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今日頭條

張榮恭語中評:台獨無門 賴硬闖

2024-06-20 00:21:14
張榮恭。(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6月20日電(記者 張嘉文)賴清德16日在鳳山的黃埔軍校建校百年活動上,重申兩岸“國與國互不隸屬”。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張榮恭接受中評社採訪指出,賴清德從就職演說到接受“時代”雜誌專訪,再到鳳山講話,於一個月的時間裡,三度宣講“新兩國論”,顯示其“‘台獨’工作者”的心意強烈,這必然使得兩岸關係一直走在統獨對撞的路上。賴的引戰言行,正在把台灣帶向國際媒體所預見的“全球最危險的地方”。

  張榮恭說,縱使大陸針對賴淸德就職演說,立即實行圍台軍演作為警告,賴仍無意回頭,繼續利用場合表明立場。其中向“時代”雜誌稱,定位兩岸為“國與國”,並非挑釁;這反映了賴對兩岸關係的輕蔑。鳳山講話更是意在用“新兩國論”建軍,坐實了大陸軍方日前首度將台軍定性為“台獨武裝”,兩岸軍隊避戰的機率也就持續縮小。賴與民進黨還必將加強用“新兩國論”訂定文教政策,製造年輕世代疏離斷絕中國概念及民族意識,認為如此可促台灣社會抗拒兩岸統一。然而須知,由於大陸對“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絕對不會退縮,所以賴與民進黨抵制了和平統一,卻只會招來非和平統一的反效果。
 
  賴清德於2014年6月訪問上海時,曾公開宣稱“台獨”是台灣社會極大的共識。相較於大陸二十多位正省級幹部及更多的各級幹部訪台時,均尊重地主,擱置政治爭議,只談兩岸交流合作,可見賴清德“台獨”執念深重。如今其身為主政者,仍以“台獨”表現個性,以個性推進“台獨”,成為危害台灣安全的最大變數。

  至於賴向“時代”雜誌表示,馬英九、蔡英文都表達過和他相同的立場,張榮恭說,馬英九根本不會也未曾定位兩岸是“國與國”,所以賴是向國際媒體說了不實的話。而蔡英文正是因為提出“新兩國論”,才被大陸視為“台獨路線”,賴清德是選擇繼蔡之後,加緊在“台獨路線”上奔去。他在就職演說中,宣布“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台灣”都是“國家稱呼”,是朝著實質更改“國號”為台灣的方向過渡,此為蔡英文所未及。人們完全可以研判大陸勢必適時亮劍(“聯合利劍”軍演)反制。

  張榮恭告訴中評社,兩岸存在兩個行政當局、兩個法政體系是客觀事實,大陸亦不否認,雙方才會分別授權海基、海協兩會建立協商與聯繫機制。這種狀態縱使稱為兩岸互不隸屬,仍是雙方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分治,不是國與國關係。況且“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都以一個國家但尚未統一來定位兩岸關係,是兩岸維持和平及推動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賴清德卻反向而行,台海風浪也就勢必不斷激盪翻攪。除了大陸將持續對“台獨”施以軍事威懾外,也會分階段取消ECFA給予台灣的經貿優惠,以及更加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這些都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無能為力的,它們擴大向台灣輸出武器、武裝化台灣,成了主要手段。看來賴清德明明就是和平有路不走,“台獨”無門硬闖。

  再從兩岸關係歷程而言,每當台灣主政者悖離九二共識時,台海危機就會出現。1999年李登輝首提兩岸為“特殊國與國關係”,大陸即發動最大規模的台海軍演,美國因而準備撤離三萬僑民,若非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大陸停止軍演,後果實難想像。2002年陳水扁鼓吹“一邊一國”,接著揚言制訂新“憲法”,逼出大陸於2005年制訂反分裂國家法,幸因連戰實現國共和解,兩岸和平曙光乍現。至馬英九執政,兩岸關係終能基於九二共識而步上八年的和平發展正軌。

  蔡英文上台後,拒絕九二共識,兩岸關係急轉直下。2021年蔡提出“新兩國論”,翌年佩洛西訪台,大陸首度發動包圍整個台灣的軍事演習,“海峽中線”自此被大陸塗銷,蔡還丟失了十個“邦交國”。而賴清德一上台,就擺出比蔡激進的姿態,大陸即又發動圍台軍演。綜上可知,凡是台灣主政者意圖定位兩岸為兩國關係,後果對台灣全無好事。但因近年美國為了阻撓大陸崛起,打台灣牌,並圖固定化兩岸分裂,蔡、賴便壯了膽,而賴又甚於蔡,使得台海觸發戰爭的可能性愈為國際社會關注。

  於此形勢下,近年外來和尚紛紛唸起台灣浴血經,均獲當局呼應配合,包括青年役期從四個月延長到一年;十六歲以上學生造冊列管;訓練五千五百名警員“平時轉戰時能力”;籌組八千名緊急應變隊;樓房地下室張貼防空避難處的簡陋告示;軍方最終防衛策略是打城鎮戰。凡此種種,都是在準備打仗,卻不思如何謀取和平,還百般黑化紅化上次國民黨執政期間的兩岸和平。

  張榮恭認為,大陸所推動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及兩岸融合發展,其實是在兩岸關係尚未終局安排之前,給予台灣時間和空間,台灣正面回應才於己有利,切勿讓大陸判斷已到仁至義盡的地步。但是進入連續第三輪執政的民進黨,為了“台獨”而堅拒兩岸互利融合,就不可能不刺激大陸思考僅僅和平方式不足以反獨促統,而須增加強制性手段。固然民進黨可藉兩岸對抗來進行情緒動員,有利其一黨,實際則是把所有民眾推向深淵。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