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嚴剛答中評:貫徹三中全會決定 強化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2024-07-25 21:00:22
嚴剛(左)和香港特首李家超(右)。(資料相)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 陳耀桂)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嚴剛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決定》共推出300多項改革措施,涵蓋國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對香港而言就是發展機遇。《決定》進一步明確支持香港特區勵精圖治,建設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三大中心。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近日在京會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行時,亦對香港各界,尤其是管治香港的愛國者深入領會並全面貫徹三中全會決定,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殷切期望。特區管治者應該牢牢把握國家深化改革推動進一步開放的發展契機,因勢利導,配合正在展開的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諮詢,將三中全會的決定深入貫徹落實到特區的施政目標中,讓香港特區在持續分享國家改革開放的紅利中,推動特區社會經濟持續高質量發展,全面鞏固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助力強國建設與民族復興。 

  嚴剛表示,隨著內地持續深入的改革開放,以及國際形勢劇變與東西方關係的持續緊張,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超然地位,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與影響。在新的形勢下,如何配合國家發展戰略,並在鞏固固有的“兩制”優勢的同時,通過進一步的深化改革,激發“兩制”的制度性紅利,就成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能迴避而必須直面的發展課題。

  (一)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和H股股息稅,促進互聯互通暢通無阻

  香港交易所公佈上半年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約1,155億元,按年下跌16.5%,再次錄得雙位數下降。這雖然有受到外部經濟環境較差、環球資本市場氣氛脆弱等因素影響的原因,而香港居民投資在港上市的H股公司或其他內地公司,所獲得的股息需要向內地政府交付10%的股息稅,實質性地削弱了內地企業在香港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並在一定程度上壓抑了香港資本市場的氛圍。降低股票投資稅負可以鼓勵投資者更頻繁地參與市場交易,增加市場的活躍度。這不僅對投資者有利,也能促進資本市場的發展,激勵內地企業在港融資,同時也能提升香港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二)加快數碼港元發展,豐富金融產品,提升市場影響力

  數字貨幣適應金融數字化發展,有潛力在金融科技領域引領創新。通過建立更高效的支付和金融基礎設施,數字貨幣可以提高金融業的效率和便利性。在香港發展數字貨幣,還可以吸引更多的金融科技和區塊鏈相關企業來港發展,進一步推動香港成為金融科技的創新中心,增強國際金融中心的創新技術機制含量,從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建議政府借鑒內地經驗,與內地有關單位深入合作,加快推進數碼港元的進程,並積極研究推進數字貨幣經濟。

  (三)制定綠色金融標準與機制,打造香港成為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共識,綠色金融作為促進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具,日益受到各國政府和金融機構的高度重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良好的市場基礎和金融體系,有望在綠色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國家支持香港打造大灣區綠色金融中心,為此,政府應採取實質性的激勵措施,積極支持中資機構聯合港交所,共同推動大灣區與香港建立統一的綠色金融標準體系,包括綠色金融認定標準和評級體制等,以形成大灣區綠色標準共識,引導內地標準與港澳、國際標準的一致性。

  同時,在總結CEPA簽訂二十周年成果的基礎上,助力內地在綠色金融人才、產品和市場方面的國際化和開放,發揮國際人才高地的優勢,協助內地培養國際人才、創新產品和擴大市場。另外,加強“一帶一路”綠色金融國際合作,將綠色理念融入投資項目,以支持“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四)鼓勵內地地方政府與企業來港發債融資,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和綠債

  內地地方政府通常有大量的基礎建設和可持續發展項目需求,企業亦有較為長遠的市場規劃,但資金投入可能面臨壓力。鼓勵他們來港發行債券,特別是人民幣債券和綠色債券,可以為這些項目提供更多融資管道,加速項目實施,推動經濟發展。充分發揮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中心優勢,激活香港近萬億元的人民幣存款。同時,積極配合國家政策,做好國家金融風險安全的管控,擴大香港在全球人民幣市場的影響力,提升香港金融業的競爭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五)加快改革創業板(GEM),讓創業板成為創新科技產業發展的助推手

  改革創業板以吸引更多高質量的初創企業上市,有助於推動初創企業的成長,並進一步增強香港的金融活力和國際影響力,也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投資機會。建議全面加快改革GEM,以回應社會對於這一板塊持續發展的需求。要借鑒內地經驗,通過加強監管機制,改進企業資訊披露,提高市場透明度,以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同時要放寬監管,讓創業板先活躍起來,再適度監管。否則,一味強調監管與管控風險,結果只會讓創業板死水一潭,難有活力,無法發揮推動初創企業發展的初衷。

  (六)研究設立香港保險交易所,營造穩健的風險可控的金融市場

  當前全球經濟環境變動迅速,有效的風險管理對企業和個人至關重要,有助於減少損失,提高經濟韌性,促進市場穩定。香港設立香港保險交易所,有助於營造更穩健的金融環境,有助於香港建設成為環球風險管理中心,並豐富金融服務,減少市場對風險的顧慮,為香港整個金融業帶來新的增長動力。上海保險交易所和英國勞合社的成功經驗,在這方面可以成為香港的有益借鑒。

  建議特區政府與相關保險企業合作,特別是與內地相關機構合作,借鑒國內外經驗,研究設立保險交易平台;圍繞跨境“保險通”、再保險交易、巨災風險證券、健康保險交易等業務場景,服務內地與香港兩地風險管理需求;同時制定適當政策和監管機制,確保交易運作的安全、透明。 

  (七)積極與內地協商,爭取內地社保基金、保險基金投資香港資本市場
 
  建議政府積極與內地相關部門協商,推動內地進一步放寬養老金、保險資金等長期資金投資香港市場的政策;進一步支持企業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吸引這些企業在港融資,特別是鼓勵和吸引內地和香港布局「一帶一路」的重點企業或項目來港上市,包括研究優化上市規則,並與內地監管當局緊密合作,確保政策銜接。

  嚴剛表示,逢變則興,改革開放四十餘年的發展歷史表明,內地每一次重大改革對香港而言都是重大機遇,衹有進一步不斷深化改革,才能掃清發展障礙,確保特區社會經濟發展順應時代變化作出調整,在發展中為市民謀取更多更大紅利與滿足感。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共推出300多項改革措施,涵蓋國家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方方面面,對香港而言就是發展機遇。特區政府和社會各界要真正領會二十屆三中全會有關深化改革的精神實質,充分發揮“兩制”優勢,把握機遇,主動作為,革故鼎新,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推進香港由治及興,香港衹有持續興盛,才能鞏固並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