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觀察

社評:美方應以積極務實態度減少貿易壁壘

2024-04-11 00:06:21
  中評社北京4月11日電(評論員 喬新生)中美經貿雙方牽頭人、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同美國財政部長耶倫4月5日在廣州舉行多輪會談。雙方一致同意在中美經濟和金融工作組項下討論中美以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合作等議題。中方就美方對華經貿限制措施表達嚴重關切,並就產能問題作出充分回應。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這標誌著中美雙方圍繞經貿問題所展開的一系列博弈進入收尾階段。

  此次美國財政部長到中國訪問,強調中國產能過剩問題。言外之意,就是要遏制中國經濟增長。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當然不會按照美國的意圖,限制自己的發展。美國財政部長當然瞭解中國的戰略目標,早已知道談判結果。這位美國財政部長之所以不遠萬里來到中國,“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希望在中國的資本市場獲得豐厚的收益。

  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中國股票市場表現與中國經濟增長極不相稱。隨著大量資金被抽走,中國股票市場價格一蹶不振。對於這種現象,中國當然感到憂慮。但是,中國並沒有盲目地注入資金,解決股票市場價格低迷的問題。而是採取下列措施,密切關注股票市場的動向。

  第一,充分瞭解中國股票市場的資金走向。監管部門對於資金流失與美國提高利率的政策之間的關係作出基本判斷,認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提高利率,給中國股票市場價格波動帶來負面影響。由於大量資金通過各種渠道出走,導致中國股票市場價格低迷徘徊。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是堵塞漏洞。監管部門一方面調整監管策略,對於“融資融券”等交易方式實施嚴格管理,防止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者實際控制人通過“融資融券”作空自己的股票從中獲益;另一方面,對於上市公司資金實施有效管理,如果以非法手段做空中國股票市場,監管部門予以嚴厲打擊。

  第二,實施必要的寬鬆貨幣政策。中央銀行採用多種手段釋放資金,確保中國股票市場不會狂瀉不止,股票市場價格指數處於平穩狀態。這種低位徘徊,讓那些等待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降低利率,以相對低廉價格獲取資金,購買中國上市公司的投資者不得不繼續做空中國股票市場。可是,正如貝萊德中國公司負責人所指出的那樣,中國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的股票“買不完”,投資者不得不出售股票規避風險。可以這樣說,在這場史無前例的金融較量,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力挽狂瀾,穩定了中國股票市場,從而使那些試圖通過做空中國股票市場,引發金融危機的海外投資者鎩羽而歸。

  在看不見硝煙金融市場上,中美雙方以資金為武器,通過調整貨幣政策,進行了一場殊死的搏鬥。現在看來,鹿死誰手,已見分曉。中國通過調整貨幣政策,確保資本市場資金寬裕,解決了股票市場上市公司出現的問題。

  說到底,中國股票市場主力軍仍然是國有上市公司。只要國有上市公司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回購上市公司的股票,做空中國股票市場的圖謀不可能得逞。

  在國際債券市場上,中國作為美國的債權國,通過出售美國債券,在利率相對較高的情況下,獲得部分收益,巧妙地規避了風險。由於美國債台高築,財政赤字持續增加,因此,失去中國這個重要的債權國,美國聯邦政府步履維艱。雖然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增加購買美國債券,但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已經出現了虧損,提高利率需要向商業銀行支付存款利息,而購買美國債券的債券利息不足以覆蓋存款利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虧損高達上千億美元。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美國財政部長到中國訪問,顯然不是關心中國的產能問題,而是關心中國的金融問題,希望中國繼續購買美國國債,幫助美國度過難關。

  然而,美國國債已經達到空前水平。短期內美國不可能解決債務問題。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是,美國單方面違背承諾,給債權人造成損失,或者直接製造衝突,尋找各種理由,拒絕支付本息。從烏克蘭衝突爆發之後美國和歐洲聯盟國家扣押俄羅斯的資產可以看出,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信譽掃地。在這種情況下購買美國國債,顯然是自投羅網。短期內中國不可能大規模購買美國債券。美國財政部長表面上指責中國產能過剩,產品價格便宜,實際上是為了掩蓋美國虛擬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所產生的系統性問題。解決美國經濟的方法並不多,因為美國積重難返。無論是補貼製造業,還是減少財政赤字,都可能會導致美國經濟雪上加霜。美國財政部長訪問中國,得到的只能是中國斬釘截鐵地回應,不可能滿載而歸。

  中美經貿關係互補性很強。如果雙方合作,可以優勢互補。但非常遺憾的是,美國擔心中國取而代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因此殺氣騰騰,尋找各種借口,對中國實施制裁。在中美經貿關係不正常情況下,美國要想中國購買美國國債,支持美國的債務經濟,顯然是不可能的。

  中國感謝美國提出產能過剩問題。但是,中國尊重市場經濟規律,不會盲目地干預市場配置資源的活動。企業投資出現產能過剩,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正常現象,企業應當為此付出代價。但是從整體而言,中國製造業蓬勃發展。隨著中國“應用軟件”出海,越來越多美國乃至其他國家的消費者,使用中國“應用軟件”購買中國商品,甚至連中國傳統的家具製品都成為美國消費市場上的搶手貨。這說明中國無論是在新型產業領域還是在傳統產業領域具有足夠的競爭力。如果美國不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而是把矛頭對准中國,指責中國低價傾銷,除非美國找到足夠的證據,否則,中國不會人為地限制企業的生產和出口。

  中國不是日本,不會在美國的壓力下,停止發展。當年日本半導體產業興旺發達,美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措施,迫使日本半導體產業停止發展。如今日本除了在少數半導體產品主要零部件的原材料製造方面仍然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之外,半導體產業已經落後於韓國。可以這樣說,作為美國的附屬國,日本深受美國貿易政策之害。中國不是美國的附屬國,不會重蹈覆轍。

  過去美國批評中國的經濟制度,指責中國出口政策。現在連美國的貿易代表也不得不承認,中國經濟體系“非常高效”。這說明中國一旦掌握了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依靠中國人民的聰明智慧,就一定能創造奇跡。雖然中國經濟增長仍然面臨許多問題,部分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現象,但是,依靠中國龐大的市場,足以消化過剩產能。中國不會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進口,中國也不會採用補貼的方式增加出口。中國堅持按照進出口平衡的原則,促進中國經濟增長。

  中國經濟學界曾經一度崇尚美國的新自由主義,芝加哥學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國風光無限。但是,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應當實行凱恩斯主義,依靠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現在看來,中國經濟發展,既不能東施效顰,實行所謂的新自由主義,蘇聯解體以及阿根廷休克療法已經說明,實行新自由主義是典型的飲鴆止渴。中國也不能實行凱恩斯主義,因為凱恩斯是在特定歷史條件下提出促進經濟增長建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學家凱恩斯建議出口拉動經濟增長,換取寶貴的外匯。凱恩斯的主張實際上是“重商主義”的資本主義化,目的是要挽救英國的經濟。但是,正如人們所知道的那樣,隨著戰事吃緊,特別是由於奧地利學派代表人物針鋒相對,批評凱恩斯的主張,因此,這位經濟學家提出的建議並沒有廣泛實施。

  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這是中國經濟的本質,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中國不會按照新自由主義的主張,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以所謂利率、匯率的自由化放棄金融主權。當然也不會實行特殊的出口政策,解決經濟發展困難。中國貨幣政策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第一,堅持貨幣中性原則,拒絕大水漫灌,根據行業特點,精準實施貨幣政策。第二,認為股票市場是中國經濟的晴雨表,但是,對於股票市場存在的問題不會“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因為相對於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中國股票市場數千家上市公司並不能從根本上反映中國經濟基本情況。第三,中國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對於某些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及時發出警示,提醒投資者謹慎投資,但是,絕對不會採用不合理的方式,扭曲市場經濟運行機制。

  中美關係集中到經貿關係領域的時候,兩國關係就會緩和下來。中美經貿雙方牽頭人深入、坦誠、務實、建設性交流,對於增加相互瞭解,認清事實真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相信美國政府一些官員會丟掉幻想,在處理中美經貿關係問題上,以積極務實的態度,減少貿易壁壘,促進兩國經貿合作,為兩國經濟增長鋪平道路。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