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中評智庫:林艷論時代之變與五個維度兩岸觀

2024-07-01 00:12:05
中評社助理總編輯兼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林艷出席論壇並發言(中評社 袁曉麥攝)
與會者合影(中評社 袁曉麥攝)
  中評社香港7月1日電(記者 秦姝)第十五屆中評青年論壇6月19日上午在香港總部舉行,中評社助理總編輯兼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林艷出席論壇並發言,重點從歷史的兩岸、文化的兩岸、世界的兩岸、經濟的兩岸、青年的兩岸五個維度闡述了自己的兩岸觀。

  林艷首先回顧梳理了自身的經歷,她表示,從一名在台灣交換學習的陸生,到一名從事兩岸新聞報導的時政記者;從參與見證習馬會等兩岸重大歷史性時刻,到撰寫分析兩岸局勢的文章時評;從親身經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黃金時代,到親眼目睹當前兩岸敵意螺旋上升、兵凶戰危的危局。這十五年間,兩岸關係在變,她的角色在變,觀察兩岸的角度也在變。這些或感性或理性的點滴經歷,逐漸塑造了她今日的兩岸觀,為她看待百轉千回的兩岸關係,沉澱下一個相對穩定的邏輯基點。具體而言,這一兩岸觀,至少包括以下五個層面:

  第一,歷史的兩岸。在林艷看來,歷史的兩岸需要把握三個關鍵點:一是台灣史應該放在中華民族史中去考證。無論是荷據日據、國民黨退台還是其後兩岸關係的演變,真正影響台灣歷史走向的主線是中華民族對外關係和內部分和問題。台灣民主發展史等只是其中的支流,“台獨”史觀更是無稽之談。二是兩岸關係走向應該結合民族興衰去把握。三國時期建立對台管治見證中華文明的勃興,兩次外部勢力犯台體現中華民族的苦難,當前兩岸分治源於民族獨立解放中的陣痛。這一切昭示我們,台灣問題因民族弱亂而生,也必將因民族復興而解決。三是解決台灣問題需要歷史最優解思維。台灣問題是國共兩黨內戰遺留的歷史問題,區區75年在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不過是滄海一粟,因此對兩岸最終統一既要有歷史信心,也要有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一定要站在對民族負責的高度努力尋求最佳路徑。

  第二,文化的兩岸。林艷認為,文化的兩岸可以從三個層次去觀察:一是台灣“文化之光”多得益於中華文化的滋養。台北故宮博物院等珍藏的瑰寶如是,林懷民創立的“雲門舞集”如是,錢穆、胡適、南懷瑾等國學大師的所專如是,張愛玲、白先勇、梁實秋等文學大家的作品如是,方文山筆下的《青花瓷》《菊花台》等流行作品亦如是。雖然台灣文化領域也受日本影響,也有本土創作,但均未見於頂流。二是兩岸民間文化具有很強共通性。很多人都說,與香港相比,台灣與大陸的民間信仰、習俗、人情乃至審美有更強的相似性。舉例而言,大陸的影視劇在台灣明顯要比在香港更受歡迎,《繁花》《慶餘年》等都是典型,這些充分彰顯了兩岸普羅大眾深層次的文化共鳴。三是台灣政治文化有典型東亞色彩。台灣的民主範式更接近於日韓,而非歐美。朝野多年熱議的黑金政治、財閥家族對政治的影響、政治人物下台後的際遇、立法院的鬥爭亂象等台灣政治特有的符號,都是西式民主與儒家文明相結合的產物。概而言之,民主在東亞被政治力量視為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台灣不是什麼西式民主的樣本,而是東亞民主的縮影。

  第三,世界的兩岸。林艷認為,世界的兩岸需要特別注意兩個問題:一是美國是影響兩岸關係的最大外部因素。總體來看,美國打“台灣牌”已經越來越不遵守原則底線,表明其將中國視為唯一競爭對手,並把台灣問題視為遏制中國的關鍵。我們絕不能按照過去經驗推測美國在介入台海上會走多遠。當然,美國的影響因素越大,其國內政治風向和週期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也就越大,這對我們處理兩岸關係的時機、節奏和分寸提出了新的考驗。二是反獨促統鬥爭不可忽視國際話語權。這其中,我們既要應對美國等國家刻意塑造的“台海危機”認知戰,也要在守好國際組織、外交關係等硬規則底線之餘,特別重視軟實力層面的較量。尤其是民進黨當局不僅仍然搞“金元外交”,而且正吸引所謂“邦交國”元首子女等到台灣留學,通過文化輻射和輸出的方式來影響國際認同。如曾擔任布拉格市長的賀瑞普就受到在台灣交換學習和實習很大的影響,在其任內推動廢除了“一個中國”條款,導致布拉格與北京姐妹市的關係就此解除。

  第四,經濟的兩岸。林艷認為,經濟的兩岸有兩個重要觀察點:一是兩岸經濟互補具有戰略意義。我們通常比較多討論的是兩岸統一的政治意義,很少討論經濟意義,但事實上,大陸的超大規模市場、超全工業門類體系一旦與台灣信息技術優勢結合起來,必將傲視全球民族之林。正是因為美國注意到對大陸“卡脖子”的領域恰恰是台灣所長,所以正迫使台積電等遷徙至美國。她認為,島內與其沉醉於短暫的“黃仁勛熱”,不如認清長遠,警惕美國接下來把掏空台灣半導體產業作為對台經濟戰略的主線。二是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是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最可靠的基礎。促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最大的戰略意義在於,既是針對兩岸關係複雜變化而提出的維護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方向的主張,也是一種著眼於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後的兩岸治理模式的先行探索與實踐。過去的“惠台政策”思路因為缺乏共同的經濟基礎,不僅成果容易被台當局劫持,更無法真正發揮經濟推動上層建築的作用。進一步完善後的經濟融合發展模式最大的變化在於,通過構建兩岸經濟一體化機制,實現兩岸社會的包容發展和內在融合,其發展進程也可成為“兩岸一家親”理念的實踐載體。

  第五,青年的兩岸。林艷表示,對於兩岸關係中的青年問題,可以用“最大挑戰”“最大機遇”“最大寄託”來概括。一是長期“去中國化”對台灣青年一代的毒害是最大挑戰。台灣青年一代缺乏對大陸的親身體驗和感性認識,綠營又長期通過輿論、教育等培養“人造獨”一代,如此,兩岸問題的解決拖得越久,台灣青年群體對大陸恐會越加疏遠。二是兩岸青年的共通性是最大機遇。兩岸青年不像老一輩一樣背負歷史包袱。特別是當今世代,信息化、全球化的潮流不可阻擋,兩地青年的物質生活水平又大大趨近,這些過去不曾有過的條件,讓兩岸青年在世界觀、價值觀等方面加快趨同。抓住這些相通點,兩岸青年之間就並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三是兩岸青年攜手發展是最大寄託。兩岸的未來終要看兩岸青年,而青年一代系最大挑戰和最大機遇於一身,更要求我們要高度重視青年交流工作。從宏觀上看,青年交流是“逆水行舟”,並不是說交流了就能完全抵消“去中國化”的影響,但不交流一定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後果;從微觀上看,需要通過青年交流培育更多的 “火苗”和“種子”,像我們中評青年一樣,為兩岸關係的健康發展而接力奔走。

  林艷表示,正是以上五個維度,讓她在面對不斷變化的政治兩岸時,能夠分清主流與支流,辨識真話與謊言,看清挑戰和機遇。未來,她也會結合時勢的變化持續觀察與思考,不斷讓其兩岸觀更加完善、更加深入。她認為,作為身處中評這個智庫型媒體的青年人,衹有始終秉承正確的兩岸觀,我們才能在觀察分析兩岸問題時做到有溫度、有深度、有高度,才能在台海局勢風高浪急之際,讓我們的聲音始終具有真理的力量、邏輯的力量、道義的力量。

  該論壇由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中評社助理總編輯郭至君主持,中評智庫基金會研究員林艷、束沐,高級分析師曹潤來,副研究員陳倩羚,中評社北京站副站長海涵、港澳部副主任盧哲參加了論壇並發言。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