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施政報告:釋放土地潛力 助力青年就業置業

2024-08-19 13:39:49
  中評社北京8月1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拚經濟、謀發展的同時,最重要的是令市民受惠。”施政報告首場地區咨詢會昨日在大埔官立小學舉行,李家超衷心感謝市民冒雨抽空出席咨詢會。他表示,“香港大致安全平穩,是惠民生添幸福最好的時機,希望市民毫無保留提出意見。”

  有出席市民關注房屋、醫療、安老等民生議題,建議政府強化大灣區合作、在新界提供更多社區設施、幫助青年置業等。李家超強調,會繼續釋放土地發展潛力,同時向市民介紹好發展工作。\大公報記者 黃釔淼、陳樂

  完善交通網絡 加強地區設施

  咨詢會上,有市民關注本港已多年未發展新市鎮,最近的新市鎮已是東湧,認為居屋供應未能滿足需求,期望政府讓市民有自己的家,可調整公屋和居屋的分配,或重推租置計劃,同時資助年輕人買私樓。

  年輕人置業問題、上車困難等都是市民關心的民生議題,有市民建議政府重啟首次置業貸款計劃,減輕年輕人負擔,激勵年輕人不要消極地等待公屋分配;以及協助入住青年宿舍的年輕人繼續攀登置業階梯,例如“邊租邊買”、居屋、綠置居等。亦有市民提出,本港私樓老化問題日益嚴重,建議政府就樓宇維修工程增加資助額和放寬申請資格。

  就具體的地區規劃,市民普遍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社區設施減輕市民負擔。有從事婦女工作的沙田市民表示,新界東缺乏婦女健康中心,建議政府可利用大圍村南道發展計劃興建有關設施,另外可提高供養子女免稅額、向有3歲以下小朋友的家長提供育兒假,以及協助NGO提供托管服務等,減輕生育負擔。

  有大埔市民指出,東鐵線研究興建的白石角車站十年後才完工,希望提速提效令配套可以追上。亦有大埔市民建議政府強化跨境醫療服務,讓港人可選擇到內地就醫,減輕本港醫療壓力。

  有離島居民關注偏遠鄉郊網絡覆蓋不足,影響工作學習機會,又認為離島交通落後,建議政府探討不同類型的船務和營運方法,善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和發展低空經濟試點。有市民表示,天水圍北交通多年沒有改善,希望重組巴士路線,又希望政府放寬交通津貼門檻,令市民有更多交通費支援。

  咨詢會上,也有許多區議員就地區發展提出建議。大埔區議員胡綽謙表示,期望特首可以發揮大埔區的天然資源優勢,將大埔打造成悠閒觀光社區,促進區內經濟。如於大埔海濱公園增設水上活動中心,帶動區內親水文化。與林村河兩岸活化產生協同效應,打造兩岸悠閒生活圈。同時,他亦希望特首能解決大埔區交通問題,建議短中期盡快興建廣福行車橋、於汀角路興建繞道連接白石角,長遠而言,需要興建新的南北鐵路,建構更完善的交通網絡。

  善用灣區優勢 協助北上求醫

  新民黨社區主任劉文傑說病人壓力很大,很多時要北上看醫生,關注醫衛局會否協助轉介病人北上看症,尤其是眼科、牙科,因市民北上看醫生掛號時遇到技術上的困難,希望局方幫忙。

  民建聯沙田地區委員會界別區議員羅婉珮說沙田缺乏婦女健康設施,希望未來搬走的大圍的一所診所,可用作興建相關設施;鼓勵生育方面,她建議提高供養子女免稅額、提供育兒假等,令年輕父母不用依靠“四大長老”。

  李家超總結發言時感謝出席咨詢會的人士,參加者較多關注的包括青年發展、教育、金融、地區設施、科技等,會一一回政府研究意見。他說感受到每位市民都齊心共同建設香港家園,熱誠共同建設家園,有良好的互動基礎,聽到很多建設性意見。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