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台灣綜合

蔡東杰語中評:特朗普政策未提台灣 為何?

2024-07-11 00:41:18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東杰。(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台中7月11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共和黨2024年黨綱草案8日曝光,內容反映總統候選人特朗普的政策走向,當中未提及台灣,為40年來首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特聘教授蔡東杰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特朗普是100%的現實主義者,所有的政策都會以利益為導向,也因此特朗普的台海政策也會有所轉變,尤其適當判斷支持台灣的利益有限之時。

  蔡東杰,政治大學政治學博士,現任中興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前瞻研究中心主任、國際政治研究所終身特聘教授、當代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日韓總合研究中心主任等職,並擔任中華當代兩岸學術交流協會理事長等職。

  美國共和黨將於7月15日至18日舉行全國代表大會,2024年黨綱草案在8日先出爐,當中預告“特朗普2.0”的經貿政策,包括將撤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禁其購買美國房地產及各項產業,並避免進口中國製電動車。但這份草案中未見有關台灣的立場宣示,是40年來首見。

  蔡東杰表示,相關現象反映特朗普11月若勝選,台海政策將發生轉變,這是可以預料到的事情,不僅是政黨輪替的關係。目前美國的建制派雖然大多是現實主義,但是在外交政策中仍存在部分理想主義的成分,美國的外交建制派混合理想與現實主義。但特朗普則是100%現實主義、利益導向,當美國的外交政策中沒有理想時,台灣很難給予美國足夠的理由為之奮鬥。

  蔡東杰指出,當前執政的民主黨等建制派,外交政策上存在理想主義可能是種戰略布局,例如“霸權的維繫”,美國可能為了維持霸權等更高的布局,願意將力量投入在台灣。但對於特朗普而言,放棄霸權所獲取的利益可能更大,目前美國糾結於為了霸權需要承受更大的損失,特朗普上台會思考,那美國是否要繼續支付這筆款項?

  他說,特朗普是商人性格,俗話稱“壯士斷腕”,犧牲掉手腕可以存活下來,反之可能得死,特朗普作為100%的現實主義者,如果放棄霸權美國仍然存活,特朗普會毫不猶豫選擇捨棄霸權。特朗普不是建制派,而是商人、現實主義者,就是採取利益導向,而無論如何計算,美國支持台灣的利益都不大。

  蔡東杰認為,特朗普一切以利益為導向,所以支持台灣對美國而言,衹有“如何將台灣賣出好價錢”的問題,特朗普眼中“台灣是一個商品”,是可以量化的價值,如果在適當時機,能夠賣出好的價格,特朗普沒有繼續支持台灣的理由,這也反映在黨綱內容中。

  對於美國總統大選的走向,蔡東杰說,爭取連任的民主黨拜登輸面較大,可以觀察出,拜登在9日出席北約峰會,公開談話採取強硬的姿態,無論是對中國或對俄羅斯,顯然是設法透過外交政策來拉抬聲勢。然而,在內政方面卻無法加分,拜登作為現任總統,面對民調低迷的困境,只能利用美國目前剩餘的霸權在外交上加分,只是這個加分幅度有限,畢竟總統選舉是內政問題,大多數選民關切的主要還是內政問題。

  蔡東杰認為,拜登雖然可以透過外交事務加分,但是從某方面而言,只是讓其原來的分數不要繼續往下掉而已,稍微彌補,但是要扭轉拜登目前的民調劣勢是不可能的,只是避免崩盤而已。

  因此,蔡東杰指出,民主黨內最近才會有所謂的“換登”聲浪,但坦白說,無論民主黨是否換登,結果都不會有太大改變,嚴格來講,當特朗普確認為共和黨的候選人後,一直到現在,都處於領先狀態,所以換不換登從理論上來講,都不會改變結局。

  美國大選11月登場,蔡東杰說,況且現在換將的時間也太晚了,陣前換帥絕對是兵家大忌,從理論上說,這時候“不換比換好”。民主黨如果是在共和黨初選結果之前換帥,或許還有機會,但如今已在選戰過程當中,“換登”絕非明智之舉

  蔡東杰認為,對於民主黨而言,現在提“換登”並非為了勝選,而是為了整個選舉過程,甚至是選舉後的布局,如果現在不換,一切就是等到選擇後再說;所以現在拋出“換登”,某方面其實是將選後的黨內鬥爭,提前在選舉過程中進行,目的不在選舉本身,而是在“後拜登時期”的權力爭奪。

  蔡東杰指出,從各項主觀評論及客觀數據來看,拜登的輸面非常大,除非出現奇蹟式的變數,否則不容易勝選。基本上,從特朗普贏得共和黨內初選開始,整個選舉就已經開始了,拜登一路落後,眾所周知,只是拜登具有現任優勢,所以只能盡量利用現任優勢縮小雙方的勝負差距,在可允許的範圍之內。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