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中評關注:兩岸青年分享交流經歷 深情難忘

2024-07-04 00:39:21
分論壇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教育部港澳台辦副主任舒剛波(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 海涵)2024兩岸青年峰會“青·歷”分論壇3日下午在北京舉行,來自兩岸的青年代表分享交流紀實、展開主題對話,並共同見證了兩岸青年短片征集大賽的頒獎。

  教育部港澳台辦副主任舒剛波致辭時表示,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兩岸青年朋友要樹立偉大理想,要珍惜美好的時光,要促進交流交融。中華民族復興離不開台灣青年的參與,兩岸青年要積極促進交流交往,增進瞭解,積累互信,從交流交往走向交融交心,以青春的小我鑄就民族的大我,共創美好未來。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方方表示,當前,中國的發展進入嶄新的時代,正以中國式現代化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程。希望兩岸青年發揮創造力、創新交流形式,增進友誼,共創美好未來。

  在“青·歷”兩岸青年主題對話環節,6位北京大學兩岸青年分享了投身於兩岸交流的親身經歷。

  北京大學教師丁寧曾作為大陸高校師生代表團的成員赴台交流訪問,通過小小的乒乓球,連接起兩岸情誼。丁寧表示,在台灣同一些台灣青年進行了乒乓球的交流,由此感覺彼此更加親近了,因為有共同的愛好。在這次交流中,也能感受到運動帶來的魅力以及兩岸真正的血脈相通。相信在兩岸青年的交流過程中,彼此會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陪朋友,一起攜手創造更多可能。

  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教師郭雅頌曾全程跟隨和記錄了馬英九先生在北京大學的參訪活動。她表示,馬先生的北大之旅不僅是文化之旅,更是友誼之旅、和平之旅。北大的地標未名湖從高處復盤是一顆心形,我們也把這顆心形定格進了給馬先生做的紀念視頻中,並寄語兩岸青年可以在未名湖畔開啟新的交流。

  北京大學學生陳詩嫿也曾作為大陸高校師生代表團的成員赴台交流訪問,她表示,很幸運能夠在台灣收穫了那麼多珍貴友誼。“在當時9天8夜的行程中,印象最深的是最後一個晚上。我們一遍又一遍舉杯擁抱,《再見》這首歌唱了一遍又一遍還是講不出‘再見’。好在真情比海峽更深,今年的4月我們又見面了,當時老朋友們隔著很遠的距離就認出我們,遠遠地朝我們招手跑來,那一刻,重逢的信息完全包圍了我。”

  北京大學學生馬安妮來自台灣,目前就讀於歷史系,即將攻讀中文系當代文學專業的碩士。她表示,自己從小對中國歷史文化很感興趣,並憧憬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北大濃厚的學術氛圍。她說,文學和歷史於她而言是一個重認祖國的過程,通過4年的歷史學系,她讀了古今中外各種史料,揭開了一些之前被掩蓋的歷史真相,塑造了正確的歷史觀,也在千年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中發現了中國文化之美。馬安妮說,她還通過當代文學作品看見了祖國篳路藍縷一路走來的艱辛過程。“我希望盡一份微薄之力傳遞中華文化及歷史紙媒,向台灣親友介紹更多關於歷史與文學的知識,促進兩岸交流。”

  北京大學台灣學生楊皓程來自台灣新竹,目前就讀於金融學專業。他表示,自從入學以來,他積極擔任了北京大學台灣招生推廣小組的組長,參與籌辦了多場宣講會,希望能用自己的微薄之力,通過宣講的方式,讓更多島內青年瞭解北大、瞭解大陸。在宣講中,他們會通過自身的經驗和感受切入,為島內青年提供最真實客觀的升學指引。

  最後一位分享的同學同樣來自北大,並曾跟隨大陸高校師生代表團赴台交流訪問。他表示,希望兩岸交流更加親密,能夠有機會再到台灣。

  分論壇最後,“京彩台灣”兩岸青年短片征集大賽頒獎儀式舉行,獲獎選手代表分享了其創作感受。

  2024兩岸青年峰會由國務院台辦、教育部、全國青聯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此次峰會以“攜手繪青春 奮進新時代”為主題,舉辦主論壇、分論壇、台灣青年實習就業宣介會、京台青年生活節、兩岸青年數字音樂夜等青年交流活動。峰會創辦以來,累計舉辦交流活動150餘項,吸引6000餘名青年朋友參與,已成為兩岸青年交流交往、共同奮鬥成長的重要平台。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方方(中評社 海涵攝)
北京大學教師丁寧(中評社 海涵攝)
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教師郭雅頌(中評社 海涵攝)
北京大學學生陳詩嫿(中評社 海涵攝)
北京大學學生馬安妮(中評社 海涵攝)
北京大學台灣學生楊皓程(中評社 海涵攝)
北京大學學生分享(中評社 海涵攝)
分論壇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分論壇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分論壇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分論壇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