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20日上午在澳門東亞運動會體育館隆重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評社資料圖)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港澳所副所長李環(中評社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2月31日電(中評社報導組)12月18日至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臨澳門,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並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期間發表重要講話。來自北京、上海及粵港澳大灣區的11位專家學者接受中評社專訪,就講話精神表達了深刻的感受。受訪者表示,習主席在此次在澳門的重要講話傳遞出的意涵特別深刻,闡述了“一國兩制”的發展及價值理念,也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的重視及期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港澳研究所副所長李環表示,習主席在此次在澳門的重要講話,傳遞出的意涵是特別深刻的。其中,講話中強調“一國兩制”蘊含的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護。“這句話,不光是在這個場合講給港澳人士聽的,實際上也是講給世界、講給所有關心‘一國兩制’實踐的人士聽的。”李環解析,“一國兩制”本身蘊含中國人有容乃大的智慧,尤其是在香港2019年出現“修例風波”、國安法出台之後,國際上有一些不理解的聲音,甚至還有對香港的制裁、對“一國兩制”實踐的抹黑詆毀。“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認為習主席借澳門回歸25周年的場合,再一次點出‘一國兩制’的意涵,強調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而且特別指出,它不光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值得所有港澳同胞、所有中國人堅持,也值得全世界共同守護。因為這個制度相當於中國為世界提供的一項公共產品,有助於和平解決爭端,共同致力發展。”
李環認為,澳門要更好地宣傳“一國兩制”,首先自己本身的發展要做好。自身發展的成功就是“一國兩制”的實踐成效。自身發展好了,才能向外界講好“一國兩制”的故事。李環還指出,中國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的三大全球倡議,“我們會發現,三大全球倡議與‘一國兩制’有共通的地方,或者說‘一國兩制’蘊含的東西與三大全球倡議的價值理念有一脈相承之處。”也就是說,中國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堅持的理念是一以貫之的,一直都是走和平發展道路。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港澳研究室主任張建解讀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國兩制”四個價值理念:一是和平。“一國兩制”是中外和平解決領土問題的重要政策,體現的是和平精神。未來,中央政府致力於用“一國兩制 和平統一”的方式解決的台灣問題,這正是這種和平精神的體現。二是包容。“一國兩制”從制度設計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共存,體現的是包容的精神。在一個國家內部存在兩種社會制度,而且兩種制度相互吸納各自的優勢並實現和諧共存,這的的確確體現的是包容的精神。三是開放。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澳門,正是堅持最大程度的開放,發揮國際化、獨特性優勢,強化內聯外通,才實現了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的大幅提升。可以說,從本質上看,“一國兩制”的初心就包含向開放的精神。四是共享。“一國兩制”雖然是中國提出的,但也是中國向國際社會提供的公共產品,中國願意將這一制度同世界共享,樂於向認同這一制度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支持。也歡迎支持“一國兩制”的政府、企業、組織、友人充分共享“一國兩制”帶來的紅利。
談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對澳門的意義,張建認為,澳門要擺脫經濟過度依賴博彩業的困境、推動經濟多元化,但澳門土地狹小,嚴重制約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產業發展需要的區域協作空間受到限制。因此,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可從拓展地理空間、促進經濟多元化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方面助力澳門未來的發展。
澳門學者同盟會長、前澳門大學法學院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駱偉建解讀了習主席在澳期間講話的深意與對澳門的期望。駱偉建表示,習主席乘專機抵達澳門時、在出席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歡迎晚宴時、以及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的重要講話,都釋放了兩個重要信號。第一個信號是,對澳門過去25年來“一國兩制”的實踐作了充分的肯定。駱偉建說,習主席用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這樣的表述,這是非常重要的,這是我們今後“一國兩制”實踐的基礎。而總結出來的四條成功經驗,今後仍然要堅持。第二個信號,是根據“一國兩制”的實踐新要求,習主席提出了四點希望。駱偉建說,這表示不能躺在原有的成績當中,必須推進“一國兩制”的實踐。習主席提出要求,希望特區政府能把澳門管得更好,在愛國主義的旗幟下能夠團結更多的人包括外國的友人,和平共處、互相包容、互相發展,因為“一國兩制”是對世界同樣有用的。“現場聽了掌聲雷動,說明大家都很認同”,相信特區政府將來會朝這個方向去繼續努力。
習主席此次在澳門多個重要講話中,都形容澳門是一顆“明珠”。駱偉建分析,可以從兩方面理解“明珠”的含義。首先,對國家而言,“掌上明珠”是非常形象而貼切的比喻,體現了國家對澳門的重視。駱偉建認為,第一層含義就是告訴澳門同胞,國家確確實實是澳門發展的堅強後盾。而澳門25年的發展取得如今的輝煌成就,也確確實實離不開國家的支持。“這是國家的一個態度,表明會支持澳門的發展。”第二層含義,是澳門本身要發光。“澳門要有所作為。”駱偉建認為,澳門作為中西文化薈萃的地方,就是這顆明珠上的一個亮點。無論是美食還是建築或文化,在澳門都可以中西包容,美美與共。“這是澳門的一種精神,如果澳門能從這一點發光,讓世界瞭解,甚至把我們這種文化推廣到世界,它能起到人心相通的作用。人心相通了,什麼事情都好辦了。”駱偉建認為,說到“明珠”,不僅僅是國家的支持,也要想到澳門可以發揮自身所長,發揮自身的價值,講好澳門故事、講好中國故事,這也是對國家發展的價值。而兩者結合來看,才能夠真正理解“明珠”的含義。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表示,今年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習主席提出四點希望,這裡有幾個重點值得注意:第一是特別突出“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重要性,並把這一條擺在首位,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關係到澳門“一國兩制”事業今後高質量發展,也關係到澳門能否長治久安。博彩業是澳門所長,但不是國家所需。歷史證明以博彩業為重心的經濟結構是脆弱的,不可持續,一定要未雨綢繆,把澳門經濟和產業結構多元化。第二,把“進一步提升治理水平”改為“著力提升治理效能”,並把它擺在第二位,這也足以說明其重要性。澳門的公共行政體系和治理效能需要大幅改進。第三,第三條希望是“著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這是對澳門一條新的要求和希望。說明澳門在對外開放和國際化方面還做得不夠好,有很大提升空間,不光是與葡語國家關係,也要發揮幫助國家推動“一帶一路”和與其他國家高水平聯繫。第四,“著力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這一條與2019年差不多一樣,這是需要持之以恒堅持的。第五,對澳門青年的期望這一段,很具有新意,它與兩年前在香港講話差不多,代表國家對港澳青年的殷切期許。
胡偉星表示,港澳回歸後實踐證明,“一國兩制”是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的。“一國兩制”方針不僅對港澳適用,它在實踐上也具有世界意義。“一國兩制”方針蘊含著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價值理念,用和平的方式解決了收回主權問題,維護了國家安全和發展利益,這對戰亂紛飛的世界有借鑒意義和啟示作用。胡偉星說,當然,它對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事業也有深刻啟示。“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完全可以用於解決兩岸和平統一問題,既然它在港澳的實踐證明“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為什麼不能用於今後海峽兩岸問題的解決?雖然“一國兩制”在台灣被台獨勢力污名化,它所蘊含的價值理念是無法被抹煞的。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高級顧問、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會長林志軍表示,習主席這次提出澳門未來發展的“三點期許“和”四個希望“,與五年前的講話觀點保持了連續性,他的指導要求是前後一致的,具有長期適用性。林志軍說,習主席提出澳門要登高望遠、海納百川和銳意改革,是對澳門在在新時期、新征程發展的新要求。澳門必須改變過往相對保守的發展理念從國家戰略需要加大開放,加快澳門建設。習主席的新期許和希望,非常具有針對性。鼓勵新一屆澳門特區政府要有拼搏精神和更大的魄力,勇於變革,敢於創新,更好地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開創澳門發展的新局面。此外這次提出的期許和希望和具有更高的戰略要點和國際視野,要求更為具體,更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值得新一屆澳門特區政府和市民深刻領會、堅決落實。
林志軍指出,這次習主席講話特別強調了中央決定開發橫琴的目的和視橫琴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戰略意義,這是是非常必要的。橫琴發展的初衷,就是為了推動澳門的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要在“一國兩制“制度架構下,開拓創新發展模式。要把“澳門+橫琴”作為豐富“一國兩制”實踐的新示範、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高地、實現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台。我非常認同這就是澳門橫琴共同開發建設深度合作區的最主要目標。澳門和橫琴必須堅守這個初衷,抓住歷史發展新機遇,加快兩地一體化建設,加快市場全要素的自由流動,實現兩地資源禀賦的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共同發展。以橫琴的腹地和市場來支撐推動澳門“1+4”產業發展,有利於澳門居民生活就業。兩地的一體化或是同城化建設,將有助於大力引進培養各類人才,打造國際科技創新走廊和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助力大灣區建設和建設,為順利實施國家發展戰略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理事長劉景松表示,回歸25年來,澳門在政治、經濟、教育、民生、醫療、科技等領域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今天,作為偉大祖國的一方寶地,澳門這顆鑲嵌在南海之濱的璀璨明珠,熠熠生輝,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絢麗光芒。劉景松表示,習主席的系列講話高屋建瓴、內涵豐富、催人奮進,為澳門特色“一國兩制”成功實踐行穩致遠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而每次視察澳門,習主席都對青年一代殷殷囑託。劉景松認為,回歸以來,澳門廣大青少年瞭解國家國情,對國家的認同感大幅提升,國民教育成效顯著,這都要歸功於教育。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國民教育不僅體現在課堂上,還貫穿於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要堅定不移地重視青少年國民教育工作,加大關於青少年國民身份認同的政策研究和資源投入,完善國民教育課程,建構具有澳門特色的國民教育體系。
劉景松認為,在維護社會穩定,推動經濟適度多元,實現自身更好發展的同時,澳門要積極主動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和琴澳深合區建設,更要整合優質資源,積極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促進與葡語國家全方位合作。充分發揮對外聯繫廣泛的優勢,發揮澳門在東西方文化交流、文明互鑒、民心相通等方面的特殊作用,積極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宣傳國家政策,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澳門故事。積極投身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澳門貢獻,這也是“一國兩制”實踐新階段賦予澳門的重要使命。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表示,在澳門喜迎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的重要時刻,習主席親蒞澳門,開展為期三日的視察活動,並出席慶祝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習主席在多個場合發表了重要講話,並以“澳門是祖國掌上明珠”高度讚揚澳門回歸二十五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深入總結澳門“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寶貴經驗。這是對澳門長期準確把握和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的最大肯定,讓澳門社會各界倍感鼓舞,備受激勵。
龐川說,習主席提出的“四點希望”、“四個著力”為澳門的未來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為澳門繼續深化“一國兩制”偉大實踐指明了前進方向,為澳門加快實現經濟多元化、提升發展質效、確保可持續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意義深遠,催人奮進。作為高校教育者,龐川認為,習主席鼓勵澳門加強教育科研和人才體制體系建設,努力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的高地,“這正是澳門高校發揮自身所長的歷史機遇”,龐川說,澳門經濟多元發展需要人才,澳門融入國家發展、服務國家大局也需要人才,澳門高等院校要專注於培養澳門經濟發展需要的人才,為社會經濟全面進步提供源源不斷的智能動力。
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成昆表示,習主席在澳門的系列講話,鼓勵澳門更加積極主動地對接國家發展戰略,在國際舞台上展現更大作為,這體現了中央對澳門未來發展的高度期望和戰略指引。劉成昆說,習主席對澳門提出的三點期許和四點希望,與五年前相比,既有一脈相承的連續性,也有與時俱進的創新性。更加強調澳門在發展中的定位,更高、更准;更加強調開放和包容;更加強調發揮優勢、變革創新。澳門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長期繁榮穩定;澳門要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發展戰略,尋求更多發展機遇和合作空間;澳門要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經濟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澳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強社會建設和民生保障工作,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澳門要積極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國際影響力,為國家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劉成昆表示,未來,澳門應繼續發揮其獨特優勢,鞏固作為“明珠”的地位,為國家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首先,堅持“一國兩制”方針不動搖,澳門要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長期繁榮穩定;其次,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澳門要充分利用中央政府的支持政策,加快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和產業韌性及抗風險能力;再次,加強對外合作與交流,澳門要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提升國際影響力,為國家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建設作出更大貢獻;最後,傳承和弘揚愛國愛澳精神,尤其要加強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更多具有國家觀念和民族情懷的優秀人才。
澳門區域經濟研究會理事長余渭恆表示,習主席在澳門的系列講話傳遞了多個重要信息,彰顯了中央對澳門的長遠規劃和堅定支持。余渭恆認為,習主席向澳門提出了“三點期許”和“四點希望”,這是建基於澳門回歸25周年的良好基礎上,給澳門更高層次的要求。“三點期許”是希望澳門要站上更高的位置去俯瞰全球形勢,以更開放、更包容的心態去打造人才高地,以及在祖國作為堅強後盾,展現出勇於變革和創新,做出一番大事業。“四點希望”是習主席希望澳門更好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不斷開創“一國兩制”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四點希望”包括推動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維護社會祥和穩定。
余渭恆認為,這“四點希望”更像是澳門未來發展的必答題,必須切實有效地落實執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在“1+4”產業策略的引導下,已逐步取得成果。澳門正逐步減少對單一產業的高度依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實現這一目標。提升特別行政區治理效能,需要特區政府善用數字技術推動電子政務,從而提升行政效率和速度。要打造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平台,必須依托良好的國際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國際資源。同時,也需要更多具備中西文化優勢的人才參與,以促進國際交流。維護社會祥和穩定,要依靠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們應著力防範各種風險,做好社會服務工作,讓市民過上美好生活。這樣自然有助於社會的穩定。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教授方木歡表示,習近平主席在澳門的系列講話釋放三個重要信號。第一,充分肯定了回歸25年來“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澳門成功實踐的巨大成就,並就未來“一國兩制”實踐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即繼續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確保不會變、不動搖,確保不走樣、不變形。第二,再次強調開發橫琴的初心使命,消除了社會上一些不必要的疑慮,預示著要進一步堅定不移地深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尤其著力通過推動實現澳門經濟發展要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協同發展。第三,著力提升澳門特區在國家對外開放戰略中的地位與作用,更加重視通過利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獨特優勢以及中西薈萃的文化優勢,把澳門打造成為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重要的橋頭堡以及中西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窗口。
方木歡表示,“一國兩制”偉大構成是世界絕無僅有的,目前在中國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成功實踐,並取得舉世公認的巨大成功,正是展現出了“一國兩制”所具有的顯著制度優勢和強大生命力。他認為,正如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指出“一國兩制”是實現不同社會制度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好制度,其中蘊含和平、包容、開放、共享的核心價值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這可以為世界各國解決領土主權爭端提供很好的實踐借鑒。這是對澳門“一國兩制”實踐賦予了世界性意義,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曹旭東表示習近平主席此次在澳門的系列講話釋放了兩個重要信號。“最重要的信號就是重申了‘一國兩制’必須長期堅持。香港回歸25周年講話中,習主席第一次明確指出‘一國兩制’不需要變,在澳門回歸25周年時再次重申,體現了中國的制度自信。”另一個重要信號就是“一國兩制”實踐進入到了新階段,這個新階段要求“一國兩制”事業要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希望香港和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與國家發展同向同行,為國家強國建設和民族復興發揮更大作用。
在多個場合,習近平主席將澳門形容為一顆“明珠”。曹旭東認為,這一比喻充分體現了中央對澳門的珍視。“‘明珠’比喻體現了中央對澳門的珍視,這種珍視源自於澳門的獨特地位、獨特作用和獨特優勢。澳門是自由港、國際城市,這種獨特性是內地其他城市不具備的。”關於未來發展,曹旭東表示,“習主席已經講得非常清楚,就是在四點希望的第三點‘著力打造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平台’部分。我認為澳門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內容應該是鏈接葡語國家以及促進文明交流。”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港澳研究室主任張建(中評社資料圖)
澳門學者同盟會長、前澳大法學院憲法與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駱偉建(中評社資料圖 盧哲攝)
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中評社 郭至君攝)
澳門科技大學校長高級顧問、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會長林志軍(中評社資料圖 盧哲攝)
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理事長劉景松(中評社資料圖 盧哲攝)
澳門科技大學副校長龐川(中評社資料圖 盧哲攝)
澳門科技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所所長劉成昆(中評社資料圖)
澳門區域經濟研究會理事長余渭恆(受訪者供圖)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教授方木歡(受訪者供圖)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曹旭東教授(中評社資料圖 袁曉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