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民眾黨張凱鈞語中評:台灣年輕人不希望打仗

2024-06-19 00:36:31
民眾黨台商事務委員會主委張凱鈞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民眾黨台商事務委員會主委張凱鈞接受中評社專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中評社台北6月19日電(記者 張穎齊)賴清德16日參加陸軍官校黃埔建軍百歲校慶,批評“首戰即終戰”的說法是投降主義。台灣民眾黨籍中央委員張凱鈞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賴清德態度強硬,是真的想將台灣帶入敵意螺旋去打仗嗎?重點是政治人物應避戰,而非拉同胞去上戰場,賴一些談話都只是為連任選票,兩岸之間理性溝通也不會是軟弱的表現,他相信台灣年輕人不會再被極端意識綁架。

  張凱鈞,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生物科學與資訊演算法博士。現為聯速科技負責人、民眾黨中央委員、民眾黨台商事務委員會主委。曾任台灣一帶一路經貿促進協會廣東中山分會長、廣東物聯網園區執行長、“國防大學”理工學院講師、美國協和大學客座教授、馬英九競選台北市長青年政策負責人等。

  張凱鈞表示,台灣與大陸理性平和溝通,堅持守護台灣2300萬人民福祉,不會是軟弱表現,認同兩岸的歷史事實更不會是投降主義,賴清德卻選擇以強硬態度,讓兩岸的敵意螺旋升高,降低彼此溝通的彈性空間。

  張凱鈞說,他是陸軍少校退役,服役守護台灣10幾年,所有黃埔軍人都是愛國,不容否認,不管職位高低、義務役、志願役,下士到將軍,沒人不愛台灣,即使提出“首戰即終戰”,軍人也都會努力捍衛台灣。兩岸的未來應該幫更多台灣年輕人創造機會,希望賴清德能用對話來追求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不是只用強硬態度才能表現台灣尊嚴。

  張凱鈞說,賴清德要知道,兩岸若發生戰爭,沒有個4、5代、幾百年時間,是弭不平傷痕的,從台灣228事件迄今77年都仍有嚴重的撕裂傷,俄烏戰爭、以哈戰爭更打到現在,政治人物最重要的事,還是要以避戰為主,別拉同胞上戰場,才是賴清德最重要的工作。

  張凱鈞向中評社說,但仍感受到賴清德比蔡英文更強硬、更親美,為爭取中間選民選票,繼續拿“抗中”當啦啦隊,民進黨中央到“立法院”黨團,無所不用其極打壓民眾黨,為了操縱統獨意識影響民眾黨的年輕人“小草”,但他相信台灣年輕人已從鍵盤後走到鍵盤前,不會被極端意識綁架,從幾次民眾黨的造勢活動都能看到,大家期待台灣和平穩定發展,賴的這些操作,對選票不會有太大幫助。

  張凱鈞指出,台灣政治已確立三黨分立的局面,民眾黨是台灣本土長出來的青年意識政黨,未來台灣的首投族中,3個人之中2人挺白、1人挺綠,因此民進黨賴清德對民眾黨的打擊隨之加深。賴政府即便接下來可能想適度開放兩岸觀光交流,但也只是為2026選舉著想,而非為台灣長治久安為主。

  他也批評,賴清德“國安”團隊號稱延續蔡英文路線,但賴的連任選舉企圖很明顯,內心強硬,某些話語都透露自己仍是務實的“台獨”工作主義者,這是比較危險的狀態,另外從AIT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長孫曉雅提及“台灣民眾別對兩岸風險麻木”,可感受到兩岸兵凶戰危的可能性正在拉高中,應降低敵意螺旋,年輕人不希望打仗。

  最後,張凱鈞也強調,現在的兩岸關係也不止台灣海峽兩邊,還有太平洋兩邊的中美關係,台灣要在中間站好重要的角色,兩岸共同和平穩定發展外,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也提過美國是台灣重要的盟友,也要有良好溝通關係、避免誤解。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