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社評:中國遊火爆 開放突破西方信息繭房

2024-07-11 00:10:03
英國“蜜雪夫婦”現身說法為何愛上中國 Sunkissedbucketlist視頻
  中評社香港7月11日電(評論員 冬日)今年上半年,外國旅遊視頻博主到中國旅遊蔚然成風,“中國遊”(China Travel)視頻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火爆出圈。這些外國網紅,憑借他們動輒幾十萬點閱的視頻,正在突破西方媒體編織多年的“信息繭房”。這種現象再度印證了中國主動改革開放帶來的無窮力量與巨大效應。

  多年來,在西方壟斷世界話語權的條件下,西方政客和媒體精心構建針對中國的輿論環境。從早些年渲染中國“落後、肮臟、混亂”的形象,到近些年炒作“中國威脅論”,將中國描繪成“壓迫、封閉、危險”的國家,甚至製造“新疆種族滅絕”的謊言。西方許多媒體不遺餘力地透過扭曲的棱鏡和灰暗的濾鏡,向全世界形塑著不堪的中國形象,令許多外國普通百姓對這個本就神秘的東方大國望而卻步。

  中國人講究“百聞不如一見”,中方一向歡迎外國朋友到中國實地走走看看。事實上,旅居中國的外國人以及到訪中國的外國遊客幾年前曾達到高峰。但凡到過中國或在中國生活過的人,對中國的印象總體上明顯改觀。西方精英的敘事與普通百姓的看法存在落差,一直是西方輿論場存在的現象。西方社交媒體平台上,也一直活躍著在中國長期生活、為中國仗義執言的外國友人。

  與之前不同的是,此次“中國遊”火爆出圈,是由西方旅遊博主在西方社交媒體平台上發動的,而且呈現井噴之勢。許多西方旅遊博主在去年中國疫情轉段,重新開放之後,小心翼翼地到中國“探險”。美中競爭愈演愈烈大環境下,天天耳濡目染於西方媒體喧囂的這些外國人,惴惴不安地來到神秘的東方大國,其情其景,可以想見。

  這些通常是利用144小時過境免簽來華的外國博主,實地轉過一圈之後,親身體驗了中國:健全現代的基礎設施,五彩繽紛的摩登城市,快速舒適的高速鐵路,豐富多彩的文化習俗,多彩多姿的自然風光,大快朵頤的中國美食,熱情友善的中國人民,便宜方便的日常消費,高效便捷的辦事效率···他們看到的中國是如此生動、安全、現代、便捷,充滿朝氣與活力,完全不是西方媒體描述的樣子。“city不city”突成網絡流行語,就是最好的佐證。

  這些粉絲數量往往多達幾十萬的博主發出的視頻,大標題的流行語是“令人驚嘆”、“震驚的”、“揭露真相”、“這是他們不想讓你看到的”、“這個最被痛恨的國家”、“他們告訴你的是謊言”···有些看似迎合西方的敘事,點進來一看,卻是實地正面反映中國的活教材。由操著正宗英語的“洋老外”自覺自願地到中國實地現身說法,展現中國的“原生態”,更顯真實可信,傳播效果往往比那些精美製作的旅遊宣傳片好得多。

  “中國遊”視頻幾乎是拍一個、火一個。在TikTok上帶“China Travel”標簽的視頻總播放量超過7億。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帶“China Travel”標簽的帖子已近90萬條。這些少則幾萬點擊、多則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點擊的視頻,下方的評論也幾乎總是一邊倒地支持和稱讚中國。

  這些旅遊博主中的許多人後來自覺地成為中國形象的“捍衛者”,有的人在被質疑“是否收錢替中國宣傳”時大聲反擊,直言“我愛中國”。更多的人覺得到中國轉一次不過癮,又特意利用中國擴大的免簽政策,甚至特意去申請中國長期簽證,二訪三訪中國,有的還開始學習中文。那對英國的“蜜雪夫婦”正在準備開啟半年內的第四趟“中國遊”,並呼籲中英盡快互相給予免簽待遇。

  這種現象級的變化,很大程度上歸因於中國政府主動採取的開放舉措--在中國38個對外開放口岸對54個國家的公民實施72小時或144個小時的過境免簽政策。事實上,這個政策2019年即已推出,但後來遭遇疫情的特殊時期,真正開始廣泛落實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的。從去年底開始,中國相繼對12個國家(其中11個是歐洲國家)的公民單方面給予來華15天免簽待遇。中外相互給予免簽或落地簽待遇的名單也在不斷加長中。

  據中國國家移民局統計,今年上半年,中國各口岸入境外國人1463.5萬人次,同比增長152.7%。其中通過免簽入境854.2萬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長190.1%。簽發口岸簽證68.6萬證次,同比上升267.9%,為在華外國人辦理停留居留證件38.8萬人次,同比增長2.4%。

  對於外國遊客來華無法適應中國“遙遙領先”的電子支付帶來的不便,中國有關部門採取措施加以改進,目前狀況已大有好轉;最近中國有關部門重申賓館飯店不得以沒有資質為由拒絕接待外國人,這是可喜的進展;此外中國旅遊部門也在努力改善外國遊客的旅遊體驗,包括減少旅遊景點預約制、增加APP的英文界面等。

  曾幾何時,面對西方媒體對中國的造謠抹黑,如何獲得世界舞台的更多話語權,如何突破西方的“信息繭房”,是令中國人感到頭疼的話題。“中國遊”在西方世界的火爆,給我們上了生動的一課。儘管扭轉西方輿論場上中國所處的不利地位並非朝夕之功,但“中國遊”火爆再度昭示了改革開放的巨大力量,可資今後在互聯網時代和人工智能時代,爭取世界影響力時借鑒--開放帶來的社會效益,往往是難以用經濟效益來衡量的。

  我們注意到,這些來華旅遊博主中,來自美國的相對較少。這與美國社會整體對華情緒有關,也與美國政府將中國塗抹為“風險之地”有關,還與美中之間直航航班較少有關。這更加說明,中國有必要採取更加主動的舉措,促進中美人文交往,打破美方試圖對華“脫鉤斷鏈”的屏障。

  與外國旅遊博主打破西方媒體話語壟斷類似,台灣偏綠網紅大咖鍾明軒最近三訪大陸,感觸良多,打破民進黨炮製的“恐中仇中信息繭房”,同樣也給擔心兩岸人民漸行漸遠的人們以新的啟示:大力推動兩岸民眾尤其是兩岸青年的交往,促進兩岸社會的融合,應當是北京對台政策的重中之重。

  有人稱,“中國遊”火爆西方,是中國以主動開放的“陽謀”打破西方圍堵中國的“陰謀”,是在“下一盤大棋”。事實上,以開放促改革,在開放的過程中解決新出現的問題,通過改革開放激發民間活力,正是中國改革開放40多年實踐的成功經驗,從來就是不需要遮遮掩掩的陽光大道,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大戰略。

  隨著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建立全國統一的、人性化的外國人在華登記管理制度;建立權威的、高效的涉外突發事件和輿情應對機制;建立開放與安全相平衡的、“內緊外鬆”的管理體系勢在必行。

  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征程上,改革開放總是必由之路。通過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對外開放,塑造中國“開放、自信、包容、友善”的形象,激發中國經濟發展動力和社會進步活力。這既是“中國遊”火爆西方帶來的啟示,相信也是即將舉行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要確認的命題。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