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鄭劍:台海態勢進入強風險期 兩種結果

2024-07-24 00:29:24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鄭劍(中評社 海涵攝)
會議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中評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 海涵)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學習研究委員會副主任鄭劍日前在“台海新觀察”第九次會議上表示,2024年5月20日,賴清德宣誓就職,台海局勢如眾所預期一樣進一步惡化。與蔡英文執政時期相比,賴清德執政時期兩岸之間由中強度對抗為主上升到高強度對抗主導,由灰色地帶對抗向深灰色地帶對抗轉移,也就是更接近軍事衝突與戰爭的方向轉移。台海態勢整體進入強風險期,烈度高於蔡英文執政時期的高風險。大陸方面推進國家統一進程,困難中有抓手,危局中有機遇,變動中有利基,事在人為。

  談及當前台海局勢基本特點,鄭劍說,一是政治上表現為兩岸之間“一中”與“一台”的鬥爭。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宣示的兩岸政策,不是“兩個中國”,也不完全是“兩國論”,而是徹頭徹尾、不留空間的激進“台灣獨立論”;7月21日,在民進黨全代會上拋出“打造自己的國家——民主台灣“,兩者構成“互不隸屬,民主台灣”論。與蔡英文多做少說、留有模糊、進退空間的“台獨”定位相比,賴清德迄今宣示的是“不回頭”的頑固態度和行動。他是又說又做、不留餘地、盲動冒險的“台獨”。而且他以後還可能提出超越蔡英文“中華民國台灣論”的更清晰的兩岸關係定位論述。賴清德推進“台獨”的模式是“塑造式台獨”,是“現狀即獨立”自我認知化、自我“合法化”、局部“國際化”的模式。

  二是軍事和戰略上表現為兩岸之間更逼近臨戰狀態的鬥爭。即由蔡英文執政時期的灰色地帶較量,演進到賴清德執政時期的深灰地帶對抗,轉入紅色地帶的戰爭衝突的風險明顯上升。兩岸軍隊、軍事干涉力量對峙加劇,美國塑戰意圖進一步暴露,各方擦槍走火的幾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峙的升高、方式的變幻持續走高。

  三是法律上表現為兩岸之間一中、統一與“台獨”、分裂的司法、立法、修法層面的鬥爭。集中體現在兩岸雙方的法律合作地帶萎縮化、模糊地帶清晰化、管轄權迎面相撞,大陸方面對“台獨”頑固分子的司法審判與執法將是新的焦點。下一步,如果賴清德當局膽敢通過“釋憲”“判例”以及“修法”“立法”等手段去包括“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在內的體現兩岸一中性質的島內“法律”規定,便可能觸動《反分裂國家法》、《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相關條款,後果極其嚴重。

  四是涉外上表現為在一切具有“台獨”顯性和隱性內涵的層面的兩岸之間“零和”博弈的鬥爭。賴清德推進台灣問題“國際化”不遺餘力,大陸方面的反制和回擊將不留餘地。兩者迎面相撞,你死我活。

  五是經濟上表現為兩岸之間更深入徹底的“脫鈎”與“反脫鈎”的鬥爭。賴清德兩岸經濟科技政策的終極目標是與美國對華“脫鈎”“分立”政策徹底保持一致,蔡英文則明顯留有安全騰挪餘地。面對賴清德當局政治是戰略壓倒經濟規律的倒行逆施,大陸方面必然依托強大的跨兩岸以及國際經濟及科技實力地位進行堅決的反制,決不讓“台獨”分裂勢力和國際干涉勢力的圖謀得逞。

  六是社會上表現為兩岸之間短兵相接的融合與反融合的鬥爭。賴清德企圖讓兩岸社會漸進式“脫鈎”,同胞變異族、敵人。一切影響其在島內斷影響其“台獨”塑造的各類兩岸交流合作,包括深受台灣民眾歡迎、符合台灣各階層利益的兩岸交流都要千方百計阻斷。蔡英文執政時期,其在這方面留有一定模糊地帶,主要體現在對台商利益集團、民意的一定的考量,更注重謀求“天然獨”的時空。賴清德則具“台獨”頑固性,更注重“人工獨”。

  鄭劍分析,賴清德執政時期台海形勢的變化,主要是賴清德的政治本質和個性決定的,也是中美關係的階段性特徵以及賴清德誤判大陸的決定的,背後是中國大陸與美國實力地位的反映。但歷來形勢比人強。在看到台海風險高企因素的同時,也應看到,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隨著中國大陸綜合實力高質量發展、社會主義現代化日趨實現,經濟總量將超越美國,科技水平比肩美國,軍事實力懾制美國,國際塑造能力逼近美國;美國因戰略透支、國內撕裂、發展模式危機等結構性因素勢必繼續走下坡路,中美之間攻守進退態勢必將發生有利於中國大陸方面的變化,中美關係有望實現一定程度再平衡。屆時,美打“台灣牌”將逐漸力不從心,進而牽動台海局勢及國際格局的變化;台灣社會將更加面對現實,對“台獨”更加絕望,對美更加疑慮,對大陸更加依賴,“被統一”意識更加強勁。結束兩岸對立、發展兩岸關係的願望可能上升,國家統一的感召力亦有望止跌回升。大陸方面推進國家統一進程,困難中有抓手,危局中有機遇,變動中有利基,事在人為。

  鄭劍指出,我們要強化鬥爭意識,牢牢把握兩岸關係與祖國統一進程的主導權主動權,緊緊圍繞國家統一的根本目標和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推進逐步祖國統一進程的戰略部署,因勢利導、趨利避害,靈活應變與主動塑勢並舉,計劃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敵進我進、化危為機,趁勢而為、連續突破,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打破封鎖,融通兩岸,推動協商,破擊干預,不斷推進兩岸統一進程。

  鄭劍認為,兩岸統一要麼是“台獨”分裂勢力和美國為首國際干涉勢力聯手鋌而走險,觸犯《反分裂國家法》,大陸方面斷然出手武力解決的結果;要麼是中(大陸)美台三方關係發生有利於兩岸統一於中國大陸的結構性變化,美國被迫棄台,台灣當局走投無路的結果。

  “台海新觀察”第九次會議由華中師範大學台港澳與東亞研究中心主辦、兩岸統合學會協辦,主題為“變局與塑造”,來自北京、上海、南京、廈門、武漢等地的二十餘位台灣問題專家圍繞會議主題展開深入討論。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