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蔡若蓮:合作辦學框架下便利外籍人員往返兩地

2024-05-23 01:11:18
立法會22日舉行大會(中評社 盧哲攝)
立法會22日舉行大會(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記者 盧哲)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局長蔡若蓮22日在立法會回覆議員關於便利大灣區內地城市高校人員來港的提問時說,特區政府一直積極吸引及匯聚人才,並會繼續協助各香港高等院校與內地相關部委商討在合作辦學框架下便利相關外籍人員往返兩地校園的安排,以期進一步推進大灣區人才互動和交流,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

  蔡若蓮表示,香港專上教育界一直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制度優勢,積極為國家所需貢獻香港所長。為充分抓緊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發展的機遇,政府支持香港高等院校在大灣區內地城市,透過建立多邊及跨學科的合作關係,發揮香港的特點及優勢,為科研發展、知識轉移及產業化締造有利條件,促進在大灣區內進行高學術水平的研究活動。同時,政府會繼續積極參與及推動大灣區的高等教育合作並協助香港高等院校探索採用更靈活及創新的辦學模式,推動其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校園的更緊密合作,以及促進教員及學生的流動,憑藉兩地校園在教學和研究緊密協作,致力培育國家發展所需的優秀人才。除了已落戶大灣區的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及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外,香港城市大學(東莞)亦剛於今年四月獲批准正式設立並將於今年九月正式開學。

  蔡若蓮表示,隨著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香港的高等院校積極加強兩地校園學生和教員的交流互動,並推出各項合辦課程,讓學生在兩地校園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特區政府會繼續與相關高等院校緊密聯繫,協助他們與相關部門及內地部委就有關學生出入境安排繼續保持溝通。特區政府一直積極吸引及匯聚人才,並會繼續協助各香港高等院校與內地相關部委商討在合作辦學框架下便利相關外籍人員往返兩地校園的安排,以期進一步推進大灣區人才互動和交流,建設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

  蔡若蓮還提到,為促進相關界別發展,並提升香港的國際形象,特區政府於二○二二年六月推出“為來港參與指定界別短期活動的訪客提供入境便利先導計劃”(先導計劃),為來港參與指定界別短期活動的訪客提供入境便利。獲特區政府相關決策局或部門認可的機構可向界別內相關非本地人才發出邀請信,獲邀人士可藉訪客身分來港參與指定短期活動並可收取報酬,無須向入境處申請工作簽證。參與指定短期活動的期限為不超過連續14個曆日(由開始參與該些活動當日起計)。先導計劃下的“高等教育”界別的認可機構包括提問所指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大學,而涵蓋的短期活動包括參加會議、研討會、學術工作坊、客席講課、教育活動和進行調查及研究等。在內地的外籍教研人員如受認可機構邀請來港參與先導計劃下的指定短期活動,亦可享免申請工作簽證的便利。院校可繼續善用先導計劃,為外籍教研人員來港從事指定短期活動提供便利。

  蔡若蓮強調,特區政府將繼續推動包括教研人員等各類人才在香港匯聚交流,尤其是香港與內地人才的雙向流動,並適時檢視相關政策。
立法會22日舉行大會(中評社 盧哲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