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李家超記者會:盛事接連舉行 節目豐富吸引

2024-05-22 00:55:04
特首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段曉魯攝)
特首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段曉魯攝)
  中評社香港5月22日電(記者 段曉魯)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5月21日上午在政府總部召開記者會,他介紹了香港舉辦各項盛事的情況。期間,他還就網約車事件、垃圾徵費等問題作出回應。

  以下是李家超的發言及問答內容:

  行政長官:早晨。我多次講,政府正全力拼經濟、謀發展,政府提振經濟不會單靠一個方法,會共同運用多元方法,以產生協同效應。政府會推出琳瑯滿目的活動,創造機遇,包括盛事經濟、會議經濟、文化經濟、體育經濟、旅遊經濟,以及“日夜都繽紛”等活動,帶來人氣和財氣。政府會做好搭台和導演角色,業界就要演好自身角色,將人氣化為財氣,香港必然會演出一幕又一幕的精彩成績。
 
  經過政府不斷努力,這方面的經濟效果已逐漸顯現出來,尤其在旅客訪港的經濟效益方面,在這方面的經濟效益正逐步擴大。今年首四個月,訪港旅客總數達到1 462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加一倍,其中,外國旅客有很好的增幅。單計四月,美國、加拿大和印尼的旅客錄得八成多增幅,大多是過夜客和長途客。按估算,每150萬名旅客可以帶來百分之0.1的GDP(本地生產總值)增長,長途旅客帶來的經濟增長就更大。我們會繼續推出各種活動,提振經濟。
 
  今年一月,我們表示估計全年會有約150項盛事,現在我宣布會加碼60多項,全年將由150項增加至超過210項盛事,增幅超過四成。全年盛事預計吸引約170萬名旅客參與,他們會為香港帶來約72億元的消費額,經濟增加價值約為43億元。
 
  今年下半年,我們會推出超過100項盛事,有文藝和創意活動、節慶匯演、體育比賽、大型會議、貿易展覽、金融峰會等涉及不同領域;既有全新的盛事,亦有載譽歸來的盛事。全新的盛事,包括“香港演藝博覽”、“香港時裝設計周”,以及和交通運輸有關的“超級樞紐博覽會”等。
 
  下半年的盛事除了個別活動會吸引更多旅客數目之外,有三大因素會促使帶來更大經濟效益。
 
  第一,盛事經濟和近月中央推出的多項挺港惠港措施,會產生協同效應,倍增經濟效益。中央挺港惠港措施包括新增10個人遊城市,商務簽注逗留期限由七日增加一倍至14日,商務簽注可以“全國通辦”,以及將人才簽注的適用範圍,由大灣區內地城市擴展至北京和上海等新措施。內地同胞來香港人數大增,會與盛事經濟,產生乘數效應,倍增經濟效益。
 
  特區政府會繼續向中央提議及爭取更多惠港政策,尤其是提高內地訪港旅客免稅額——現時是5,000元人民幣。我們希望能夠將這個免稅額度提高,以增加內地訪客的購物意欲,進一步刺激零售市道,尤其是貴價貨品。內地旅客購物會更開心,零售業生意會更多。
 
  第二是盛事與盛事之間的協同效應。全年盛事的總數,由150項增加至超過210項。換言之,每兩日就最少有一項盛事。盛事連續舉行,會產生協同效應,節目更豐富、更吸引,使旅客留港時間更長、更多消費。
 
  第三,接待能力不斷提升、回復正常,有助放大盛事的經濟效益。香港的航空運力正不斷提高,年底更會全面回復正常,香港將迎來更多長途旅客。同時旅遊和相關業界正不斷創新和應變。例如政府推出的本地特色旅遊鼓勵計劃,已有約1 600個旅行團參與,並登記它們設計的特色行程。旅遊業議會舉辦了創意深度遊行程設計比賽,有超過700份新行程路線參賽。這些都配合“香港無處不旅遊”的理念,進一步推動多元化旅遊。
 
  在這三項有利因素所產生的協同效應之下,盛事經濟會帶來更大商機和經濟效益。今日稍後,財政司副司長將會聯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和香港旅遊發展局總幹事舉行記者招待會,向大家詳細介紹下半年超過100項盛事項目。多謝大家。
 
  記者:你好。垃圾收費計劃全城關注,政府多次表示會檢視“先行先試”計劃的情況,今日《大公報》報導,《大公報》Facebook問卷調查結果,收到超過三萬人的意見,九成幾的受訪者不支持八月一日推行垃圾收費計劃。請問這一項民調的數據,政府在作出相關決策時,會否對此加以考量?第二個問題是首個超級焚化爐最快明年投入服務,在未投入之前仍然有大量都市固體廢物和建築廢物送去堆填區。政府有沒有探討過跨境協作,例如與大灣區周邊的城市合作推動廢物資源處理一體化?多謝。
 
  行政長官:對於社會上有關垃圾徵費的一些看法,我們會很認真考慮。亦因為如此,我們在四月推行了為期兩個月的“先行先試”計劃,在14個地點中,我們希望在“先行先試”期間可以看到實際成果,以及市民對於垃圾徵費的認識、配合和認同感。我們亦會看看在整個過程中,在執行上有沒有問題要考慮清楚,我自己亦親身到柴灣一個公共屋邨,這個公共屋邨亦在試行計劃中。我與有關人士,包括與清潔工人,瞭解實際運作會面對的問題。
 
  我們不斷留意社會的意見,亦會認真考慮。我認為一項涉及700多萬市民的措施,縱然這是在這一屆政府上任前已經制定的法律,政府都應該考慮怎樣執行這項法律。在“先行先試”的經驗中,我們會作出總結,在下星期的立法會環境事務委員會,政府會將“先行先試”的經驗和所看到的問題,以及收集到的市民意見,包括參考了社會整體在媒體反映的看法,我們會向立法會解釋整體的想法和做法。這個星期我亦會再與環境及生態局的同事開會;而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是負責監察和審視計劃的小組,我們會開會再討論這問題。
 
  另外,有關固體廢物整體的處理,當然,剛才所提問的資料是正確的。我們一個非常環保友善的焚化爐將會在下年正式投入服務,它可以處理的固體廢物大約是每日3000噸左右,而我們每日需要處理的固體廢物是超過10000噸。當然,我們需要再找方法處理固體廢物,亦因為這樣,我們曾建議過不同的措施。
 
  我很希望、亦支持在我們與香港以外的灣區城市合作處理“無廢灣區”的議題。就這方面,我們有與不同城市的政府探討合作,當然我們要考慮,亦要符合兩地的法律法規、技術可行性,以及實際操作的成本效益等。但我個人是很歡迎這個做法,我亦會積極嘗試與內地不同城市的政府探討這可能性。
 
  記者:特首,你好。首先想問怎樣看待近日接連有的士業界自發“放蛇”打擊Uber的行動,政府目前的規管工作進度如何?另外見到有些營運商開始加入香港的市場,政府規管的意向會否有變?第二條問題想瞭解,港交所在惡劣天氣下不停市的安排本來會在七月實施,但報導說其實有可能會延後實施,原因為何?對股市會有何影響?謝謝。
 
  行政長官:對於網約車方面,我留意到公眾很熱烈討論。運輸及物流局一直在進行這方面的政策研究,尤其是法律方面的問題、社會普遍對點對點個人交通的需求,以及海外對網約車的規管方法。在七月左右,即年中,相信運輸及物流局會完成這方面的初步調研,將於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介紹政府的調研結果。當然,我們亦會聆聽意見,看看我們應該朝甚麼方向走,因為這方面的意見都是分歧的。
 
  另外,對於有些人士自己去“放蛇”,我奉勸大家不要這樣做,因為“放蛇”涉及一些法律問題。執法部門如果要“放蛇”,亦有嚴格規矩管制,這些行動需要執法部門經過訓練,要認識法律規限才可以做,亦要有訓練去確保能應付一些突發情況。未經過這些訓練、對法律知識有限者,不要做,否則有風險誤墮法網。有任何投訴,應該向執法部門舉報,執法部門會按實際情況採取適當行動。
 
  第二是有關交易所(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在極端天氣下的運作,政府一向都說將於七月公布做法,所以不存在七月就會執行這說法。我們會在七月公布諮詢結果,向大家介紹做法,而實際運作涉及交易和交收的問題,亦會涉及一些有關營運單位的準備和實際系統的配合等。我們要確保在操作當中,不會製造任何對於日常交易不方便的地方,所以我們是會推行的,但會按照諮詢結果,以及實際操作準備去推行。多謝大家。
特首記者會現場(中評社 段曉魯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段曉魯攝)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中評社 段曉魯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