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社評論員專欄

中評編譯:習拜會後的中美關係需更進取

2023-11-21 00:29:47
當地時間11月1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斐洛裡莊園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電(記者 樂國平編譯)日本《外交官》網站11月18日發表美國德雷克大學政治學教授大衛·斯基德莫爾(David Skidmore)的文章,認為習拜會後,中美關係不能止步於僅僅保持克制,需要更進一步恢復健康狀態,為此他對美國政府提出五點建議。以下是原文編譯:

  自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歷史性訪問北京以來,中美關係經歷了許多波折,但過去幾年轉向對抗已經威脅到兩國和世界的利益。無論如何,美國總統拜登和習近平在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峰會期間舉行的會晤暫時阻止了這種惡性循環。但我們能做的比簡單止血更好嗎?華盛頓和北京之間能否恢復更健康的關係?

  考慮到每個國家的鷹派情緒,以及長期的全球領導者和崛起的挑戰者之間真正的利益衝突,這似乎是一個不太可能的事情。但另一種道路——導致大規模軍備競賽、軍事邊緣政策和痛苦的經濟混亂——不是我們應該輕易接受的。此外,如果世界上兩個最強大的國家之間沒有合作,關鍵的全球問題就無法成功解決。為了超越穩定嚴重退化的大國關係這一最低目標,美國需要在拜登政府經常宣揚的競爭戰略之外制定合作戰略。

  拜登政府最近採取外交閃電戰以重新與中國接觸,部分原因是意識到此類成本。但這也源於這樣一種感覺,即拜登擔任總統初期為加強美國在該地區的聯盟和軍事態勢所做的努力,加上美國經濟的強勁復甦,反而中國經濟表現不佳,增強了華盛頓在與中國打交道時的實力。重新接觸的時機已經成熟。但如何才能不僅限於一些容易實現的目標呢?以下五項原則應指導華盛頓引導中美關係的努力。中美關係回到競爭與合作更健康、更可持續的平衡狀態。


  一、避免過分強調中美意識形態之別

  拜登多次強調民主與威權主義之間的衝突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關鍵組織框架。這一框架加劇了北京方面的擔憂,即美國旨在挑戰其共產主義政府體系的合法性並激起民眾反對其統治。例如,中國媒體經常將香港問題歸咎於外國顛覆。

  美國要傳達的信息必須是,儘管我們恪守對民主的堅定承諾,並保留公開反對重大侵犯人權行為的權利,但美國並不尋求破壞中國的內部權威。相反,華盛頓的利益在於影響中國的對外政策,從而影響美國和我們盟友的利益。

  過於意識形態化的做法只會引發北京的憤怒,同時也會在需要非民主國家支持時更難以將其團結到我們自己一邊。

  二、正確評估美國對中國優勢和劣勢的估計

  幾年前,許多美國人對中國的實力抱有誇大的認識,許多人對美國注定要落後感到絕望。最近,出現了一種相反的說法。中國的增長放緩、巨額債務和人口老齡化被視為弱點,這意味著我們已經見證了“中國巔峰”,隨之而來的是不可避免的衰退。

  兩者都是誇張的說法。中國是一個令人畏懼的大國,也是比蘇聯更強大的美國實力挑戰者。但美國在技術、積累的財富、地理位置、聯盟關係、軍事資產和軟實力方面擁有中國不太可能超越的優勢。

  誇大中國的實力會導致恐慌反應,例如為遏制中國的經濟發展而付出高昂的代價。相反的評估可能導致自滿或危險的自信欺凌。對中國挑戰的審慎評估將促使美國從自信的立場上採取措施增強自身的政治和經濟福祉。

  三、加強包括中國在內的充滿活力的多邊秩序

  對美國有利的最大因素是美國自己幫助創建的聯合國、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等多邊機構的實力。這些組織加強合作、提供公共物品、維護秩序並加強國際法治。美國在與中國的關係中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加強這些機構並確保將中國納入其中。

  與特朗普政府和共和黨大部分人士不同,拜登政府支持這一表述的第一部分,但不支持第二部分。拜登試圖修復特朗普政府對多邊機構的敵意造成的損害。但他更傾向於排除中國的機構和針對中國的特設組織。

  然而,中國與國際機構的接觸,即使是在挑戰美國的主導地位時,也讓北京在維持現狀中有利害關係,並讓國際社會對限制中國的行為施加壓力。儘管與中國接觸將導致其民主轉型的理論被證明是錯誤的,但制度主義的“接觸論”得到了更有力的支持。

  例如,中國目前正在尋求加入全面且進步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這是美國發起但後來放棄的項目。如果中國加入,將被要求達到高水平的貿易標準,並改革許多引起外國投資者和貿易夥伴抱怨的做法。美國不僅應該歡迎中國加入CPTPP,還應該就其重新加入該協議進行談判。

  四、重新思考“大棒勝過胡蘿蔔”的做法

  近年來,美國對華政策都是衹有大棒沒有胡蘿蔔。更糟糕的是,美國很少說明中國可以採取哪些措施令美國解除制裁。

  無條件使用大棒背後的理論是,華盛頓應該集中精力削弱中國的能力,因為美國的任何嘗試都無法真正改變中國的行為。但這實際上可能會顛覆現實。只要有時間,被制裁國通常可以找到方法來削弱經濟制裁的影響或相應增加軍事武器。另一方面,通過改變目標的成本/收益計算更容易影響行為。為此目的,可以使用大棒或胡蘿蔔,但為了有效,兩者都必須與具體要求聯繫起來,如果要求得到滿足,大棒將被撤回,或者胡蘿蔔將被交付。

  無效利用杠杆的一個例子是特朗普政府徵收並仍然存在的貿易關稅。雖然關稅最終由美國消費者支付,但中國希望取消關稅,因為中國的出口商處於不利地位。關稅原本是大棒,現在可以成為獲得中國讓步的胡蘿蔔,但美國拒絕說明中國需要採取哪些措施才能取消關稅。

  一般來說,美國應該少關注懲罰中國,而應關注採取一套有效的激勵措施來改變中國的行為。

  五、安撫中國對美國意圖的擔憂

  當國家採取措施加強自身安全時,它們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引發安全困境,從而威脅其他國家的安全。然後,每個國家都會陷入敵對和軍備競賽的漩渦中。擺脫安全困境的唯一出路是向敵對國家發出保證和克制的信號,以期獲得對方的互惠。

  這一想法在中美關係中有很多應用的機會。例如,美國通過採取措施加強威懾來應對台海日益不平衡的軍事平衡。然而,北京將這些舉動解讀為最終承認台灣獨立的一項漸行漸遠的戰略。隨後,中國加大對台灣的壓力,戰爭風險上升。華盛頓應該尋求平衡中國大陸對台灣的威懾與保證美國現在和將來都不會支持任何單方面台灣獨立行動的方法。

  合作策略帶來風險,另一方可能不會有回報,或者可能會在不提供自己的任何讓步的情況下,通過讓步來獲取不正當的優勢。競爭對手可能會將合作的姿態解讀為軟弱並提高要求。這就是為什麼合作戰略必須謹慎對衝,以便發起者可以在必要時選擇轉向更具對抗性的方式。

  在當前氣氛下,也許最好的辦法就是為中美關係奠定基礎。然而,值得考慮的是為實現兩國關係正常化而做出更雄心勃勃的努力的可能性,即使只是因為失敗的風險和成本是如此之大。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