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國政情

如何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安徽副省長答中評

2024-05-17 00:14:34
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費高雲(中評社 海涵攝)
新聞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記者 海涵)國務院新聞辦公室5月16日下午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就“以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建設為抓手 走出新時代安徽高質量發展新路”有關情況進行介紹。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費高雲回答中評社記者提問時指出,十年來,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翻了一番。之所以取得這樣的發展態勢,是因為始終堅持集群式發展的方向、堅持走“科創+產業”的路子、堅持市場化專業化的推進機制。

  中評社記者提問說,2023年,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已經超過四成,請問在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方面有哪些成效和經驗?

  費高雲表示,近年來,在新一輪產業發展變革中,安徽立足自身的產業基礎,圍繞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加快打造新興產業聚集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費高雲介紹,目前,安徽汽車和裝備製造產業都已經超過了萬億元,新材料和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也都超過了5000億元。特別是汽車產業發展非常迅猛。安徽去年汽車產量是249.1萬輛、居全國第2位,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是86.8萬輛、居全國第4位;汽車出口114.7萬輛,差不多全國每出口4台汽車,就有1台是安徽製造。十年來,安徽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翻了一番。之所以取得這樣的發展態勢,在工作中,我們始終堅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堅持集群式發展的方向。我們按照“龍頭企業—產業鏈—產業集群—產業生態”的路徑,堅持不懈推進產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比如,以奇瑞、蔚來、江淮、大眾安徽等7家整車企業為龍頭,吸引汽車零部件、後市場企業超過4千家。集成電路產業集聚企業470多家,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

  二是堅持走“科創+產業”的路子。我們發揮科創資源豐富的優勢,促進創新資源為產業服務、向企業集聚。比如,我們正在實施“2個80%”,就是每年新認定的產業創新平台中,企業牽頭的要達到80%;每年產業科技攻關項目中,由企業“出題”的也要達到80%。我們還持續開展“雙倍增”行動,也就是到2025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數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在2021年的基礎上實現倍增。去年,安徽平均每天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

  三是堅持市場化專業化的推進機制。我們邀請龍頭企業、專家團隊加入新興產業推進組,共同制定產業規劃、繪制產業鏈圖譜,積極用好產業鏈招商、場景招商等模式,通過市場力量發現產業資源。同時,與國際商協會、雙邊基金等合作,推動安徽優勢產業更好地融入全球產業鏈。
新聞發布會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