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首爾9月12日電(作者 黃載皓)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於11月5日舉行,選舉結果預計將給美國國內和國際帶來許多變化。然而,自特朗普上台以來,美國和國際秩序的狀況讓國際政治觀察家們非常困惑,因為它同時呈現出幾種不同的面貌。無論誰贏得總統職位,都需要牢記當前國際秩序的五個特點。
首先是當前國際秩序看似不確定,實則缺乏定力。國際社會面臨著新冠病毒之後威脅人類生命的非傳統新安全威脅、烏克蘭戰爭和中東戰爭等傳統地緣政治衝突以及高物價、食品安全和供應鏈等經濟安全威脅的三重威脅。這些危機從根本上影響著全球化,即使不是反全球化,至少也是非全球化。除了傳統地緣政治(geo-politics)之外又增加了技術政治(tecno-politics)。對當前國際秩序的診斷是百家爭鳴,但目前的混亂局面是暫時的騷動還是全面的動蕩還有待觀察。
第二,美國的領導力越來越不穩定。特朗普政府提醒人們,美國的領導力並不總是理性或穩定的。拜登政府宣布“美國回來了”,讓人們鬆了一口氣,但也未能說服國際社會。特朗普和哈里斯在2024 年美國總統大選中的激烈角逐表明,美國自身正處於混亂之中。共和黨大會表明,美國內部存在分裂和對抗,其外交政策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孤立主義的。民主黨大會強調瞭解決內部矛盾的意願,但缺乏作其外交政策的具體解決方案。無論誰在總統大選中獲勝,美國似乎都可能繼續專注於內部問題,而對外則表現出對國際責任和領導力的興趣下降,能力有限。
第三,中國的力量正在從硬實力擴展到軟實力。雖然它還沒有像美國那樣創造出全球價值觀和模式,但它繼續表現出制定和實施其他大國所沒有的願景和貢獻的意願。為國際社會提出願景和方法是有意義的。這比什麼都不做只是批評要有價值得多。中國繼續通過“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三大全球倡議” “中國式現代化”等建議來磨練其全球力量。
第四,國際秩序的春秋戰國時代特徵正在顯現。國際秩序正呈現多極化跡象。美國對自身利益優先考慮正在催生競爭對手。隨著美國整體實力的下降,無論是經濟、軍事還是領土和人口實力,中國、俄羅斯、歐盟、印度、巴西和其他國家正在憑借至少一種競爭優勢崛起。
第五,美國在對華關係上的急躁情緒日趨嚴重。美蘇敵對對抗時期被稱為冷戰是正確的。然而,將中美關係稱為“冷戰”加上“新”是否正確,目前仍有爭議。不過,自特朗普執政後,中美關係進入新冷戰的共識越來越多。美中關係的狀況可以加速、推遲或化解其他四種趨勢。根據中美關係的發展,可能會也可能不會出現新的冷戰。冷戰還為時尚早,但我們已經到了需要思考如何防止國際局勢進一步惡化的時候了。
(本文作者黃載皓:韓國外國語大學國際研究學部教授,韓國全球戰略與合作研究院院長,中評智庫基金會高級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