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實名網評

網評:斯托爾滕貝格給北約留下的爛賬

2024-07-04 11:42:20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網評:斯托爾滕貝格給北約留下的爛賬

  來源:大公報  作者:周八駿

  2024年6月1日,在第21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重申,即使歐洲和中東皆發生戰爭、消耗美國的能力,但是,印太仍是美國的戰略核心。奧斯汀拋下了一句狠話——“唯有亞洲安全,美國才安全”。

  天真者會以為,美國為亞洲撐起了一柄碩大無比的保護傘。其實不然。美國向外擴張的歷史反復證明,美國一貫把其安全邊界盡可能往遠離美國的地區推,盡可能推至其認定為戰略對手的國境線;美國一貫以製造其認定的戰略對手的周邊不安寧甚至引發戰爭,來確保美國自身安全。

  所以,在中國已被美國認定為其主要戰略對手後,美國在中國周邊製造事端甚至引發戰爭,是“只要亞洲不安全,美國就不安全”這句話的真諦。換言之,真正的表述是——衹有亞洲不安全,美國才安全,美國才有希望繼續維持其全球霸權地位。

  叫囂東擴服務美國霸權

  為此,美國採取三個手段:一是,在亞洲物色美國的“非北約主要盟友”,目前有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以及同屬亞太的澳洲、新西蘭。二是,在亞太打造美國日本印度澳洲“四方安全對話”機制(QUAD),拉英國打造澳洲英國美國三方軍事安全合作夥伴關係(AUKUS),構建美日韓和美日菲安全合作體系。三是推動北約東擴。

  自2014年10月出任北約秘書長的斯托爾滕貝格,是北約東擴的積極推手。2023年1月31日,他在東京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時,表達了北約擬在日本設立辦事處。岸田隨即向媒體公布這一信息。

  北約擬在日本東京設辦事處,其目的是加強北約與韓國、澳洲、新西蘭和日本的合作。同年7月11日至12日,北約在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舉行峰會,聯合聲明的多份草稿,均載有“將繼續與日本政府討論在東京設辦事處”的文句,最終,因法國堅決反對而在正式發表時被删除。

  斯托爾滕貝格將於2024年10月退任。在即將離任時,他的言論更大膽,除了公開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關於必要時北約應派兵支援烏克蘭外,他對中國發出了至今美西方領導人最惡毒的攻擊。

  2024年6月17日,斯托爾滕貝格在美國智庫威爾遜中心發表演講,不僅攻擊中國向俄羅斯提供“半導體和其他軍民兩用項目的技術支持”,而且,給中國援俄添加了迄今美西方其他領導人未宣諸於口的“罪名”——“中國正在助長歐洲自二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武裝衝突”,不僅威脅歐洲安全,而且威脅跨大西洋安全。斯托爾滕貝格恫嚇稱,如果中國不改變路線,北約就將讓中國付出“代價”,云云。

  斯托爾滕貝格自以為替北約東擴找到了借口。他稱,鑒於中國支援俄羅斯,北約需要加強與印太地區盟友合作,他已邀請澳洲、日本、新西蘭和韓國領導人參加7月在華盛頓舉行的北約2024年峰會。

  大多數成員不願當美炮灰

  斯托爾滕貝格更耀武揚威稱,北約擁有全球一半的經濟總量和全球一半的軍力,揚言俄羅斯和中國皆無可比擬。然而,無論斯托爾滕貝格還是奧斯汀,都忘記了一個淺顯的道理——北約32個成員的絕大多數是托庇於美國,而不是甘願為美國充當炮灰。

  美國正陷入的是空前戰略困境。自特朗普到拜登,不僅違背布熱津斯基曾嚴肅警告的美國不能同時與中俄伊朗為敵,而且,已然把中俄伊朗都當作必須打敗的敵人。

  在相當一段時間裡,美國戰略界的共識是,美國無力同時打兩場大戰,至多打一場半。但如今,美國戰略學術界已開始討論美國如何同時打三場大戰。唯一方案是,打代理人戰爭,美國不身先士卒。一旦北約成員國以及美國的“非北約主要盟友”都明白了這一點,試問:哪一國政府敢於讓自己的國民為美國而戰?在亞洲,日本政府敢嗎?韓國政府敢嗎?菲律賓政府敢嗎?可以預言,一旦哪一國政府敢作為美國“火中取栗”的決定,則該國國民必群情汹湧,堅決抵制。

  然而,不能對亞洲安危掉以輕心。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的先例證明,唯美國在亞洲付出慘重犧牲,政府遭國內強烈反對,亞洲才安寧。

  資深評論員、博士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