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包宗和語中評:兩岸惡化 台灣零邦交是可能

2024-05-25 00:22:03
包宗和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黃筱筠攝)
包宗和。(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5月25日電(記者 黃筱筠)賴清德就職演說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引發台海動盪。前台灣大學副校長、政治學系名譽教授包宗和接受中評社訪問分析,這與“憲法”精神抵觸,“中華民國”領土是包括中國大陸,賴清德的說法跟“憲法”精神不合。這個說法將导致未來4年兩岸官方沒有任何互動空間,兩岸官方交流可能性是零。

  至於中國大陸會否出手讓台灣“邦交國”淪為零,他表示,雖然有些獨派可能認為,零“邦交國”台灣就獨立,但是這從國際法上看來有爭議性,主權象徵完全沒有,台灣沒有國家承認,就只是地理名詞。若兩岸關係繼續惡化,大陸出手讓台灣“邦交國”淪為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他也分析說,賴清德520的說法蔡英文以前就講過,等於就職演說是提及未來4年處理兩岸關係,就是基於這樣的基礎。“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說,是“兩個中國”外觀,但是“一中一台”內涵,換言之,以“兩個中國”外貌,包裹“一中一台”內涵。

  曾任國家統一委員會研究委員的包宗和對中評社表示,不管“兩個中國”或是“一中一台”,中國大陸堅決反對,賴說法大陸完全無法接受。九二會談就是雙方接受一中帽子,但是內容先不談,直接進入實質交流,這也是當時雙方共識,但是賴清德把模糊化變成具體化,變成“兩個中國”。兩岸問題是政治問題,兩岸要和平穩定要交流,就是要保持模糊化,才有迴旋空間,現在這種況狀非常令人憂慮。

  他指出,如果說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對這樣說法陸方還不至於舉行軍事演習,但是“一中一台”就是踩大陸紅線。這種狀況下,未來4年官方沒有任何互動空間,官方交流可能性是零,民間還有些機會,大陸可能有差別對待,但雙方不可能有官方對話。

  在賴清德的就職演說的前提下兩岸還可能交流?賴提到希望陸客與陸生希望恢復交流,有機會嗎?

  包宗和對中評社說,現在兩岸情況嚴峻,再加上賴演講內容,陸客整體交流會更加緊縮。在緊縮狀況下,陸客來台會在非常局限性下自由行,像是探親等;學生交流是非學位生,可能僅限於青年交流等,像是馬英九與大陸青年學生交流的類似情形,但是要來拿學位可能有難度。

  他強調,團客與學位生開放,大規模交流可能性幾乎沒有,陸生現在“只出不進”,一畢業就回大陸,現在很少收陸生了,“如果有陸生到台灣學校唸書,那台灣學校就不用關了”。

  包宗和也說,除非兩岸彼此都有較大空間,例如大陸開放組團到台灣觀光,我們也可以組團去大陸,但之後應該雙方面都會緊縮,除非釋出善意,會有限度開放團體來或是學位生,但是看起來希望不大,機會蠻低。

  現在傳出梵蒂岡與台灣關係可能生變,大陸之後可能對台灣“邦交國”出手嗎?哪些“邦交國”可能有危機?

  包宗和表示,目前看起來,兩個“邦交國”有危機,就是梵蒂岡與危地馬拉,梵蒂岡要在中國設立教務辦事處,這是警訊。而位於中美洲的危地馬拉在今年2月曾經表態,對大陸市場高度有興趣。危地馬拉總統阿雷巴洛(Bernardo Arevalo)今年宣誓就職,520並沒有到台灣參加就職典禮,但目前看起來態度還算是友善。但之前表達對大陸市場有所盼望,這對於邦交上會有壓力。

  未來是否可能台灣淪為零“邦交國”,包宗和說,可能台灣有些人認為無所謂沒有影響,但是關係到主權國地位,如果是零“邦交國”,主權象徵就到臨界點。“邦交國”是零,主權象徵會崩潰。現在12個“邦交國”代表還有國家承認“中華民國主權”,但是如果沒有一個國家承認,那就是完全失去主權地位。

  他表示,雖然有些獨派可能認為,零“邦交國”台灣就獨立,但是這從國際法上看來有爭議性,主權象徵完全沒有,台灣沒有國家承認,就只是地理名詞。但這也要看大陸能否做到,因為有些“邦交國”目前對台灣還是很忠實。只是若兩岸關係繼續惡化,大陸出手讓台灣“邦交國”淪為零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華民國”目前剩下12個“邦交國”,包括歐洲梵蒂岡,非洲史瓦帝尼,大洋洲馬紹爾群島、帛琉、吐瓦魯,以及中美洲貝里斯、危地馬拉、加勒比海地區海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和南美洲巴拉圭。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