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國廣角

段磊語中評:美對台戰略模糊 圖謀以台制華

2024-05-09 00:20:51
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段磊(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記者 海涵)日前,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宣稱,美國已有自己需要的對台政策框架,不需要改變;改變這個政策框架是不明智的。武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武漢大學兩岸及港澳法制研究中心研究人員段磊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指出,一方面,美方在對台政策上依然保持所謂“戰略模糊”,確保自身的政策彈性空間;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美國並未放棄“以台制華”的圖謀。美方的有關論調決不會影響到兩岸走向統一的大局、大勢、大方向。無論美國方面和台灣當局的政策如何變化,這都無法改變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能力和決心,而這才是兩岸關係最終走向的決定性力量。

  4月30日,康達在美國會參議院外委會為“與台灣關係法”實施45周年舉行的聽證會上說:“我們有了我們需要的框架,我們不需要改變它。我們需要的是利用我們掌握的所有工具,對當下做出反應。”段磊表示,可以從兩個方面加以理解。一方面,可以判斷,美方在對台政策上依然保持所謂“戰略模糊”,確保自身的政策彈性空間。2023年中美兩國元首在舊金山會晤期間,拜登重申“不支持‘台灣獨立’”“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釋放了緩和中美關係的信號。對美國而言,轉向“戰略清晰”意味著在“台灣地位問題”激進表態,這不僅將加劇中美關係倒退的風險,而且可能誘使民進黨當局作出更為激進的“台獨”活動,反而限縮其自身政策選擇空間。對美國的全球戰略而言,在俄烏衝突、巴以衝突的叠加影響下,美國的國際信譽和它在其西方盟友中的領導力已經備受質疑。很顯然,美方完全無法承擔在台灣問題上“玩火”可能造成的中美關係降級與台海局勢升級這樣的重大政治影響。

  另一方面,這也反映出美國並未放棄“以台制華”的圖謀。自特朗普當局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以來,美國一直保持“對華遏制”的總基調。雖然拜登政府近年來在對華政策表述上釋放了緩和信號,但是美國國會、智庫系統以及兩黨中的親台勢力仍然構成“以台制華”政策延續的“基本盤”。目前,在美方的話語體系里,“與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對台六項保證”構成美國所謂“一個中國政策”的三大支柱,其中“與台灣關係法”“對台六項保證”為美國干涉台灣問題、阻撓中國統一進程提供了其所需要的政策空間。可以說,只要美國“以台制華”圖謀一日不止,模糊、虛置一個中國事實的所謂“一個中國政策”就將繼續存在。

  段磊認為,就兩岸關係而言,美方的有關論調必然會向民進黨當局釋放錯誤信號,但決不會影響到兩岸走向統一的大局、大勢、大方向。目前,從賴清德及其團隊的有關表態來看,未來民進黨當局可能延續所謂“務實台獨路線”,不會復現陳水扁時期“公投”“制憲”“入聯”等形式的激進“台獨”行動。比較台灣當局的“務實台獨路線”與美國方面模糊的“一個中國政策”可知,二者在“台灣不宣告獨立”這一問題上達成默契,而在加強對台軍售、升級帶有官方性質的所謂“實質關係”、推動台灣的國際參與等問題上則存在合作空間。可以預測,在美國方面的默許之下,未來賴當局打“台獨”擦邊球的風險將會不斷提升。不過,無論美國方面和台灣當局的政策如何變化,這都無法改變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能力和決心,而這才是兩岸關係最終走向的決定性力量。

  就中美關係而言,段磊表示,美方的有關論調暴露出其缺乏從根本上改善中美關係、放棄所謂“以台制華”圖謀的誠意,這顯然不利於增強中美間的戰略互信,增加了中美關係的不穩定因素。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正常化的基石。然而,美國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之外,單方面制定“與台灣關係法”、作出“對台六項保證”,使中美關係蒙上陰影,這是中國政府一貫反對的。美國政府口頭上表明“不支持‘台灣獨立’”,卻在行動中持續開展對台軍售和官方性質往來,向“台獨”分裂勢力傳達錯誤信號,充分暴露出美國方面不願放棄“以台制華”圖謀的本質。中美關係需要穩定,而美國不斷干涉台灣問題,則構成了中美關係中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之一。

  美國一直以“一個中國政策”而不是“一個中國原則”來模糊自己的立場,段磊分析說,“一個中國政策”與一個中國原則的關鍵區別,在於是否明確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否明確承認中國政府對台灣的主權和管轄權。歷史地看,美國對這一問題的立場是存在反復的。在二戰期間和二戰結束後,美國在《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及諸多公開表態中均承認台灣屬於中國的法律地位。然而,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在台灣地位問題上的立場出現倒退,其標誌是杜魯門在“6·27”聲明中拋出“台灣地位未定論”。此後,隨著中美關係正常化,美國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均對中方立場表示認可,但又在幾乎同時形成了模糊相關立場的“與台灣關係法”和所謂“六項保證”。近年來,美國部分勢力勾結“台獨”勢力炒作“聯合國2758號決議並未確立一個中國原則”、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這一政府間國際組織的觀察員,體現出其向“台灣地位未定論”倒退的傾向。由此可見,美方對台灣問題的立場,始終服務於其自身戰略目標,即在必要時以弱化對台支持來換取中國在其他領域的合作,但卻始終不肯放棄“以台制華”的“底牌”。美方的目的,並非真心實意地為台灣民眾福祉著想,而是借炒作“台灣地位問題”,解構、否定台灣問題的內政屬性,從而為美國對台干涉炮製所謂“法理依據”。

  段磊認為,針對美國方面以所謂“一個中國政策”解構一個中國原則的種種言行,中國政府可從國際法與國內法兩方面予以應對。一方面,應當積極澄清、還原“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歷史真相,明確一個中國原則構成“聯合國2758號決議”精神主旨的事實和法理依據,這一點不容歪曲。另一方面,應當明確,一個中國原則不僅是國際社會共識,也是為中國憲法法律所確認的政治事實、歷史事實和法理事實,並不因美方承認與否而發生改變。中國政府依據國內法對台澎金馬等區域開展各類實際管轄活動,就是一個中國原則落實落地的有力證明。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