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中國記協新聞茶座 聚焦西藏民主改革65年

2024-06-28 00:55:27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6月27日上午舉辦“新聞茶座”(中評社 海涵攝)
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所長張詩高(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記者 海涵)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6月27日上午舉辦“新聞茶座”,邀請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當代研究所所長張詩高,宗教研究所主持工作的副所長研究員拉先加,助理研究員索朗卓瑪,歷史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嚴永山,研究員梁俊艶,社會經濟所助理研究員席蒙蒙,圍繞“西藏民主改革65年”主題與境內外記者交流,並回答記者提問。

  張詩高介紹了民主改革以來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他表示,1959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西藏掀起波瀾壯闊的民主改革,徹底廢棄了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百萬農苦翻身的解放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西藏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實現了歷史性飛躍。65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奮鬥,從封建農奴制時代脆弱的自然經濟基礎上艱難起步,把貧窮落後的舊西藏建設成為經濟文化繁榮、社會全面進步、生態環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深入貫徹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歷史性成就。主要表現為: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生態文明建設得到加強、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

  在交流互動環節,幾位專家就記者關注的相關問題予以回應。談及宗教自由,拉先加表示,從數量上看,整個涉藏地區有將近20萬僧人、3700多座寺廟,對於一個600—700萬人口的民族來說,其宗教教職人員和宗教場所比例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可觀的。與過去相較,這個數量也是增多的。從質量上看,涉藏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寺廟建築、寺廟外圍的建築設施等較過去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此外,在學經的環境、學經的條件、學經的場所等方面,國家都有相應的支持。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立法機構通過了一個涉藏法案,對此,嚴永山表示,這件事情的本質是美國通過到國內立法長臂管轄干涉別國內政。無論是他們通過法案還是不通過法案,拜登簽署還是不簽署,西藏自古以來是中國一部分這個事實是改變不了的。

  談及達賴問題,索朗卓瑪表示,我們同達賴集團的矛盾不是民族問題、也不是宗教問題,更多的是重大原則問題,涉及到中國的主權,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談及寄宿制教育在西藏取得的成效,席蒙蒙表示,中國的寄宿制教育在西藏執行是有客觀條件的,也是當地學生樂於接受的,原因有三:一是學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學習環境,二是能夠提升學生素質,三是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拉先加(中評社 海涵攝)
嚴永山(中評社 海涵攝)
索朗卓瑪(中評社 海涵攝)
席蒙蒙(中評社 海涵攝)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6月27日上午舉辦“新聞茶座”(中評社 海涵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