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港澳新聞

維護國安 培養守法自覺性是關

2024-06-09 16:33:35
  中評社北京6月9日電/據大公報報導,國家安全如何體現在日常生活中?青年人在維護國家安全可以擔當怎樣的角色?國安法律論壇有給青年人啟示。

  “回顧與展望 發展新台階”國安法律論壇的最後環節,來自大學中學的學生與紀律部隊青少年制服團隊代表,與律政司司長林定國“正面交鋒”,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雖然各自有自己看法,但歸納起來他們認同“教育”、“國民身份認同”和“公眾認識”是有效維護國安的關鍵,林定國欣賞同學們的答案並表示,培養“自覺性”很重要。

  “回顧與展望 發展新台階”國安法律論壇下午的座談會環節中,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與台下觀眾互動,並與港大法律學院JD課程一年級學生Casey、中六學生Harry,以及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代表Helen,就法律和國家安全議題交流。

  愛國是休戚與共同喜同悲

  在“《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實施後,市民可否批評政府”的問題中,林定國表示,批評是否構成煽動意圖,要看上文下理,表達意見的環境、場合和語氣,如果旨在挑起仇恨,或反對國家的根本制度,涉及憲制秩序。至於可否批評政府,他指出,不但只是“可以”,而且是“應該”。“任何具有公民意識的市民,都應該提出適時的批評,讓政府知道市民們在考慮什麼。”

  在對談環節,主持問到“法律”是什麼?同學們的答案分別是“機會處處”、“公平、有溫度”,以及“好專業”。林定國十分認同,他認為法律是幫助人解決問題,會不偏不倚地關心你的問題在哪裡,前提是用一個公認的準則,並恪守誠信。林定國又說,香港機遇處處是事實,然而掌握機遇才是關鍵。把握機會的前提是要站得高、用心看、跑得快,追得到。

  說到有效落實同國家安全有關的法律的關鍵,同學們認為是“教育”、“國民身份認同”,和“公眾認識”。林定國的答案是“(培養)自覺性”,而他看過同學們的答案後,認為集合四人之力才是最佳答案。林定國指出:“愛國是什麼?國民身份認同是什麼?其實是一個感覺,就是休戚與共,同喜同悲”。如果能培養出這樣的心態,可以不用背誦國安法律條文裡面的細節,自然會自動自覺遵守法律。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