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東亞安全

中評編譯:特朗普或大舉將駐韓美軍移至日本

2024-11-26 00:34:11
駐韓美軍與韓國軍隊進行聯合演習(網絡圖片)
  中評社首爾11月26日電(記者 崔銀珍編譯)韓國世宗研究所理事長李容濬近日在《朝鮮日報》的專欄上撰文探討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宮之後美國在韓駐軍的可能動向。文章編譯如下:

  “克林頓-布什-奧巴馬政府追求的美國自由主義霸權(liberal hegemony)政策是不可實現的巨大幻想,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是自由主義霸權政策的災難性失敗。美國應該放棄這一戰略,採取以本國為中心的現實主義戰略。應該清算對國家利益沒有幫助的海外軍事介入,集中國力進行美中對決。”這一主張似乎預示著第二任期特朗普政府的對外政策,是“攻擊性現實主義”國際政治學教父、芝加哥大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在2019年出版的《美國外交的巨大幻想(The Great Delusion)》中強調的核心信息。

  美國減少對外軍事介入的動向並不是進入特朗普政府後才開始的。20世紀90年代冷戰體制結束後,共和、民主兩黨就一致提出了應該減少對外軍事介入的主張。雖然有人將此歪曲為“回歸孤立主義”,但事實上減少軍事介入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由於美國國力相對衰退,無法同時進行兩場大戰的現實局限性。拜登總統在2021年就任後,在國內外指責聲中果斷地全面撤出阿富汗美軍,也是為了應對與主要敵人中國的對決,將軍事力量集中到東亞的苦肉計。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要想維持霸權地位,同時減輕對外軍事介入的負擔,只能局限於關係到美國核心國家利益的地區,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軍事和財政負擔的方式運用對外軍事政策。當選總統特朗普最大限度地減少海外軍事介入,大幅擴大與安保支援相應的同盟國軍事和財政貢獻的政策也是出於同樣的原因。過去80年一直認為美國提供免費安全援助是理所當然的美國同盟國批評說,這是美國優先主義或新孤立主義。但這只是意味著美國不再是像過去一樣向同盟國無條件提供經濟、軍事支援的善良的聖誕老人,而正在成為普通的正常強國。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執政期間,決心粉碎官僚組織的抵抗,徹底改變外交、安保政策,這一決議非常堅決。在選舉結束不到10天的時間裡,外交、安保核心要職的人選已經結束。以第一任期執政時的失敗經驗為基礎,第二任期外交、安保陣容排除有經驗者、專家、利害關係者,以信念與特朗普當選人一致、忠誠心強的政治家和媒體人為主組成。從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提名人邁克·華爾茲、國務卿提名人馬可·魯比奧、國防部長提名人皮特·黑格塞斯等著名對華強硬論者和減少對外軍事介入論者組成的他們來看,可以明顯看出第二期特朗普政府追求的對外政策變革的方向。

  他們推進的第二任期特朗普政府的對外政策可能是,第一、在歐洲向北約盟國施壓,要求增加國防預算,減輕美國的軍事和財政負擔;第二、在中東加強對以色列的側面支援,牽制伊朗、俄羅斯等敵對勢力擴大影響力;第三、將核心軍事力量集中在東亞,在與盟國合作下應對台灣和南中國海中美軍事對決的可能性。得益於此,美中對抗的前哨基地之一的韓國將繼續進入美國核心安保支援國的行列,但美國對韓國的關注重心將從朝鮮逐漸轉移到中國。

  隨著第二任期特朗普政府預計將把外交和軍事力量集中在美中對決和台灣問題上,韓美關係將面臨兩大挑戰。首先,面對美中霸權對決時代的韓國外交認同問題。被包裝為“戰略模糊性”的韓國雙重對華政策與特朗普政府的擴大對華對決戰略不相容,可能會引發嚴重的不信任;第二是提供與美國安保支援相應的韓國貢獻和費用負擔問題。如果同盟國韓國迴避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外交、軍事貢獻,拒絕承擔與國力相適應的駐韓美軍駐扎費,美國可能會大舉將駐韓美軍轉移到更有利於協防台灣和籌措駐扎費的日本基地。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