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中評關注:藍鷹對戰青鳥 韓國瑜態度轉硬?

2024-06-17 00:43:30
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6月17日電(記者 楊騰凱)藍綠兩黨各自為“立院”改革法案覆議案展開全台宣講,重頭戲是6月21日覆議案投票當天,受綠營支持的“青鳥行動”群眾與藍營支持者都將於“立院”外集結,形成“藍鷹”強碰“青鳥”的,雙方是否爆發衝突受到關注。

  尤其藍營要在“立院”外發動支持者到場,與綠營“青鳥”強碰,這件事情不太可能沒經過中國國民黨籍“立法院長”韓國瑜的同意,若韓真的點頭同意讓“藍鷹”登場,某種程度上可說是韓國瑜對民進黨態度轉硬的訊號,“立院”朝野惡鬥可能會更激烈。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立院”改革相關法案,賦予“立院”調查權、聽證權,“行政院”為此提出覆議案,覆議案將於21日在“立院”表決,若過半“立委”同意覆議案,修法將無效,反之,“行政院”就得接受修法。

  覆議案登場等於進入延長加賽,讓受到民進黨支持的“青鳥行動”群眾再度有藉口集結,預計21日號召群眾重返“立院”。而這次國民黨方面也絕對正面對抗,不僅仿效民進黨發起下鄉宣講活動,21日也會號召藍營支持者“藍鷹”一起到“立院”外聲援藍委,雙方支持者將在“立院”側門的青島東路強碰,中間僅鎮江街一街之隔,彼此貼身肉搏,是否爆發進一步衝突,備受注目。

  在“立院”改革相關法案修法階段,國民黨雖然在議事上因為有台灣民眾黨的支援,表決大戰無往不利,但是在場外根本是一路挨打,任由綠營鼓舞群眾上街組織“青鳥行動”,縱然修法得以三讀,但民氣與話語權都是綠營佔優勢。

  其實在“青鳥”動員期間,一度有消息稱泛藍支持者要到場與“青鳥”互槓,但最後不了了之,研判有可能是當時的藍營高層不願意升高衝突,畢竟在議場內藍委有人數優勢,因此把戰場重心放在議事,不願節外生枝。

  可是“青鳥”發展到今天,恐怕已經不是單純反對修法這麼單純,倘若民氣繼續串聯下去,接下來可能會投射到明年的罷免藍委,甚至是2026地方首長選舉。“立委”席次以及縣市長席次是國民黨目前還有優勢的區塊,倘若最後“立院”多數席位被剝奪,2026縣市長又敗選,對藍軍的打擊將非常沉重。

  因此,國民黨決定不再挨打,推出“藍鷹”正面與“青鳥”對決,很可能是真的嗅到了苗頭不對,必須與之抗衡,也順勢提早為2026縣市長選舉練兵。例如國民黨第一場下鄉宣講就是6月15日到台南市,由預計會參選台南市長的國民黨“立委”謝龍介發起。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韓國瑜對藍綠大戰的態度,畢竟韓上任“立院”龍頭以來,能明顯感受到他想當一個全民院長,與藍綠惡鬥保持距離,也不偏袒藍軍,主持協商時對綠營也相當包容,不斷好言相勸,甚至一度傳聞連藍委都有點看不下去,希望韓國瑜好好看看過去8年民進黨想通過的法案在“立法院”是如何強渡關山的。

  然而目前有兩點訊號透露出韓國瑜態度有轉硬的趨勢,第一是6月13日朝野對覆議案舉行政黨協商時,面對綠委莊瑞雄爭搶發言,韓一甩過去好言相勸的態度,選擇與莊正面對槓,金句連發猛批莊不講道理、雞蛋裡挑“鋼筋”,難怪會高血壓。這是韓國瑜當上院長以來首度發怒,有一就有二,未來他對綠委的包容可能會減少很多。

  第二,就是6月21日國民黨發動支持者在“立法院”外集結,形成“藍鷹”對決“青鳥”,韓國瑜是國民黨在“立法院”的大家長,冒著與“青鳥”衝突的風險動員“藍鷹”,茲事體大,不大可能沒經過韓點頭同意。

  若韓真的同意動員,不願再對民進黨姑息,那未來“立院”朝野鬥爭有很高的可能性更為激烈。甚至假設韓國瑜親自跳下場成為對抗綠營的領導人物,以韓的高人氣以及韓粉的凝聚力,勢必將造成民進黨很大的壓力。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