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政治

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提出新建議

2024-10-03 11:49:01
會議現場(來源:主辦方提供)
  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由22名選委、16名立法會議員、超過70個社會各界團體及人士組成的“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去年於施政報告諮詢時提出了8大建議。今年他們向特首進一步提出9個新建議。

  聯席會議的發起人兼召集人黃炳逢表示:今年我們的施政報告意見書,一方面對應特首“拼經濟”的施政方向,一方面繼續反映跨界別對中醫藥發展的聲音和意見,希望政府在制定“中醫藥發展藍圖”時充分考慮,使之成為屬於整個社會的中醫藥藍圖。建議在未能成立中醫藥局前先由特首成立並親自領導一個“跨部門中醫藥發展領導小組”,是我們覺得今時今日成功的政府,不是個別部門單打獨鬥,各自做好自己部門的事情就夠,而是發揮跨部門協調及整合資源的智慧和能力,發揮團隊精神,輔以先進的資訊科技工具和手段。

  聯席會議提出發展中醫藥特色文化旅遊、餐飲、零售服務,為拼經濟打開新路子,成為中醫藥產業化的一部分,創造更多經濟的新增長點,發展新質生產力。建議向訪港遊客,特別是外國遊客,推廣中醫藥文化體驗和相關服務產品。他們建議:

  1.政府提供不小於3,000 平方米的場地及啟動資金,與旅遊業界、中醫藥界、文化界、創科界及社會各界共同籌建香港第一所具規模及國際化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博物館”;

  2.政府與民間一起發掘可以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醫藥傳統技藝並協助申請;

  3.建議各大公園加闢“中草藥園地”及推動中小學校園“認識中醫中藥”,發展中藥生態園,並收集相關資料,提供給旅發局等部門,製作成各種宣傳推廣材料,向遊客推廣本港中醫藥生態旅遊;

  4.香港作為嶺南養生藥膳食療文化的重要根據地,有食物安全的優勢,可以積極發展相關餐飲及零售服務。


  聯席會議建議特首成立“跨部門中醫藥發展領導小組”,落實中醫藥作為新興策略產業的發展。該領導小組應該由特首親自領導,凸顯本屆政府對中醫藥發展的重視。他們一直堅持中醫藥發展不單只牽涉醫療衛生部門及中醫藥界,還包括創新科技、工貿、金融、教育、文體旅、商經等部門,也關乎國家的醫療衛生安全及自主,與對外說好中國、香港故事息息相關。

  今次建議中包括扶持傳統中藥飲片,讓中草藥標準與產業及供應鏈接軌,配合國家中醫藥出海政策,在香港建立中藥材檢測認證平台,建立共享中央中藥房及相關供應鏈。聯席會議認為政府和業界、學者、用家及相關群體要深入討論如何建立新一代的飲片使用及管理制度,一方面傳承數千年的中醫藥飲片,並優化其使用方式,同時提升中醫藥現代化水平,以產學研結合的方式建立現代中藥飲片原材料的質量及使用規範,平衡中草藥傳統飲片與顆粒的使用。

  他們指出:香港港一直以來都有建立中草藥的香港標準,俗稱“港標”,但由於缺乏有效的產學研三方面有效溝通,業界鮮有採用,暴露了相關標準與產業供應鏈脫節的問題,必須及時糾正。建議建立產學研三方的協調機制,建立各方認可的中藥飲片標準,同時要獲市民大眾認可並放心使用。政府必須通過建立及強化中藥檢測認證標準及制度,讓香港的中草藥及飲片銷售重新振興,業界也可以從中獲益,國家亦可以利用香港的國際化檢測認證平台,讓中草藥通過香港出海,促進中醫藥的國際化。

  建議中提到政府考慮以公私合營方式與產學研機構建立符合標準及規範的共享中央中藥房,建立相關的供應鏈,支援私營診所的中醫師,特別是幫助年青的中醫師降低處方和用藥的成本,也為用家提供更便捷可靠的服務,提供更多選擇,建立中醫藥服務的現代化供應鏈。
 
  聯席會議建議配合國家對於經典名方的發展和應用,包括經典名方的二次開發研究,加強中醫藥技術創新。久經臨床應用的許多傳統經典名方已經在內地及其他國家獲得認可,並便於製造及廣泛應用,香港也必須跟上,為經典名方的註冊使用拆牆鬆綁,提供更多便利,加快審批速度。香港必須利用自身產學研優勢創造高增值品牌,建立國際化地位。為了加強中醫藥的技術創新,可以利用生物發酵技術提昇產品品質、利用不同組分的功效性研究開發現代化的中藥創新藥物、利用現代複雜製劑等新型技術,提升經典名方有效性等等。


  意見書建議優化和更新香港中成藥註冊法規條例、審批流程及相關支援設施,解決現時審批時間過長的問題,加快速度,配合國家、大灣區及香港藥物監督管理制度的發展,特別是香港將要成立“藥品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中心(CMPR)” ,當中包括:

  1.細化創新藥分類,以明年開始運營的中醫院及合適的公營或私營中醫診所、設有中醫服務的大學作為臨床試驗基地相互配合;

  2.建立符合GMP要求的小試、中試及大生產代加工的共享平台,幫助業界滿足大灣區簡化註冊要求,為香港本地中醫藥產品進去大灣區及整個內地銷售打好基礎;

  3.優化中成藥及健康食品(俗稱7+1)的註冊及使用,增加消費者及病人的信心,促進大健康產業的發展。

  意見書提到促進本土中醫專科發展、支援本地各大中醫團體、整理香港中醫名家特色診療技術經驗,並舉辦老中醫師帶徒診治技術學習班,建立師承制度。應扶持本地各大中醫團體整理香港中醫名家特色診療技術及臨床經驗,以及資助老中醫師帶徒診治的醫術學習班。內地正在積極建立院校教育以外的師承制度,香港也不能落後,必須根據傳統中醫的核心體系和實踐,開始建立相關的師承制度,與院校教育並行,互相補充,把民間高手的家傳技法或臨床經驗保留下來,兼收並蓄,輔以高科技的手段加以整合。

  聯席會議建議大力推動中醫藥文化及中醫中藥生活化,推廣中醫藥文化要有中醫藥團體參與統籌或負責指導,也要社會各界的監督和支持,讓中醫藥成為STEAM教育的一部分。政府與中醫藥院校、中醫藥團體及推動中醫藥的團體一起規劃針對中小學的宣教計劃,在社會各界的參與和監督下,合作編制或引入國內規範中小學中醫藥教材,並恆常化進入中小學校園。政府亦可考慮出版中小學用的課外中醫藥教學讀本,把中醫藥加入學校的STEAM教育裡面。

  意見書建議政府規劃中醫師的培訓計劃,建立恒常的初級中醫師在職培訓機制。ﻩ  建議設立一套針對新畢業年輕中醫師的在職臨床培訓及考核機制,令每一位剛剛取得執照的中醫師,都有接受更多規範臨床培訓及師承的機會。政府需要撥出適當資源來協助公私營中醫機構實施這個在職培訓計劃,也需要和業界及用家充分溝通,建立良好的機制。
  
  最後,聯席會議促請建立中醫藥產業化所需的生態環境,包括建立中醫藥人才階梯。建議政府把中醫中藥專業教育與專業培訓系統分層,建立人才階梯。例如在現有註冊中醫的教育制度外,建立與中醫中藥周邊服務相關的資歷架構及專業人員培養模式,例如中藥師、中醫助理、中醫推拿師、藥膳食療師、中藥研製工程師等等,豐富產業發展的空間,配合中醫藥全面納入公共衛生體系及基層醫療服務。此等中醫藥相關的專業職稱不能取代現有的中醫註冊制度,相反是強化、優化現有制度,讓與中醫藥相關但並不規範的服務及人員獲得出路,讓註冊中醫師得到更多人才資源的配套,一方面鼓勵相關人員從這個新專業階梯的不同部分支持中醫藥的全面產業化,同時培養中醫藥產業所需的各方面人才,形成以註冊中醫為核心的人才生態圈。相關制度必須政府及跨界別深入溝通,找出最合適的方法和機制,像其他產業一樣建立人、才、物、科技結合的供應鏈,從而建立一個各方認可的產業生態,讓中醫藥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增加中醫藥吸引人才的向心力。必須建立與產業相關的良好生態環境及人才配套,中醫藥產業才能茁壯成長。

  黃炳逢希望政府在制定“中醫藥發展藍圖”時,不只是與業界關起門來謀劃,把社會其他界別拒之門外。聯席會議也會密切關注“中醫藥發展藍圖”是否充分考慮社會各界的整體利益,從局部小範圍推動中醫藥的方式,變成全方位推動發展的格局,讓拼經濟、謀發展、產業多元化的政策目標得到落實。


  “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的參議者名單

  發起者:黃炳逢(選委)、黃傑(選委)、詹華強教授、林振昇(議員)、鄧飛(議員)、香港中醫藥生物科技聯會、香港內地經貿協會;

  選委:黃炳逢、黃傑、吳宏偉教授(全國政協)、範駿華(全國政協)、林至穎(全國人大)、陳曉峰(全國人大)、譚金蓮、馮國佑、王東明、宋東、黃祉穎、羅家聰、陳賢翰、賴榮春、孟毅,麥少芬,鄭秀娟、陳燦標、錢國強、駱勇、朱育青,黃振鴻; 

  立法會議員:林振昇、鄧飛、容海恩、周小鬆、張欣宇、吳傑莊博士(全國政協)、黃錦輝教授(全國政協)、江玉歡、黎棟國、陳沛良、李梓敬、陳月明、陳家珮、劉智鵬教授(全國政協)、周文港博士、陸瀚民 ;

  機構:香港中醫藥生物科技聯會、香港內地經貿協會、香港生物醫藥創新協會、港九勞工社團聯會、香港專業人士(北京)協會、香港科技青年聯合會、國際藥膳食療學會、香港本草醫藥學會、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香港長者活力協會、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香港雙建同心協會、益利樂生教育基金、屯元天北區民生促進組、港青講楚青年互助平台、青年創新創業協會、新華中醫中藥促進會、香港大學中醫校友會、創科匯可持續發展協會、香港孟子學院、中華中醫院、香港新中醫學院、醫道惠民醫館、中國醫館、健絡通藥業,黃氏藥業、德道國際、香港健康科技發展中心;(以上機構省略了尾後的“有限公司” 如有)

  各界人士:詹華強教授、盧毓琳教授、齊眾教授、禹志領教授、餘秋良教授、黃天賜醫師、李國光教授、李小羿博士、徐光耀教授、侯平教授、李樹甘教授、胡盛龍、徐莉、郭淵鬆、明偉傑博士、柳烈奎博士、劉樹軍、阮健銘、何則文博士、李灼珊博士、陳四保博士、彭燕黎醫師、陳一諤、顧慧賢、黃梓謙、馮檢基、李偉康、董婷霞博士、段然、董曉樂、李彩妙、謝思源、彭煒棠、劉家驄、張銘輝、鄭迪瑉、黃曉勤、曾詠雪、胡子釗、劉嘉濠、潘國瑞、李穎欣博士、彭志標醫師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