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台灣網

高虹安甩官司陰霾 議會施政報告細數政績

2024-05-24 16:32:57
高虹安今日到議會施政報告細數政績。(中評社 盧誠輝攝)
新竹市議會今日舉行第11屆第3次定期會。(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新竹5月24日電(記者 盧誠輝)台灣民眾黨新竹市長高虹安今日在新竹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高涉嫌詐領助理費案22日才辯論終結,台北地院預計在7月24日宣判,若高一審被判有罪就須停職,因此這場施政報告格外引發外界關注,高則甩開官司風暴,細數上任一年多來的政績,期盼能全心全力打造屬於所有新竹市民的“安居科技城”。

  新竹市議會今日舉行第11屆第3次定期會,高虹安率領市府各局處首長列席並展開市政報告,報告尾聲還有感而發地感謝市民朋友的支持,讓市府團隊這一年多穩步落實各項政策,期許未來府會團結一心,以市民福祉為依歸,為新竹市開拓更寬廣、更美好的未來。

  高虹安細數政績表示,為讓市民朋友享有更完善的生活與服務,市府團隊兢兢業業絲毫不懈怠,從提高生育津貼補助、放寬好孕專車搭乘範圍、擴大凍卵補助對象、實現全市一區一臨托目標、擴大敬老卡及愛心卡服務、補助長輩全口假牙、發放弱勢長者營養金、擴增長照專車接送服務等,希望打造讓新竹市成為“願婚、敢生、樂養”的幸福城市。

  高虹安指出,市府也積極營造智慧校園,推動“班班有大屏、一師一載具”政策,每年增購800台大屏及1000台平板,更籌備成立數位實驗高中,多管齊下讓孩子們具備科技力、國際力與人文力;市府也持續優化校園學習環境,加速推動新建校舍、高中增班,努力提升教育總體量能,全力落實“新竹好學”的願景。

  高虹安提到,市府團隊落實“產業創新”施政策略,去年底成立新創動能辦公室,提供單一窗口新創諮詢服務;並推動舊城商圈復興計劃、市場環境改造、地方型SBIR、推廣在地農漁特產、重啟樹林頭及後站夜市,活絡並振興在地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

  另外,為改善竹市長期交通壅塞問題,高虹安強調,市府已向中央爭取核定30案、共新台幣10.9億元的經費,推動通學步道及路口安全改善,更提早2年完成慈濟路、關新路延伸段通車,引進共享機車服務、增班市區公車、增設10處候車亭及智慧站牌,規劃興建延平、馬偕及停七停車場,紓解地區停車需求,並持續推動縣市先導公車、大新竹輕軌、關埔空橋等重要計劃,打造“交通暢行”的城市環境。

  高虹安認為,宜居永續是城市發展的重要關鍵,因此市府團隊全力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目標,帶頭推動減塑、生態保育工作及綠色運輸,並劃設園區空品維護區,完成垃圾焚化廠升級整備;更建置119異地備援中心及桃竹竹苗首座搜救犬訓練場、汰換救災設備、招募企業義消,竹市特搜隊更於4月通過國家中型搜救隊伍認證,逐步強化城市防救災韌性。

  高虹安強調表示,市府厚植城市觀光,舉辦兒童遊藝節、國際風箏節、龍STAY新竹過好年、萬聖節大遊行、香山濕地藝術季、九降風音樂節、館館探索等特色藝文活動,廣獲市民好評;其中,2023國際風箏節更首獲“米蘭設計大獎-銀獎”及“美國繆思大獎-金獎”等2國際大獎殊榮。同時也透過修復將軍村、彩繪那魯灣海堤、改善客家會館、重啟影像博物館、開放新竹漁港懸日廣場及伊斯蘭庭園等措施,吸引更多遊客造訪竹市。
新竹市議會。(中評社 盧誠輝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