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東亞安全

日本“食人菌”感染者近千 創歷史新高

2024-06-15 10:25:22
  中評社北京6月15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日本爆發俗稱“食人菌”(或“食肉菌”)的甲型鏈球菌感染,其中,屬於嚴重感染的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STSS)上半年錄得近千宗,創下歷史新高。該細菌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而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病情發展迅速,致死率高達三至五成,患者有可能在48小時內死亡。傳染病專家籲提高防範意識,尤其是容易感染的長者,如果出現症狀,必須盡快求醫。

  NHK報導,日本國立傳染病研究所表示,截至今年6月2日,日本累計出現977宗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STSS)患者,是去年同期約2.8倍,其中東京感染病例最多,達145宗。去年日本共有941人感染,而今年累計病例數已超過此數字,創下歷史新高。

  甲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的細菌,全稱為化膿性鏈球菌,主要透過飛沫或接觸傳播,一般感染症狀較輕,包括出現高燒、頭痛和皮疹等。但是,當甲型鏈球菌感染無菌部位(如血液和肌肉等),可能偶爾會出現壞死性筋膜炎(俗稱“食肉菌感染”)、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和腦膜炎等嚴重感染。其中,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屬於罕見重症,病情發展極為迅速和劇烈,長者或長期病患者(如糖尿病病人)甚至可能在48小時內出現血壓急速下降、多重器官衰竭、休克,致死率30%至50%。

  日本流行菌株毒性強

  日媒稱,目前日本當地流行的甲型鏈球菌是高毒性的菌株M1UK,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在關東地區在內的地區更頻繁地被檢測到。衛生部門正在加強監測工作。

  傳染病專家、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教授菊池賢說,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綜合症患者當中,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占大多數,細菌通常通過輕微的損傷進入人體,包括腳氣引起的皮疹,有時候症狀會因為跌倒等碰撞而快速發展。由於該症早期很難診斷出來,菊池建議如出現傷口快速腫脹、發高燒或意識不清等情況,必須盡快求送醫治療。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林芳正周二表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個案不斷增加,當局實施基本的感染預防措施。厚生勞動大臣武見敬三說,有必要持續關注疫情動向。日本當局早前呼籲計劃前往日本的人士,不必因此而取消行程,只要在旅程中保持手部衛生,咳嗽時要掩蓋口鼻,注意基本防疫。

  通過飛沫傳播 防不勝防

  另據記者易曉彤報導,香港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林緯遜周三向大公報表示,日本當地流行的是致病性高的菌株,不過嚴重個案仍屬少數,遇到該細菌感染的概率偏低,港人出游日本時毋須過分憂慮。他說,只要注重個人衛生,不要隨意觸摸口鼻,勤洗手,已可大大減少患嚴重感染的機會。

  林緯遜稱,由於有不同的細菌株,部分細菌株的致病性會較高,因此會造成較為嚴重的疾病。其病征與病狀會有不同,簡單如咽喉炎、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嚴重的有可能造成軟組織發炎,包括壞死性筋膜炎,亦可能會造成血壓不穩、休克等情況。他表示,“食人菌”可以透過飛沫傳播,或是透過傷口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年紀大或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士感染風險較高,但當細菌致病性較高時,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士亦有可能受感染。

  林緯遜稱,近期香港間中有出現嚴重的鏈球菌感染個案,相信本港已有“食人菌”個案出現,但未必會發生大型爆發。他提醒市民當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如發現病情不同尋常,或有嚴重軟組織發炎,應盡快求醫。今年4月3日,香港衛生署通報,一名港人在日本大阪旅遊期間感染甲型鏈球菌,引致壞死性筋膜炎在當地病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