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中評關注:美方不願為賴清德新兩國論背書?

2024-06-15 00:24:02
孫曉雅昨天舉行處長任內最後一場記者會,在回應賴清德就職演說則迴避評論兩國互不隸屬部分。(中評社 黃筱筠攝)
孫曉雅昨天舉行處長任內最後一場記者會,會後態度較為輕鬆讓媒體拍照。(中評社 黃筱筠攝)
  中評社台北6月15日電(記者 黃筱筠)賴清德在就職演說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被中國大陸稱為新“兩國論”,賴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再度拉馬英九與蔡英文替自己的“互不隸屬”背書。但美國在台協會(AIT)台北辦事處長孫曉雅被問到相關議題時,未正面回應該議題。美方不想評論賴就職演說,不願意幫賴背書意味濃厚,也不想捲入兩岸較勁,成為眾矢之的。尤其,在拜登選前敏感時刻,這條“紅線”美方守得緊。

  賴清德就職演說提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等說法,陸方解讀是新“兩國論”,之後大陸更發起環台軍演。賴清德在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想要拉蔡英文與馬英九替自己的說法背書,蔡在2021年雙十演說中的“四個堅持”確實有類似相關說法。賴在專訪中則提到,馬英九任內也講過,“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兩岸互不隸屬”。

  賴清德競選時就強調走蔡英文路線,加上賴上任後,任用多位蔡英文過去人馬掌管“國安”事務,蔡英文對於賴說法應不致於公開反對。

  但賴清德就職演說還提到“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由此可見,‘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無論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或是台灣,皆是我們自己或國際友人稱呼我們‘國家’的名稱。”賴這些說法都超越蔡英文過去言論,蔡對於賴“超譯”還是可以接受嗎?

  而馬英九提到是“兩岸互不隸屬”與“兩國互不隸屬”相差非常大,賴清德這樣“偷換概念”是想要從兩國關係轉回到兩岸關係嗎?但賴又說他的說法並沒有挑釁,顯然不是要對這個說法進行調整,是否藉由美國媒體專訪在對美方抱怨?

  孫曉雅對於賴清德就職演說回應有些解讀空間,她只有提及歡迎“承諾他會繼續維持台海和平與兩岸關係現狀”這部分,但對於“兩國互不隸屬”的部分則避答。甚至孫曉雅在致詞更兩度提到“一中政策”。

  如果對照之前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的“紅線”說法,這些底線似乎就是美方不能跨越的紅線,而賴是否在突破紅線,讓美方不願替賴背書,相對過去蔡英文的兩岸論述與說法,美方這次對外說法,似乎顯得保守一點。

  另外,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今年1月大選後,解讀聯合國大會2578號決議稱並不決定台灣地位。但孫曉雅昨天記者會也沒有再提這段話,僅說中方有些誤解,並以記者會時間有限為由,要媒體如果想要詳細了解,可以去找過去的說法,對於是否派駐美軍到台灣等敏感議題,孫曉雅昨天到說法都比過去稍微謹慎一點,很可能也不希望在拜登選前,再開兩岸戰場。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