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張福昌:大國不交戰 勿相信拜登武力護台說

2024-06-11 00:37:44
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系副教授張福昌。(中評社 鄭羿菲攝)
淡江大學驚聲大樓。(中評社 鄭羿菲攝)
  中評社台北6月11日電(記者 鄭羿菲)針對美國總統拜登“武力護台”說,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系副教授張福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拜登講“不會不防衛台灣”這句話非常不負責任,台灣人不應該相信,俄烏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1999年科索沃戰爭的歷史都印證“大國不交戰”的國際現實,美國都不願與俄羅斯正面交鋒,更何況是中國?台灣人不應該飲鴆止渴,要有智慧去判斷。

  張福昌說,拜登會這麼說,是520後台灣內部多少有些焦躁不安的氛圍,拜登為了打一劑強心針,才會技巧性地說給台灣人聽。另外,美國在以巴衝突上的立場,與多數西方國家譴責以色列站在不同邊,拜登也須鞏固西方民主陣營的團結,支持共同民主價值的台灣。

  拜登近日接受《時代》雜誌專訪,被問及若台灣在2027年之前遭遇攻擊,美軍會否被派到實地?拜登表示,“這要視情況而定”(It would depend on the circumstances.)。拜登並稱,美國同意簽署(sign on)之前多位總統的政策,即“我們不尋求台灣獨立,但如果中國單方面試圖改變台灣的地位,我們也不會不防衛台灣。”(we are not seeking independence for Taiwan nor will we in fact, not defend Taiwan if China unilaterally tries to change the status.)

  在拜登的“不會不防衛台灣”說法發酵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立即澄清,拜登對於台灣的政策立場是一貫的,並沒有改變。

  張福昌為德國科隆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客座教授、德國慕尼黑大學訪問學者、“中華國土安全研究協會”副秘書長、淡江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執行長,現為淡江大學外交與國際關係系副教授。研究專長包括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歐盟政治制度、國際安全議題。

  張福昌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拜登的“不會不防衛台灣”說,當然是台灣的最佳保障,美國若真的敢出手,中國、俄羅斯都得戒備幾分,但美國會否真的落實?他打上100個問號,甚至不相信美國真的會為台灣而戰,拜登講這種話“非常不負責任”。從現實主義來說,美國跟中國打仗,要犧牲多少兵力?經濟會倒退幾年?美國願意承擔這些代價嗎?

  張福昌說,俄烏戰爭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何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談論“不應排除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派兵至烏克蘭的選項”時,拜登三緘其口,甚至白宮明確表示“美國不會派兵至烏克蘭作戰”?美國都不與俄羅斯正面交鋒了,又怎麼會對中國宣戰?拜登的話不負責任,台灣人不應該相信這句話,國際政治非常現實,衹有為了自己國家好,沒有什麼“為台灣而戰”這種天真的態度。

  張福昌認為,520後,最近台灣政府、台灣學者多少都有一些不安的氛圍,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5月26日訪台,並拜會賴清德,麥考爾一定會向拜登報告台灣的焦躁、對美信心動搖,此時必須要打一劑強心劑,拜登才會技巧性地說給台灣人聽。而拜登此舉當然也是在回應中國大陸高層的相關言談舉措。

  張福昌指出,此外,拜登也為了鞏固西方民主陣營的團結,畢竟近期以色列遭多數西方國家譴責,美國站在少數的一方支持以色列,在G7峰會拜登就受到了不少壓力,拜登為了鞏固“民主國家陣營”的力量,必須對以色列下重手、支持台灣。

  張福昌表示,但從長期的國際政治觀察,“大國不交戰”是很清楚的一條線,大國之間為了避免慘重損失、耗費國家成本太高,不會輕啟戰端。1999年科索沃戰爭,俄羅斯沒有為了挺塞爾維亞與美國、北約作戰、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美國沒有為了挺格魯吉亞與俄羅斯作戰,這些都是歷史。投射到兩岸,面對俄羅斯時,美國尚且如此,更何況是中國?美國真的能為了台灣,對中國宣戰、出兵嗎?屆時演變成美日韓澳,對抗中俄朝,問題更加複雜。

  張福昌強調,拜登的“不會不防衛台灣”是一種毒藥,台灣不能相信、不能飲鴆止渴,台灣人應該要有智慧去判斷。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