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庫匯聚

彭韜語中評:習近平講話 釋放四大積極信號

2024-04-14 00:22:31
華中師範大學台港澳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彭韜(中評社圖片)
  中評社北京4月14日電(記者 海涵)習近平總書記4月10日在京會晤馬英九。華中師範大學台港澳與東亞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彭韜日前就此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他指出,這次會晤是繼9年前新加坡“習馬會”後的再次會面,也是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之後兩位老朋友首次會面。在台灣地區民進黨執政的政治格局下,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時會晤中國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有著不一般的政治意涵和文教意義,顯示了在當前國際風雲變幻的背景下,儘管兩岸在政治領域仍存分歧,但兩岸能夠在堅守“九二共識”原則的基礎上,展現出直接且坦誠的溝通姿態。這一歷史性的會面再次表露出大陸對於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定決心和遠見卓識。這種務實合作的態度和做法,有助於緩解緊張局勢,體現了中央對台胞的關心關懷,更有益於推動兩岸關係朝著更加和諧穩定的方向發展,強化兩岸歷史文化聯結,有利於兩岸青年交流交往,為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新的活力。

  彭韜認為,此次會晤向島內釋放出四大“積極信號”。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不動搖,這是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穩定、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重要基石。首先,“九二共識”是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重要共識,它明確界定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這一共識的達成,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奠定了政治基礎。其次,“九二共識”是兩岸建立政治互信、實現良性互動的前提和基礎。衹有堅持這一共識,才能保持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防止“台獨”分裂行徑和外來干涉。再次,一個中國原則強調大陸和台灣是一個中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一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是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重要保障。如果沒有這些穩定的核心前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

  二是,堅定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這是符合兩岸同胞共同願望、中華民族整體利益以及時代發展進步潮流的必然選擇。美國一貫秉持“美國優先”的霸權邏輯,不顧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頻頻在世界各地製造分裂和衝突,濫用武力,謀求私利。無論是伊拉克、敘利亞還是阿富汗、烏克蘭,美國都試圖通過幕後操縱和干預,實現自己的地緣政治目標,卻給這些國家帶來無盡的動蕩、分裂和災難。如果美國將這套做法復制到台灣,那麼台灣將成為戰爭的前線,無辜的平民百姓將被迫捲入其中,成為衝突的犧牲品。兩岸的和平現狀是兩岸歷經艱辛和共同努力的結果,它來之不易,值得我們倍加珍惜。在這個關鍵時刻,我們必須堅定地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這也是促進共同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的道路。

  三是,呼籲兩岸攜手共促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重要主張。這一理念在當今時代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成為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目標與歷史使命。當下兩岸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兩岸優勢互補,合作大於競爭,且兩岸合則兩利,鬥則兩敗。此時再次“習馬會”,為兩岸各領域的交流合作搭建了一個有利平台,也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注入動力。相信在海峽兩岸全體中國人團結、合作與努力之下,一定可以共同致力完成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

  四是,向外部勢力發出訊號。此次會晤也是向干涉台灣事務的外部勢力發出訊號: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兩岸人民自己可以坐下來解決的問題,台海問題屬於中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干涉。中國人自己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智慧解決台灣問題,並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作出更大貢獻。

  “當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進入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彭韜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全篇論述中華民族,體現了在特定歷史時刻做出的對於兩岸關係的高度重視和深刻思考。表明在未來的發展中,應該朝著堅持和平發展、推進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和方向前進。

  首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了兩岸關係對於中華民族的重要性。自1949年以來,由於歷史原因和國際政治格局的影響,海峽兩岸處於分離狀態。然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有著共同的文化和歷史傳承,兩岸同胞同屬於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因此,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對於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衹有當兩岸同胞團結合作,共同努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和國家的繁榮昌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其次,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強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性。他指出,兩岸雙方應該堅持“九二共識”,鞏固共同政治基礎,堅定走和平發展道路。這體現了大陸一直致力於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立場和原則。大陸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最能保障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最後,習近平總書記的論述也提到了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兩岸雙方應該深化交流合作,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表明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將更加注重經濟、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同時也將更加強調對中華民族復興的共同追求和努力。這將有助於推動兩岸關係向更高層次、更廣領域邁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提出了四個“堅定”,彭韜認為,這具有深遠的意義,它們體現了對中華民族共同家園、中華民族綿長福祉、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定信念和決心。總的來說,這四個“堅定”是相互聯繫、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它們共同構成了新時代下解決台灣問題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綱領,為兩岸關係發展指明方向。

  首先,“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強調了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在面對各種挑戰時,始終堅守國家的核心利益,對任何分裂國家的行為持零容忍態度。積極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發揮好青年群體的作用,跑好歷史的接力棒,把中華民族的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其次,“堅定共創中華民族綿長福祉”體現了對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福祉的共同關注。這意味著在制定政策、推動發展時,要始終“以人民為中心”,致力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不斷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

  再次,“堅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則強調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和統一。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要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同胞完全可以坐下來,就家裡人的事先接觸交流起來,增進瞭解,累積互信,化解矛盾,尋求共識”。衹有各民族緊密團結在一起,才能形成強大合力,才能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

  最後,“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心願和目標,同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更需要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奮鬥,需要兩岸共同推動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發展,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提及“家”這個字眼,彭韜分析,這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濃濃的家國情懷和同胞情誼,他語重心長地釋放出兩岸同胞是一家人、是血濃於水的骨肉兄弟的真摯情感,表達了“以人民為中心”“兩岸一家親”的根本立場和價值旨向。這些其實與“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一脈相承。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骨肉天親、同枝相連,台灣同胞是中國人民概念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也是“台獨”分子無法抹殺的客觀歷史與事實。從另一方面來講,這也表明中國大陸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從而達到以共同合作、共同發展來推動實現兩岸人民的心靈相通,以融合發展方式推進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偉業目的。

  這次與馬英九會面,習近平總書記也說道,“兩岸同胞要堅決反對‘台獨’分裂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共同追求和平統一的美好未來。”彭韜就此表示,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與外來干涉是大陸向“台獨”頑固分子以及“以台制華”的外來勢力發出的嚴正警告。任何利用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阻撓中國統一進程的圖謀和行徑,都將遭到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堅決反對。任何人都不要低估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使命、決心、擔當。中國大陸始終會站在對全體中國人民負責、堅決維護兩岸共同利益的角度,堅持底線思維,對“台獨”分裂行徑零容忍,以武力威懾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勢力的圖謀和外來勢力的干涉。兩岸同胞也應攜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中華民族核心利益。

  習總書記在講話中多次強調青年。彭韜表示,青年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生力軍,是兩岸關係發展的動力所在,成為影響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關鍵力量。馬英九在中山大學和北京大學演講中表示兩岸青年因為語言相通、年齡相仿,交流起來是“渾然天成、欲罷不能”,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兩岸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兩岸青年走親走近、走深走實不但契合兩岸關係發展的現實需要,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方面,這有助於增強兩岸青年之間的文化交流和相互瞭解,有利於促進互信、推進兩岸青年之間的友誼和社會融合;另一方面,也有助兩岸同胞敞開心扉,互相接納,化解對立和誤解,降低未來走向衝突的概率,穩定兩岸關係與緩解區域緊張局勢,推動兩岸關係更加良性、穩定和可持續發展,對於推進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