中評智庫基金會秘書長、高級研究員羅祥喜,中評智庫基金會副秘書長、研究員束沐。與會者聚焦香港如何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探討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的經驗和教訓如何為“兩制”台灣方案提供借鑒。
本期“動態”欄目刊發了“廣東青年智庫訪中評 共話協力發出青年聲音”一文。
更多精彩內容詳見《中國評論》2024年11月號,總第323期。
《中國評論》月刊1998年在香港創刊,目前已被中文期刊目錄中影響力最大的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收錄為來源期刊(2023-2024)。同時,《中國評論》月刊還是當前唯一一份兩岸都特許公開銷售的核心學術期刊。月刊以“溝通兩岸、融匯中華”為宗旨,以完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理論為己任,以推動香港“一國兩制”理論創新為內涵,以命運共同體思維重構中美及東亞安全理論體系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