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綠營動態

這兩大咖都這樣說 賴清德將宣布使用核電?

2024-05-16 11:57:35
準“經濟部長”郭智輝。(中評社 資料照)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5月16日電/準“經濟部長”郭智輝15日拜會“立院”經濟委員會“立委”,國民黨“立委”逮到機會溝通能源政策議題,尤其新政府對核能的態度。企業界出身的郭智輝指“核能是乾淨的能源”,並表示未來上任後面對核電爭議會符合民主做法,尊重多數人意見。他也允諾上任盡速盤點能源政策,也會向賴清德報告,整體討論後再調整。

  曾被賴清德徵詢出任“閣揆”的民進黨智庫副董事長、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近日陸續發表重啟核能相關議題,甚至拋出核二重啟、核三延役,引進類似芬蘭OL3新型核電廠等多種主張,外界推測他是在為賴清德上任前解決核能爭議鋪路,對此,他在接受《聯合報》專訪時表示,“這不是鋪路,未事先套招,是一種大家長期溝通含笑諒解的‘氛圍’”。

  童子賢表示,他並不知道賴清德會不會在520就職時提到核電議題,但在智庫開會,曾被智庫董事長賴清德點名發言,說明核電主張的背景,在場有產業背景的董事多是“含笑點頭”。他認為,無論是即將上任的賴清德或新“內閣”,“對產業界的渴望和需求,都很瞭解、很接地氣”。

  郭智輝出身產業界,擅於溝通,是崇越集團董事長,也是賴清德新“內閣”亮點“閣員”之一,在野黨期盼他能以產業界、貼近民意的角度去思考能源以及經濟政策。郭智輝昨親自到“立院”拜會經濟委員會“立委”,國民黨“立委”逮到機會,探詢郭對能源政策意向。

  郭智輝繼日前拜會民進黨“立委”後,近日陸續拜會國民黨“立委”,昨天低調現身“立法院”,據瞭解,他已拜會多位經濟委員會的“立委”,至少包含經委會召委楊瓊瓔,以及藍委陳超明、呂玉玲、張嘉郡、謝衣鳯、鄭正鈐等人。部分“立委”中午和郭智輝餐敘。

  藍委楊瓊瓔表示,昨天一早和郭在辦公室談話交換意見約半小時,感覺郭在能源改革議題的態度,比過去官員開放。楊也開門見山問,是否有考慮使用核能?郭智輝回答,國民意見是施政最重要支持,會以符合民主做法,尊重多數人意見。

  藍委呂玉玲表示,她詢問郭智輝“核電屬於綠電嗎?”郭智輝回答說,“核能是乾淨的能源”,但並未鬆口核電就是綠電。呂玉玲也建議,綠電占比未達標,能源政策要適時調整,郭智輝回答,他會跟賴清德報告,做整體討論再做調整。
  童子賢說,他自己“不擁核”,因為所謂的“擁核”是類似法國、瑞士核電占比過半的擁護者,自己僅是主張不排碳的核能可以成為“能源黃金組合”重要基載電力。
  
  童子賢強調,台灣使用核電有三個重要考慮,一是需要借助核能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二是核電使用土地很少,不像太陽能大量占用農地林地;三是台灣可以強化“能源韌性”,以因應人為(戰爭)風險。最後,他說科技進步下,核能是一種可控風險、汙染的應用技術,不必妖魔化核能。

  童子賢指出,台電關掉核一、核二後,台電的財務就面對一場災難,台電在2021年至2022年虧損新台幣5460億元,但反核人士常常談核四建廠要2800億元,迴避不談捨棄核電後扭曲發電能源結構,台電一年就有鉅額虧損數千億。

  童子賢說,反核人士避談綠能建設步步艱困(因為台灣地狹人稠),而台灣試圖以天然氣發電取代核能發電,成本高昂不說,能源韌性也不佳。他強調,台灣電力要追求高穩定、少空汙、低碳排、低價格,就勢必要加入核能的選項。他憂心忡忡地說,廢核會導致台灣缺乏危機時候的能源韌性。

  童子賢認為,2050年淨零轉型是全球目標,但相較歐盟國家可以互聯電網、互相買賣電力,台灣受制於海島型國家結構,電力須自給自足。而核能是良好基載電力,穩定、高效、價格合理,是產業亟需要的穩定供電。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