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楊流昌:客家文化獨樹一幟為民族繁榮作貢獻

2024-06-09 00:17:55
楊流昌在“兩岸客家大講堂”活動中發表視頻演講(中評社 盧哲攝)
楊流昌在“兩岸客家大講堂”活動中發表視頻演講(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6月9日電(記者 盧哲)香港中聯辦台灣事務部前部長楊流昌8日在“兩岸客家大講堂”活動中以專家身份發表視頻演講表示,客家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客家文化獨樹一幟,主要體現在對華夏正統文化的崇尚與推崇、展現從容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保持客家民系獨特的價值觀。重視根脈傳承又善於創造發展的客家文化,對中華民族向南綿延興旺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楊流昌表示,在新時代背景下,香港客家人要滿懷客家文化自信,以團結進取、昂揚向上的嶄新姿態,積極投身於“一國兩制”新香港的繁榮建設。

  由香港兩岸客家聯會、香港客家文化基金會主辦的第五屆“兩岸客家·粽是有情”活動8日在香港新界舉行。由香港兩岸客家聯會、太和智庫港澳中心、兩岸客家研究院主辦的“兩岸客家大講堂”當天首先舉行。

  楊流昌在題為《華夏文明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的視頻演講中表示,客家人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傳統。在華夏社會發展歷史長河中,客家人因各種原由從中原向南遷徙並定居南國開枝散葉,十分重視對中原文化精髓的傳承,同時也善於融匯南方地域的、各民族的文化精華,創造出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以其獨特的風貌和深厚的底蘊,成為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華民族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楊流昌表示,說客家文化獨樹一幟,主要體現在:

  一、對華夏正統文化的崇尚與推崇。客家文化源於千年前華夏中原,歷史積澱深厚。客家先民帶著豐富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傳統遷徙南移,始終不忘中原本色。在客家人的族譜、家訓、門聯中,無不透露著對中原故土的眷戀和自豪。客家人視中原文化為正統,崇尚詩禮傳家,注重對傳統、文化、語言、習俗的完整保存。這種對華夏正統文化的堅守,使得客家文化在歷史變遷洪流中,始終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和穩定性。

  二、展現從容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客家人南遷定居,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自覺與不同文化之間交流互鑒,善於從在地民族、民系文化中汲取養分,將不同地域、民族、民系的文化精華融合進自己的文化體系中。客家人這種兼容並蓄、守正創新精神,不僅豐富了客家文化的內涵,也增強了客家文化的活力,是對中原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對促進中華民族大家庭和諧共生、融合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三、保持客家民系獨特的價值觀。客家文化尊崇祖先忠孝兩全,充滿人情鄉願家國情懷;崇文尚武重視教育,強調吃苦耐勞勤奮發家;家規族訓長幼秩序,重視道德傳統社會倫理。這些循規蹈矩守成持重的價值觀,在客家社會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塑造了他們堅韌不拔、團結互助的優秀精神品質。在客家文化諸多特色中,崇文重教、耕讀傳家的觀念尤為突出。他們深知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因此特別看重讀書學習,即便家境貧寒,也要傾盡全力供子弟讀書。這種對教育的重視,使得客家地區知書達理成風、才人俊傑輩出,社會安穩發展和諧。客家人還注重守望相助,特別講究一個“義”字。認為團結互助是立足新環境的關鍵,也是求得社會平安的基礎。在客家人的生活中,無論是婚喪嫁娶還是紅白喜事,都講究互幫互助,體現了天下客家一家親的深情厚誼。同時,客家人還崇尚節儉,注重物盡其用,這種美德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重視根脈傳承又善於創造發展的客家文化,對中華民族向南綿延興旺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一是促進了中華民族社會進步。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將中原先進的農工技術與南方豐富的自然資源相結合,推動了南方經濟社會文明進步。客家人的勤勞智慧,為中華民族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推力。二是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客家地區湧現出許多傑出人物,他們的成就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客家民系獨特的建築風格、生活習俗、藝術形式以及民間工藝等等,都為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增光添彩。三是弘揚光大了中華民族精神。客家人團結互助、堅韌不拔的精神品質和重教興文、崇文尚武的社會風尚,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面貌產生了深刻影響,優秀的客家精神品質和道德風尚,是中華民族精神大熔爐中的寶貴財富。

  楊流昌說,總之,客家文化是一種既傳統又開放、既穩健又充滿活力的先進文化。在當今世界文明如此多元的時代,客家文化依然充滿迷人的魅力,不僅是客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園,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香港客家人要滿懷客家文化自信,以團結進取、昂揚向上的嶄新姿態,積極投身於“一國兩制”新香港的繁榮建設,積極投身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積極投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編織、描繪與築造,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中華民族繁榮進步添磚加瓦,貢獻力量。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