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實名網評

網評:解散國會:馬克龍為何政治豪賭?

2024-06-12 10:34:18
  中評社北京6月12日電/網評:解散國會:馬克龍為何政治豪賭?

  來源:大公報  作者:宋魯鄭

  6月9日歐洲議會選舉落幕,全球關注的法國果然“不負眾望”:極右政黨國民聯盟以兩倍的支持率大勝執政復興黨,稍後總統馬克龍迅速宣布解散國民議會,提前舉行大選。

  解散國會顯然是馬克龍早有準備的深思熟慮之舉。畢竟這個選舉結果與長期以來的民調一致,各方早有心理預期和應對之策。

  縱觀第五共和歷史,這已是第六次總統解散國會了。原因主要是擺脫不利的困境或者打破政治僵局。比如1968年法國發生“五月風暴”,戴高樂總統就以此應對危機。對馬克龍而言,他主要是為了擺脫兩個不利困境。一是2022年復興黨在國會只是取得簡單多數,沒有過半。二是此次歐洲議會選舉慘敗。這兩大因素都影響了他的政治地位和權力,特別是此次選舉,直接動搖了他剩下三年的權力基礎。

  如果新國會他能夠獲勝,不僅一舉擺脫困境,也能有效遏制黨內外對他的挑戰,還能一定程度影響2027年總統選舉。不少民眾為了避免再出現政黨共治的現象,而支持復興黨的候選人。即使復興黨未能夠贏得總統大選,它也可以掌握總理行政權和國會立法權。等於延續了馬克龍和復興黨的政治生命。

  對於新的國會選舉,馬克龍顯然是精心計算過了。

  第一,此前五次解散國會,有四次都是總統大勝。馬克龍自然也有信心借此手段達到目的。或者可以說,自從2022年國會復興黨未能過半之後,馬克龍就處心積慮改變。這次歐洲議會選舉給了他借口。

  其次,這次解散國會是由於國民聯盟大勝引發的。可以塑造馬克龍與國民聯盟對抗的形象,也就能把這次選舉定位為他和國民聯盟的對抗。馬克龍政治根基並不深厚,之所以能夠兩次贏得總統選舉,都和對手是國民聯盟密不可分。

  特別幸運的是,在他宣布之前,國民聯盟就已經提出解散國會的訴求,更加強化馬克龍與國民聯盟的對立形象,等於是幫了馬克龍。這既可能是馬克龍陣營對對手立場的精準判斷,也可能是通過技術手段事先獲知了對方底牌。

  第三,馬克龍對法國民眾心理的把握。歐洲議會選舉和法國內政有相當的距離,民眾可以借選舉發洩對執政黨的不滿,教訓執政黨,也不用擔心對本國政治有多大負面影響。但國會選舉事關法國自身內部政治,民眾要謹慎得多,高投票率也不利極右政黨。第二天法國股市、歐元和國債均下跌,和歐洲議會選舉並無直接關係,而是解散國會導致的,就是民眾這種心理的一種反應。

  很明顯,法國民眾並不希望出現政治動蕩,所以也不希望國會再度出現不同政黨共治的現象。特別是不希望共治的另一黨是國民聯盟。畢竟法國已經27年沒有發生過解散國會的非正常政治事件,對法國社會和民眾的衝擊還相當大,而解散國會的原因則和國民聯盟有關。

  此外,馬克龍宣布的國民議會選舉日期也非常耐人尋味:距離巴黎奧運會衹有19天。

  假如國民聯盟獲過半席位,出任總理並組閣。但在奧運會這樣全球矚目的場合,一個極右政治人物的出現顯然還是法國多數民眾難以接受的。

  第四,從法國國會兩輪選舉制度來看,國民聯盟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或者過半的可能性很小。因為沒有任何政黨願意和它結盟,單靠它自己不可能獲得如此之多席位。畢竟目前它的基本盤就是30%左右。只要國民聯盟席次下降,都可以視為馬克龍的成功,它可以證明民眾在國內政治層面對國民聯盟的支持度是相當有限的。

  最後,此次國會選舉還可以達到一個目的,即測試國民聯盟的實力。如果它能成為國會第一大黨或者單獨過半,都意味著已經沒有任何力量阻擋國民聯盟在2027年贏得總統大位了。如果不過半,說明其他政治力量仍然可以對之有效阻擊。

  不管馬克龍的算盤如何以及最終結果如何,但一個不爭的事實則是當下整個西方都面臨著嚴重的政治危機。以法國為例,今天不穩定的政治局勢早在2022年第一次出現無一黨國會過半就已經確定了。因為懸峙議會這種現象通常會出現在實行比例代表制的議會制國家而不是單一選區的半總統制法國。到今天以歐洲議會選舉為標誌,政治發展進一步脫序。

  如果看一下第五共和的歷史,第一次重大制度脫序是1986年首次出現左右共治:總統來自左派社會黨,右派保衛共和聯盟贏得國會選舉並出任總理。1997年左右共治再次出現。左右共治導致國家難以有效運作,危及體制的正當性。曾經兩次經歷過痛苦的左右共治的希拉克總統任內決定修改憲法,總統任期和國會任期一致且同一年相近時間進行選舉,以從制度上一勞永逸地解決這一憲政問題。此後成功經過薩爾科齊、奧朗德和馬克龍的第一任期。但在2022年再次出現前所未有的政治現象,法國政治開始走向碎片化。

  目前法國政治制度還有最後一個安全閥:即為了防範極端民粹主義獲得政權,國會和總統選舉採用兩輪制。在2022年大選前,這一安全閥極為有效。比如2017年總統選舉,極右候選人勒龐得票率衹有33.9%,遠遠低於一個正常政黨的水平。國會選舉,儘管第一輪國民聯盟能夠在216個選區領先,但決定勝負的第二輪僅獲得8個席位,而在2012年的國會選舉上,更只贏得2席。但突變出現在2022年:勒龐在總統選舉得票率超過41%!國會選舉則獲得88個席次,一舉超過誕生於戴高樂的傳統右派共和黨!法國打造的政治安全閥開始失效。馬克龍在國民聯盟大勝背景下進行的豪賭是否徹底衝破安全閥才是此次選舉的真正危機所在。

  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