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科技集團的攤位展出去年射上軌道的“珍珠號立方衛星”等大模型。(中評社 蔣繼平攝)
鴻海科技集團資深處長趙元瀚介紹具有商機的“低軌衛星使用者終端”。(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高雄12月2日電(記者 蔣繼平)2024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 2024)在高雄展覽館登場,同步登場“太空主題博覽會(TASTI EXPO)”,來自台灣的全球第四大資訊公司“鴻海”參展,攤位上有一年前成功發射的“珍珠號立方衛星”等大模型,及具有商機的“低軌衛星使用者終端”設備,不僅展現低軌衛星通訊發展進度,鴻海也扮演打造產業生態系的角色。
台灣太空國際年會1日到4日在高雄展覽館登場,包含國際研討會、產業論壇、新創論壇、學術論文展示及立方衛星競賽、太空微課程等,並於2日舉辦開幕。另外,一樓展廳還規劃了“太空主題博覽會”,共有58家太空企業與組織展出92個攤位,除讓產官學進行專業交流,1日也開放民眾免費入場,可一窺太空產業面貌。
太空主題博覽會到場參展的鴻海,這次以“新世代太空通訊”為主軸,展示集團在低軌道衛星通訊的最新進展,並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打造完整衛星產業生態系。攤位上可看到去年11月成功發射升空的“珍珠號立方衛星”1比1實體模型,由中央大學和鴻海集團共同研製,執行為期1年的寬頻通訊實驗,以及太空環境探測任務。
許多半導體、電子業都在搶太空商機,但上太空之前必須先向客戶證明產品足以通過太空環境考驗。鴻海科技集團資深處長趙元瀚指出,珍珠號其實就是為了去體驗從無到有,從發射、到頻段索取的完整過程,這個過程最困難,另外,許多關鍵技術在海外,所以與歐美大廠採策略聯盟,協助供應鏈在不同國家落地製造。
趙元瀚指出,鴻海要做的是標準化與產業化,就像過去做手機、電動車一樣,標準化之後,讓發射上太空的衛星成本可以下降。而馬斯克旗下SpaceX發射系統是將發射成本下降,只要兩邊都下降,產業就會轉得很快。業界觀察,等2026年或2027年開始進行6G標準規範後會有明顯的爆發,目前鴻海正扮演協助生態圈建立的角色。
攤位上也可看到“低軌衛星使用者終端”設備,具備平面式相控陣列天線,尺寸長寬均44.6公分、高6公分、重6.8公斤。趙元瀚介紹,低軌衛星未來佈建後,可實現使用者不管爬山、出海、或開車,只要帶著接收器就能收訊,而且也不像過去的“小耳朵”,越做越平面、好攜帶,且成本從幾萬美金降成幾百美金,很有商機。
鴻海科技集團的攤位吸引媒體採訪。(中評社 蔣繼平攝)
“太空主題博覽會(TASTI EXPO)”鴻海科技集團的攤位人潮眾多。(中評社 蔣繼平攝)
鴻海科技集團的攤位介紹。(中評社 蔣繼平攝)
高雄展覽館一樓展場同步有一場“太空主題博覽會(TASTI EXPO)”。(中評社 蔣繼平攝)
高雄展覽館外觀。(中評社 蔣繼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