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中評深度:鐘厚濤析賴是戰爭製造者

2024-06-10 00:18:55
鐘厚濤(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海涵)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鐘厚濤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就賴清德“5·20”講話有關表述以及解放軍環台軍事演習等近期兩岸熱點予以剖析。他指出,未來賴清德一定會加速“台獨”布局,極有可能會在“台獨”道路上越走越遠,這大概率會挑動整個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使得台海地區的緊張態勢進一步升級。未來,如果賴清德當局進一步挑釁,中國大陸必定會以堅定的意志、堅強的決心、強大的能力挫敗任何謀“獨”行徑。

  以下是問答全文:

  未來賴清德定會加速“台獨”布局

  中評社:您如何評價賴清德在就職講話中涉及兩岸關係論述的總基調?通過賴清德此次講話,您對賴清德的兩岸路線有怎樣的研判?

  鐘厚濤:賴清德“520講話”是其整個執政的所謂“起手式”,其講話屬於典型的“台獨自白”,顯示民進黨當局的兩岸政策正在由蔡英文時期的“暗獨”走向賴清德時期的“明獨”、由蔡英文時期的“緩獨”走向賴清德時期的“急獨”、由蔡英文時期的“柔性台獨”走向賴清德時期的“激進台獨”。

  可以想見,未來賴清德一定會加速“台獨”布局。背後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賴清德自身的“台獨”理念驅動。賴清德從來不掩飾自己所謂的“台獨工作者”身份,反而反復標榜,賴清德由此也被稱為“加強版李登輝”“升級版陳水扁”和“激進版蔡英文”。此外,賴清德的個人性格非常偏執,未來他會加速落實其所謂“台獨”理念。

  二是,賴清德會被島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裹挾。賴清德被稱為所謂“台獨金孫”,“台獨”分裂勢力對其寄予厚望,他們想讓賴清德完成之前李登輝、陳水扁、蔡英文都未完成的事情。因此,未來,島內的“台獨基本教義派”一定會加大對賴清德的裹挾力度。

  三是,選舉的刺激。當前,民進黨是“三重少數”執政,其在地方縣市的人數席次、在台灣立法機構的人數席次以及賴清德個人的得票都是少數,屬於典型的“三重少數”。所以,未來民進黨及賴清德在2026年“九合一”選舉以及2028年的“台灣大選”中都會面臨空前壓力。賴清德為了選舉的需要,不排除有可能會主動挑動“台獨”議題,加大打“台獨牌”的力度。

  四是,美國的縱然默許。尤其是,未來如果特朗普在美國重新執政,有可能會對華極限打“台灣牌”。在美國的縱容默許之下,賴清德有可能在兩岸政策上走得更遠,未來的台海形勢或會進一步嚴峻複雜。

  賴清德會加速“去中華民國化”

  中評社:您如何看待賴清德在就職講話中公然宣稱“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台灣是國家的名稱”?

  鐘厚濤:賴清德這番講話“非常歹毒”,首先,賴清德特別標識出所謂的“1996年的今天”,很明顯是要將1949-1996年這段時間抹除,說白了就是要抹去國民黨在台灣的治理,抹去兩岸之間的連接,其背後的“台獨”用心昭然若揭。

  其次,賴清德強調所謂“主權在民”,意在為進一步催生或是醞釀所謂的“民族自決論”埋下伏筆。未來賴清德有可能以所謂的“主權自決”“民族自決論”“主權在民”等推動所謂的“公投綁大選公投”。

  再次,賴清德會加速“去中華民國化”。賴清德自己也曾說過,所謂“中華民國憲法”是一個災難,賴清德對於“中華民國憲法”和“中華民國”並不認同,且一直將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將其除之而後快。賴清德想搞“台獨”,但是在兩岸實力對比之下,他又沒有這個能力,需要加以掩飾。由此,就有了賴清德想實現“台獨”的“三部曲”。其中,第一步是打著所謂“中華民國”的名義聲稱“台灣已經獨立”“國號為中華民國”;第二步是由“中華民國”偷偷過渡到“中華民國台灣”,作為向“台灣”過渡的中間地帶,最主要的目的是“借殼上市”“借船出海”;第三步是,待到他認為時機成熟,就會拋掉“中華民國”這個外殼,走向“台獨”。因此,未來賴清德會為了加速“台獨”布局,逐漸加速“去中華民國化”,在“台獨”道路上漸行漸遠。

  賴稱“兩岸互不隸屬”是“違憲亂政”

  中評社:賴清德在講話中再度強調“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並呼籲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此外,在講話中通篇用“中國”二字。您對賴清德這種赤裸裸的“兩國論”表態有何看法?

  鐘厚濤:賴清德聲稱所謂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這其實是一種典型的邏輯混亂。“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是一種時間替代關係,也就是1949年10月1號之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中華民國”。但是賴清德這種講話很明顯是要將“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同一空間裡面的並置,這就成了一個典型的“兩國論”。

  值得注意的是,賴清德這番言論中還隱含著一個更大的偽命題,就是將所謂的“中華民國”與台灣畫上了等號。這其實也是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因為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同屬一中,“中華民國”的版圖也是涵蓋中國大陸的。賴清德聲稱擔任的是所謂“中華民國總統”,但他卻完反完全違反了“中華民國憲法”。理論來講,根據台灣的相關法律規定,島內有識之士可以對賴清德的“違憲亂政”行徑進行起訴。

  事實上,根據所謂“中華民國憲法”,中國大陸地區的人民也應該是“中華民國”的人民,所以二者之間是一種交叉關係。但是賴清德這種論述很明顯要將所謂“中華民國”的主權涵蓋範圍僅限於所謂“台澎金馬”,很明顯就是一種“台獨”論述。

  賴清德或會推動兩岸關係全面脫鈎

  中評社:賴清德稱將秉持蔡英文的“四個堅持”路線,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但對比蔡英文此前520 就職講話,蔡英文將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作為處理兩岸關係原則,賴清德則改為“中華民國憲政體制”,避談“中華民國憲法”,更完全不提“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您如何看待賴清德對於所謂“維持現狀”言行不一的做法?

  鐘厚濤:賴清德在“5·20講話”中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這一如此重要的條例只字未提,這打破了蔡英文2016年“5·20”講話中聲稱“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的慣例,背後其實也透露出賴清德對於“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一些考慮及其未來可能的走向。

  第一,賴清德將會借“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來阻撓兩岸各項交流,推動兩岸關係由蔡英文時期的“政冷經溫”走向全面脫鈎;第二,賴清德將會支持民進黨當局去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弱化兩岸之間的法理連接;第三,賴清德還有可能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之外炮製所謂的“中共代理人法”,這也是蔡英文時期所謂“國安五法”的最後一裡路,以此製造兩岸融合發展的隔離帶、絕緣帶。如果所謂“中共代理人法”通過,將會在島內產生寒蟬效應,使得島內民眾人人自危,不敢與中國大陸進行交流。

  賴清德不僅是“麻煩製造者”,也是“戰爭製造者”

  中評社:賴清德在演講中多次提到“和平”,並稱要積極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靠實力達到和平的目標”等。賴清德一邊呼喚“和平”、一邊堅持“台獨”路線,對於其這樣的矛盾言行,您如何看?

  鐘厚濤:賴清德一方面呼喚和平,另一方面又堅持所謂“台獨”。“台獨”意味著戰爭,所謂“台獨工作者”不僅僅是“麻煩製造者”,也是“戰爭製造者”。因此,“台獨”和和平是不兼容的,賴清德這種言論很明顯是自相矛盾的。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賴清德在堅持“台獨”之時還要去呼喚所謂的“和平”?為什麼賴清德明知搞“台獨”不可能有和平的情況下,還要去尋求和平?這背後隱藏著幾個非常險惡的用心:一是,賴清德企圖將責任推卸給中國大陸,然後再去加劇台海地區的動蕩,如此一來就可以在島內激發民眾的“仇中反中抗中”意識。二是,賴清德企圖博取國際社會同情,通過偷換概念的方式將中國大陸遏制“台獨”分裂行徑的一些舉措扭曲為“對台灣的恫嚇”,給中國大陸貼上“地區衝突製造者”的標簽。

  由此可見,賴清德一方面堅持“台獨”,另一方面頻提“和平”,並非真的想尋求和平,而是要去打一場“認知戰”“輿論戰”,妄圖爭奪話語權,對內煽動仇視中國大陸的氛圍,抹黑中國大陸形象,對外博取美日等國際社會的同情。

  兩岸能否“對話”主要取決於民進黨當局是否接受“九二共識”

  中評社:賴清德在演講中稱,希望兩岸“以對話取代對抗,交流取代圍堵,進行合作”,可先重啟雙邊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來台就學。對此,您覺得有希望嗎?

  鐘厚濤:賴清德聲稱“以對話取代對抗”“開啟兩岸對等的觀光旅遊”以及“學位生赴台就學”,可能性是非常有限的。因為這主要是賴清德個人的口頭宣示,而且從賴清德內心深處並沒有這種真實意願。如果說賴清德真有意願的話,他就應該允許台灣的旅遊團來大陸旅行,早日解決陸生的健保問題。

  現在賴清德的很多表述只是一種口頭的、象徵性的、姿態性的宣誓,在其沒有拿出實質性動作之前,我們很難認為他有這樣一個意願。因此對於賴清德我們不僅僅要看他說了什麼,更重要的是看他做了什麼。

  兩岸之間能否以“對話”取代“對抗”,不完全取決於賴清德說了什麼,也取決於賴清德未來能否早日接受“九二共識”。從兩岸關係幾十年的發展歷程來看,“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定海神針,台灣當局能夠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迎來春暖花開。相反,如果台灣當局始終拒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就會險象環生。所以,未來兩岸能否以“對話”取代“對抗”,主要取決於民進黨當局在“九二共識”上的態度。

  賴清德搞“台獨”是害台、毀台

  中評社:國台辦發言人多次強調,“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您認為賴清德今次的此番表態對兩岸關係將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鐘厚濤:眾所周知,“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台獨”意味著戰爭。目前台灣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從賴清德“5·20講話”來看,未來賴清德極有可能會在“台獨”道路上越走越遠,這大概率會挑動整個台海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使得台海地區的緊張態勢進一步升級,也可能對整個亞太地區乃至全球的格局帶來新變數。目前隨著俄烏衝突進一步升級、巴以衝突又現新態勢,在這種情勢下,如果台海地區再出現新的閃爆,那麼全球格局就有可能被改寫。

  如果台海地區出現風高浪急乃至驚濤駭浪的情況,這對台灣自身的發展也會產生重大影響。台灣是一個外向型的經濟體,原材料需要進口、產品需要去出口。台海地區局勢緊張必然會導致台灣資本外流、人才外流,繼而給台灣經濟社會發展蒙上沉重陰影。

  因此,賴清德的所謂“台獨”論述其實不是愛台,而是害台;不是護台,而是毀台。如果說未來賴清德和民進黨在“台獨”道路上漸行漸遠的話,中國大陸遏“獨”、反“獨”、懲“獨”的力度也會進一步加大,就如同孫悟空頭上的緊箍咒一樣,當“台獨”分裂勢力往前越邁進一步,我們緊箍咒就會越收緊一步。

  賴清德倚外謀“獨”不可能成功

  中評社:賴清德在就職講話中聲稱台灣是“世界民主鏈”的亮點、“全球民主供應鏈”的關鍵、台灣已經走到世界舞台中心等。您如何看待賴清德倚外謀獨的圖謀?

  鐘厚濤:賴清德“倚外謀獨”的圖謀是顯而易見的,他想尋求台灣在“三鏈”中的價值。第一個鏈就是“地緣鏈”。賴清德在講話中反復凸顯台灣在所謂“第一島鏈”中占據的重要位置;第二個鏈就是“產業鏈”,賴清德認為台灣在芯片製造等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而在全球產業鏈分工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第三個鏈就是所謂“世界民主鏈”,賴清德認為台灣可以融入到所謂的“民主陣營”當中,以此同中國大陸對抗。賴清德在“5·20講話”中反復強調“台灣是世界的台灣”,這本身就是一種“台獨”論述。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中國的一個省。

  賴清德想要倚外謀“獨”顯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從“地緣鏈”的角度講,賴清德可以凸顯台灣在“第一島鏈”中的位置,但是“第一島鏈”的功能已經被大幅弱化了,美國如今也在不斷強化第二乃至第三島鏈的布局。在“第一島鏈”功能逐漸弱化甚至名存實亡的形勢下,賴清德還抱殘守缺,誤以為台灣可以在“第一島鏈”中如何扮演重要角色,只會加劇地區衝突,把台灣帶入戰爭邊緣,不會給台灣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任何好處。

  從“產業鏈”角度看,台灣曾經的產業鏈優勢如今正在慢慢淡化。即便是台積電,也是蔣經國時期“十大建設”中留下的遺產,並且隨著台積電赴美、赴日投資,台灣在高端芯片等領域的製造優勢正在被慢慢淡化,台灣正在經歷人才、技術、資金不斷外流的過程。

  從所謂“世界民主鏈”角度看,賴清德非常凸顯自己所謂在“世界民主鏈”中的角色,誤認為自己是“民主陣營”當中的重要一環,這其實是賴清德當局的自我想象性安慰。台灣的民主建設現在已經成為劣質民主,賴清德只獲得40%左右的得票,這證明台灣又60%的人都是不認同他的。賴清德之所以能夠當選,是因為少數人綁架了多數人的意志。此外,台灣立法機構也是各種各樣的吵架紛爭不斷。這些都使得台灣的民主成為了笑話,不但沒有發揮民主應有的作用,反倒造成各種各樣的政治內耗。

  “聯合利劍-2024A”演習有五大特點

  中評社:5月23日至24日,解放軍東部戰區在台島周邊開展“聯合利劍-2024A”演習,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陸圍台軍演的深意?

  鐘厚濤:“聯合利劍2024A”演習背後有很多特點,第一個特點是軍警協同。在東部戰區位台島周邊開展演習的時候,福建海警當天也組織艦艇編隊位烏丘嶼、東引島附近海域開展綜合執法演練,檢驗聯合巡航、快速反應及應急處置能力。這其實是東部戰區和中國海上執法力量在台灣海峽首次同步展開行動。無論是烏丘嶼還是東引島,都是緊挨大陸,台灣也一直把這兩個小島看作是對中國大陸的一個前哨。此次福建海警配合東部戰區進入相關水域,一方面打破了台灣當局對於所謂“禁止水域、限制水域”的想象,另一方面也表現出大陸繼2022年佩洛西訪台之際軍演以及2023年蔡英文訪美之際軍演後出現的一個新態勢,即軍警協同。

  第二個特點是島鏈內外一體聯動。賴清德在“5·20講話”當中聲稱台灣是所謂“第一島鏈”中的重要角色,這次大陸軍演的典型特點,就是在島鏈內外一體聯動,包括在台灣東部相關海域舉行軍演。相較於2022年軍演強調大陸對台灣制海權和制空權的掌控,以及2023年軍演除了強調制海權和制空權之外還強調對信息權的控制,2024年軍演特別強調對於戰場綜合控制權的掌控,這意味著我們又向前逼近了一步。

  第三個特點是就聯合精打要害目標進行了訓練。比如,在距離台北很近的彭佳嶼海域進行軍演,這意味著未來我們有能力對“台獨”分裂分子的首要之徒進行定點打擊。在高雄附近舉行軍演,是對“台獨”大本營進行威懾。在部署有台灣重要軍事力量的花蓮附近舉行軍演,展示出我們有能力第一時間對其進行摧毀;此外,花蓮位於台灣東部,民進黨當局幻想美日等外部勢力可以從東部對於台灣進行所謂協防,解放軍在台島東部的軍演很明顯是告訴民進黨當局,我們有能力反對外部勢力介入。

  第四個特點是,在台灣南部舉行軍演,展示出解放軍有能力切斷民進黨當局幻想的“能源線”,因為台灣能源高度依賴外部進口。

  第五個特點是,此次軍演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算是一種作戰方案的預演。回顧過去兩次環台軍演,會發現今次軍演與之前兩次軍演的位置是不一樣的,這意味著我們正在為如何“遏獨”進行不同版本的預演,這次只不過是其中一種。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對“台獨”分裂勢力形成了甕中捉鱉態勢。未來,如果賴清德當局進一步挑釁,中國大陸必定會以堅定的意志、堅強的決心、強大的能力挫敗任何謀“獨”行徑。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