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灣綜合

陸艇直入淡水 呂禮詩:台海巡、海軍失能

2024-06-12 00:54:13
台海軍退役少校呂禮詩。(取自呂禮詩臉書)
  中評社台中6月12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灣北部海域9日發生陸籍快艇直衝淡水河口事件,引發嘩然。台海軍退役少校、新江艦前艦長呂禮詩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不只台北市,3年前也有陸籍漁民直入台中港,每次海巡都宣稱有監控掌握,但從處置作為來看,根本是後知後覺,顯然,台海巡、海軍在海岸偵防上失能,面對中國大陸對台發動無人機、船等軍事行動,台方能否反制,備受質疑。

  呂禮詩,在海軍服役18年,少校退役;曾任海軍新江艦長、海軍官校軍事學科部教官、教準部航訓中心測裁官。目前為軍事時事評論員。

  陸籍男子9日駕快艇衝入淡水河漁人碼頭,上岸後主動請路人報警,台灣執法單位才派員前來處置,反應遲鈍,台灣海上執法單位及軍方的邊防能力受到各界批評。“海委會主委”管碧玲11日出面說明表示,該快艇當天是往港口前進,與一般衝岸的偷渡船不同,因此雷達操作手誤判其是返港的作業漁船,因而忽略;而近岸邊3浬時,當時海面有30多艘船,守望哨無法一一辨識;到了0.5浬時,守望哨又因為距離遙遠、速度過快,雖有辨識出非台籍漁船,卻沒有即時通報。強調偵防設備沒有問題,是人為疏失。

  呂禮詩表示,該事件顯示出,台灣海巡、海軍在邊防能力上出現極大的漏洞,海巡第一時間為了降低外界抨擊,對外宣稱全程監控掌控,但問題在於,若是如此為何還會讓陸船進入淡水河口?若海巡早就已發現,該船隻是從福州越過海峽來,台北港部署多艘海巡艦艇,甚至24浬內都有海巡艇巡航,為何都沒有即刻處置?直到陸籍男子上岸,也沒有執法人員守候作為,還是民眾通報才有人員到場,整個過程看起來,海巡單位是後知後覺,並非全程掌握。

  呂禮詩指出,不只是海巡單位有責任,台灣海軍也有責任,通常採取直線橫越海峽航向的漁船或商船並不多,該船隻從福州越過媽祖、東引一路進到台灣島內,過程中海軍艦艇軍然也沒有發現、毫無處置作為,讓陸船長驅直入台灣島離岸12浬內。

  呂禮詩說,台灣海軍在海峽上部署東北征巡艦、海峽征巡艦,都應該會發現問題,如果發現問題,就需要立刻傳報,且若如海巡單位所稱有監控並掌握,海巡的岸基雷達站事實上與海軍的聯成系統有連線,為什麼目標沒有交接?實在不可思議。

  他提到,以目前的雷達功能來看,這種快速移動的小艇,並非無法發現。因為海巡單位架設岸基雷達站的位置,都是相對於海岸線的較高處,所以岸基雷達可以掌握整個海面上的狀況,除非雷達出問題,假設台灣海巡單位的岸基雷達連小艇都無法掌偵蒐,那麼哪一天解放軍以木棧板的方式漂流登陸,台灣軍方等單位也不會知情。

  呂禮詩認為,相關問題就與今年2月14日金門水域發生的陸籍漁船翻覆案有些類似,海巡單位也對外稱有監控掌握,卻仍直到陸船進到“禁、限制水域”才派船攔截,進而發生追逐碰撞,為何無法更快速的提前示警,避免衝突?這次也是如此,讓陸籍漁民堂而皇之進入淡水河口,雖然從漁民的服裝,及攜帶的裝備看起來不像是解放軍偽裝,但是無人能夠確定,是否為解放軍的某種測試。

  他提到,根據“海委會”查證該漁民身分,曾在解放軍海軍任職,更曾擔任艇長,相關訊息不容小覷,3年前在台中港也發生過陸籍橡皮艇直接越過海峽登陸台中,無法排除是攻台單兵作戰的軍事訓練,而台灣的邊防處置遲鈍,令人堪憂。

  呂禮詩說,解放軍近期對台的軍事行動,許多是採取無人機、船的形式,而台灣的邊防單位連小型快艇直入台北港都無法迅速反應、掌握,還談何反制無人機和無人船呢?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