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兩岸專區

中評關注:兩岸專家論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

2024-10-28 00:27:13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劉佳雁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
  中評社香港10月28日電/由閩江學院主辦的“閩江學院兩岸融合發展論壇——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學術研討會”10月19日在福建省福州市舉行。在分組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圍繞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的目標、路徑和實踐等議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劉佳雁研究員指出,賴清德以“雙少數”贏得“大選”並於5月20日上台以來,頑固堅持“台獨”理念,遂行“新兩國論”,以“抗中保台”“反中保獨”與大陸進行全面對抗,兩岸關係對立緊張局面進一步加劇,不僅破壞了台海和平穩定,損害了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使得兩岸同胞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推進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面臨著重大挑戰。

  劉佳雁認為,總體來看,兩岸關係未來面臨的主要挑戰是與賴清德當局對其所面臨的內外環境的判斷密切相關。首先,賴當局認為中美博弈常態化甚至走向攤牌的可能性很高,加上俄烏衝突的長期化和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的戰略位置,使台有機會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其次,兩岸關係好壞對島內經濟和社會穩定沒有損傷,尤其是賴認為兩岸關係好客觀上會影響其執政穩定性,不利於其推動“中華民國台獨化”;其三,這樣的政策選擇與賴的政治性格和個性有關。但從影響兩岸關係的諸多因素看,賴清德當局的兩岸政策施政在其對抗和鬥爭思維下,短期而言顯然會影響兩岸交流和人員往來,從而影響兩岸融合發展的深度和廣度,長期來看在缺少島內制衡下,將進一步強化島內民意對大陸的負面情緒,不僅不利於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也會給實現國家完全統一增加更多的複雜性。

  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教授表示,長期以來,兩岸經貿關係始終是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支撐和穩定器。但隨著中美博弈的加劇,世界經濟的持續低迷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的重大調整,再加上大陸進入高品質發展新階段,導致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生態系統出現巨大變化,也對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走向產生重大影響。整體而言,構成兩岸經濟合作的內在機制和動能並未出現根本性變化,因此,確保兩岸經貿關係穩定和進一步深化兩岸產業合作的契合度成為當前把握兩岸經貿合作方向的關鍵。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張寶蓉表示,台籍教師不僅是大陸高校重要的師資力量,更是兩岸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推動者、實踐者,為促進兩岸高等教育交流與合作、增進兩岸文化認同與融合、提升大陸高校的辦學實力做出突出貢獻。大陸高校台籍教師招聘政策是惠台政策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張寶蓉表示,大陸高校招聘台籍教師的政策演進主要劃分為三個階段,即“引進來”階段、“留得住”階段、“發展好”階段。政策涉獵內容主要包括台籍教師資格認定、評價體系搭建、科研環境構建、生活保障落實四個方面,呈現出由“優惠為主”轉向“融中有惠”、形成“中央統一、地方多元”的互動格局、由“面面俱到”轉向“面面做實”三個主要特徵。衹有不斷完善和豐富大陸高校台籍教師招聘政策,持續推動大陸高校台籍教師“引進來”“留得住”“發展好”,才能提升台籍教師赴陸任教的意願,推動兩岸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發展,為祖國完全統一貢獻教育力量。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王華指出,從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歷程來看,大陸台資企業是其中最為重要的微觀行為主體,在引致兩岸經貿往來規模顯著提升的同時,也為兩岸產業分工合作與經濟融合發展奠定可行基礎。推動台資企業實現在地化轉型升級是深化兩岸經濟融合發展的核心著力點,甚至是整體“系統工程”的關鍵路徑。新時期深化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仍應以促進大陸台資企業的在地化轉型升級作為重要的政策取向。

  王華表示,當前台資企業轉型升級業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工業用地、融資、人才、自主創新、內銷、數智化升級等方面仍然面臨諸多現實困難,需要不斷優化現有政策體系並強化落實力度,通過持續優化城市營商環境、探索拓展產業發展承載空間新思路、加強金融支援和融資服務創新、“育才、引才、聚才”多措並舉解決人才緊缺問題、切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充分借力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等全方位策略,為台企轉型升級提供切實支援和扶助。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經濟室熊俊莉研究員認為,在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中,應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不斷夯實和平統一基礎。福建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積極推動廈金兩地創新實踐,將對兩岸全面融合形成示範效應。祖國大陸的廈門市和台灣地區的金門縣原屬同城,社會聯繫廣泛,同時還具有相向而行的政策條件,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最理想的“實驗田”。廈門和金門地域人口、經濟規模、產業結構、社會福利、公共服務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兩地擁有“非對稱”的資源與能力。這種“非對稱”角色對融合發展既帶來了挑戰,也孕育了機遇。未來,還需要廈金兩地的政府、企業和民眾的共同努力,相向而行,逐步建立起更加緊密的社會網路和共同生活圈。雙方應創新思路,積極探索廈門和金門作為“非對稱角色”的融合新模式。

  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特聘專家鄧啟明,對近年福建省首創推出的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進行分析,認為閩台鄉建鄉創合作,通過開展“陪護式”服務,有助於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與台胞台企登陸第一家園,將更好助力福建鄉村全面振興與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進而助推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與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建設。

  鄧啟明表示,目前,閩台鄉建鄉創合作已經歷了初步探索、擴大引進階段後,從2023年起進入了深化拓展階段,但台灣團隊的引進與自身發展還存在一定局限性、服務鄉村振興與共同家園建設仍面臨不少制約因素,包括力量相對弱小、不確定因素較多、綜合能力不強等,尤其是宣傳動員與當地社群的參與程度並不高、配套政策支持與推廣落實亦有待加強。鄧啟明建議堅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明確宣導“專業+多元”,並加強專案設計、完善保障體系,進一步增強融入意識、擴大交流協商,進一步拓展合作的領域與內容、提升合作的水準與質效,進而推進服務團隊人員組成多元化,既提高鄉村建設與運營管理水準、推動兩岸標準修訂與共通,還提高融合發展的內生動力及效果、推進閩台鄉建鄉創合作制度化,以擴大引進並更好提升閩台鄉建鄉創合作團隊的專業能力和服務水準,不斷提升台灣團隊的工作效率和專案成功率,合力促進鄉村全面振興與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及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

  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鶴亭教授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四個堅定”重要論述以“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兩岸同屬一個民族”豐富完善了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對“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高度概括,指明了國家統一與國家治理的民族構建和民主構建相輔相成的兩項任務和兩種路徑。基於新時代“一中框架”推進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維護領土主權完整、結束政治對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就構成了國族同構的基本內涵和任務,這也與近代以來的中國共產黨追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使命的內在邏輯相契合。新時代“一中框架”下,以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規範去鞏固主權領土完整、推進結束政治對立、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的勢能強大。推動兩岸國族同構、共構與互構,應激發作為中華民族的兩岸同胞的主體性功能,應強化兩岸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兩岸同屬一個民族的文化基礎以穩固民族國家建構的一體化,並確立民主互動規則來推進民主國家建構進程,應促進中華民族福祉增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與國家統一認同培育的協同共進,並加強中華民族的國族一體化建設。

  北京工商大學海峽發展研究院院長于強教授以大陸社交軟體為切入點,深入分析了兩岸網路世界的深度融合。于強指出,兩岸都是中國人,語言相通,生活習慣類似,自然更容易在社交網路平台上分享經歷,交流心得。通過這些交流分享,普通台灣民眾瞭解到了大陸社會發展、民眾日常生活的真實情況。近年來,隨著兩岸融合發展的不斷深入,抖音TikTok、小紅書、微信、B站、微博等大陸APP越來越多的走入台灣年輕人的日常生活,成為兩岸交流溝通互動的重要工具。通過這種網路的互動和交流,瞭解變多了,刻板印象會變少,因為不瞭解而產生的反感和排斥會漸漸消失。這也正是民進黨當局害怕台灣民眾用大陸軟體的真正原因。不管民進黨政治人物怎麼攻擊大陸產品,不管台灣當局出台多少阻攔的規定,連台灣當局和民進黨政治人物都使用大陸社交軟體,這說明兩岸的交流溝通互動,是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

  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克明教授認為,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是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內容,而要推動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就必須要推進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兩岸產業融合是兩岸產業體系的結構性對接,是兩岸產業體系和經濟體系的整合,將來要整合成一個“大中華經濟”。要不斷擴大兩岸產業合作的領域和接觸面,這不但能夠通過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的相互作用增強兩岸產業合作關係,還能通過增加擴大兩岸產業合作面,為兩岸產業體系的結構性對接,實現兩岸產業融合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隨著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大陸的經濟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加上近年來國際市場及供應鏈關係也發生很大的變化,許多台資企業需要更新產品及其技術以及相應的經營模式,需要改變經營領域或尋求新的發展領域,需要改變市場面向,需要面對企業的接班繼承問題等。台資企業的轉型升級,台資企業在大陸的可持續經營,是兩岸產業合作深化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於推動兩岸產業融合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暨南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台灣經濟研究所王鵬教授認為,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互聯互通,共用共治”已經成為海峽兩岸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最核心思想。基於共同利益的相互合作與和平共處,通過推動電子商務合作、創新媒體發展方式、增強網路防禦能力、縮小兩岸資訊鴻溝等融合發展新路徑,可以構建海峽兩岸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王鵬表示,未來,海峽兩岸需要共同推進科技資源分享、加強區域和民間合作、創新產品市場化運營示範、促進科技金融融合,探索持續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面對世界媒體的競爭,兩岸媒體應充分把握互聯網時代的機遇,堅守中華文化的特色,結合經濟和科技力量,共同打造擁有中華文化特色的新型媒體產業,共同擴大在全球的影響力和產業競爭力,不斷提高中華民族的軟實力。面對諸多風險挑戰,兩岸應加強網路安全保障和防護手段建設,提升應急通信和網路安全保障能力。在如今的互聯網時代,為了海峽兩岸的和平發展,還應增強網路防禦能力,為海峽兩岸營造安全有序的網路環境。

  閩南師範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副院長吳鳳嬌教授表示,兩岸政治協商是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重要政策主張,在增強統一動力、厚植統一民意、構建統一話語權、形成統一路徑上發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兩岸協商談判是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融合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重要手段。應恪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和反對“台獨”的前提基礎,遵循以人民為中心、循序漸進、平等協商和合情合理的安排等總體原則。近中期階段,應致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中遠期階段,則以探索並形成“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為主要目標。

  吳鳳嬌表示,儘管兩岸力量對比持續呈現“我強台弱”與“我興台衰”態勢,有利於推進兩岸政治協商開展。但受島內政治結構與政局變化、“台獨”分裂勢力坐大、美日等深度介入台海等因素交織疊加影響,推進兩岸政治協商仍面臨協商機制中斷、經濟紐帶阻斷和兩岸民意隔閡等多種掣肘。為此,吳鳳嬌建議要破除政治壁壘,建立政治互信;壯大經濟實力,強化利益動能;提高軍事實力,構築軍力保障;厚植兩岸民意,深化融合發展;五是推進特色大國外交,摒除外部干擾。

  中共廈門市委黨校統戰理論教研部教授艾明江認為,推動國家統一不僅要從經濟社會層面夯實國家統一外部基礎,同時,更要從心裡認同奠定國家統一內部基礎,衹有構建“國土不可分,民族不可亂”的民族文化心理,才能從根本上構建起國家共同體的緊密紐帶。當前,推動國家統一與維護國家統一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各民族之間同樣存在廣泛的民族身份認同問題,也衹有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構建起各個民族之間的共有身份認同,才能在民族心理構建起反對“分裂”、維護統一的“防火牆”。

  艾明江表示,兩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民族心理認同的角度提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國家統一的重要性,也進一步凸顯出了在國家統一進程中,對於兩岸同胞而言,不僅要看到經濟社會因素對促進國家統一的重要性,更要看到情感認同對構建國家統一的重要價值,由此才能在交流交往交融過程中主動培育與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當前,如何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中納入台灣同胞,並採取某些具有差異性的融合與凝聚模式,已經成為兩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課題。

  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凌斌認為,近年來,福建積極發揮對台獨特優勢,先行先試,主動作為,推動閩台全方位交流合作與各領域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取得了諸多歷史性突破和豐碩成果。福建惠台利民政策漸成體系,來閩台胞領域分佈趨向多元,閩台人文交流深度不斷拓展,閩台基層融合實踐亮點紛呈。福建探索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帶來的經驗啟示主要有:必須勇於先行先試,不斷出台閩台融合發展新舉措;必須深化產業合作,不斷創新閩台經濟融合新模式;必須重視平台搭建,不斷打造閩台融合發展新引擎;必須聚焦關鍵群體,不斷擴大閩台融合發展覆蓋面;必須創新法治思維,不斷增強在閩台胞台企獲得感。今後福建應持續擴大深化兩岸民間交流,助力在閩台胞台企紮根融入,支持廈金、榕馬加快融合發展,借鑒跨區域合作經驗推進示範區建設。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許珩對兩岸融合發展視野下涉台研究國際話語權的建構進行了探討。從一個中國原則下的兩岸共同參與、供應鏈合作到戰爭危機中的撤僑,兩岸融合發展不僅限於地理上的兩岸,也包含全球視野下的兩岸融合發展。強調台灣本位主義的台灣研究不僅在台灣大行其道,而且也積極在國際學術界發聲,尋求國際社會支持。在兩岸融合發展視野下,針對旨在去中國化的台灣研究在國際學術界積極發聲現象,大陸學者應加強國際涉台研究的學術參與和話語權建設,在涉及認同問題的理論層面上和強調台灣本位的研究群體進行學術對話和碰撞。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副教授,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林子榮提出,由於港澳台地區有著特殊區域文化和歷史記憶,與祖國大陸在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價值理念上也存在差異,港澳台地區民眾形成一定的地域文化認同。這種認同本不屬族群認同,完全是文化性和社會性歸屬感,但分裂勢力正試圖通過去“中國化”及塑造“共同記憶”等手段製造並區隔“族群意識”,強化“族群認同”邊界,甚至意欲構建想像的共同體(例如“台灣民族”“香港民族”)以消蝕域內民眾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以期達致分裂國家目的。

  林子榮表示,受“港獨” “台獨”等勢力的操弄和錯誤思潮誤導,港台地區分離主義蔓延,分裂勢力呈現年輕化趨勢。他以大陸高校港澳台學生為研究物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從認知、情感、行為三個維度對其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現狀加以分析,並探查其影響因素及培育路徑。研究表明,在大陸生活年限是影響港澳台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顯著性因素,而增進歷史文化認同、擴展群際接觸互動、強化共同歷史記憶、豐富交流載體形式有助於強化港澳台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上海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楊冬磊指出,當前,中國式現代化持續推進,為廣大台灣同胞提供了難得的時代機遇,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來到大陸發展,後者也將大陸視為其在外發展的重要人生目的地。因此,如何幫助台胞更好地融入大陸社會,不僅是一個現實熱點問題,也是一個涉及兩岸融合發展的重大理論命題。他從本質特徵、行動結構以及實踐價值等維度對常住大陸台胞社會融入進行深度剖析,常住大陸台胞社會融入可視為一種人類特有的社會行動過程。這一過程中,我們不僅看到了新的社會關係結構的重組,也看到了新的社會交往模式的重構,更看到了新的社會身份認同的重建。從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和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戰略目標要求而言,常住大陸台胞社會融入在維護政治穩定、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團結、實現文化和諧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踐價值。

  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中威針對當代國家認同的建構問題進行了理論思考,認為當前國家仍是維持社會團結、推動區域整合的核心力量,穩定而具有說服力的國家認同仍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但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各類思潮的激烈碰撞,基於“現狀”的認同建構模式正對傳統的國家認同構成愈發多樣的挑戰。世界各地面對支撐起國家認同的“現代政治神話”受到理論與現實雙重衝擊的現實,往往走上兩種截然相反的道路,或是投入大量資源強化上述“神話”的“神聖性”,或是以“進步”“變革”和“轉型”為名,縱容乃至煽動對傳統認同的全方位攻擊。但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背離了歷史事實與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也突顯了建構新型國家認同的必要性。

  林中威表示,中國特色的國家認同應該在建構模式與最終定義上都區別於當前由西方國家奠基的國家認同觀念體系,以一系列標準建立認同的“動態的整體”,使民眾能夠以更多元化、更為靈活的標準明確自身的國家認同,並為其不斷強化這一認同留下空間,從而為充分調動境內各民族、台港澳同胞和海外華人華僑的力量奠定基礎。

  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講座教授、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鄧利娟,和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永春分院常務副院長、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郭偉展指出,廈門與金門之間獨特的地緣關係與歷史淵源為兩地經濟社會整合提供了天然優勢,多年來儘管困難重重,雙方密切的交流合作已使廈金同城生活圈的雛形顯現,兩地基礎設施互聯成效明顯,人員往來及經貿關係密切,生活融合不斷深化。廈金同城生活圈有助於兩地居民共用公共資源與公共服務,為兩地居民提供同等便捷的服務,提升生活品質和便利,促進交流互動,增強凝聚力與認同感,在兩岸關係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鄧利娟、郭偉展表示,加快建設“廈金同城生活圈”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重要內容。但自2024年賴清德上台以來,兩岸關係形勢更加嚴峻複雜與不確定,廈金同城生活圈的建設明顯增加了新挑戰。一是金廈海域形勢緊張重創兩地交往與融合;二是未正常化的“小三通”阻礙金門旅遊與經濟恢復發展;三是陸生赴台就學的困局妨礙廈金教育資源分享。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極其嚴峻複雜、大陸著力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的背景下,比較務實可行的路徑,一是要以大陸方面為主導,中央相關的涉台政策應對同城圈建設給予特殊安排;二是廈門作為同城圈建設的主體責任方,應立足大局,積極承擔,大膽探索;三是協同金門反對“台獨”、主張兩岸和平的民意力量,施壓台灣當局放寬有利金門發展的相關政策規定,具體包括:落實對在廈金海域作業的兩岸漁民合法權益的保障;儘快恢復與拓展廈金旅遊市場;開放閩籍生源學位生赴金門大學等高校就讀;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規範金門居民在廈的同等待遇等。

  廣西財經學院副研究員梁穎認為,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是一個涉及多方面各場域的實踐過程。農業交流與合作即是兩岸交流領域中起步最早、基礎最好、成效最明顯的領域之一,更是兩岸中華兒女投身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的重要領域。在大陸西部地區台灣農民參與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是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不可缺少的部分。以廣西欽州欽南台灣農業創業園為例,台灣農民通過參與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桂台農業合作,實現參與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的第一階段。然而,疫情防控3年和目前台海的緊張形勢,給兩岸農業合作造成不可忽視的幅面影響,兩岸開展涉農經貿交流活動和人員往來的空間被嚴重壓縮。今後,台農在大陸西部參與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建設,需要地方政府、社會、民眾和台農共同努力推進。

  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台灣研究院講師蔡一村基於423位內地高校港澳台學生的調查樣本,對港澳台生的國家認同影響因素及國家認同教育效果進行實證分析後指出,港澳台生的國家認同影響因素主要與入學前在內地時間、普通話使用水準等個人特質因素,社會文化適應等生活環境因素,人際交往頻率和品質等人際關係因素,以及教育投入度和滿意度等學校教育因素顯著相關。同時,國情及時事政策課程等課程類型在當前高校港澳台生認同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實踐性、體驗性教育類型也會對認同教育滿意度產生影響。基於此,內地高校需要提升港澳台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針對性,加強資源整合和系統設計;重視港澳台生的社會適應與群際接觸情況,開發基於日常生活場景的隱性教育資源;提升實踐性、體驗性課程在港澳台生國家認同教育中的比重。

  天津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天津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文系副教授何慧俐表示,青年一代在政治認同、價值觀念、經濟需求、文化交流等方面展現出多樣化的面貌。他們既是兩岸關係發展的見證者,也是參與者和推動者。通過教育、交流、合作,青年有能力也有責任促進兩岸關係的和諧發展,共同書寫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強調必須增進中華文化認同。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要推進兩岸青年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首先就要從文化認同開展。文化認同是政治認同和國家認同的基石,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我們應該以文化認同促進兩岸青年的政治認同和國家認同。在兩岸關係緊張的當下,推進兩岸青年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既是時代賦予的任務,也是促進兩岸和平統一的必要舉措。

  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講師鄧婧表示,閩台民族融合的研究背景植根于兩地深厚的歷史淵源和緊密的文化聯繫。福建與台灣隔海相望,地緣相近、血緣相親、文緣相承、商緣相連、法緣相循,使得兩地的交流合作具有天然的優勢和深厚的社會基礎。在這一過程中,閩台的文化交流合作不僅表現為民間信仰、民俗文化、宗親關係等傳統領域的交流,還擴展到了新聞傳播、文化投資、文化產業等現代領域,顯示出從無序到有序、從低層次到較高層次的發展趨勢。閩台民族融合的歷史經驗對於當下的民族團結與融合具有重要的價值。

  此次論壇由閩江學院主辦,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承辦,旨在凝聚兩岸專家學者的智慧,為進一步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建言獻策。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港澳台研究中心主任,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張寶蓉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王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政治經濟室熊俊莉研究員
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院特聘專家鄧啟明教授
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鶴亭教授
北京工商大學海峽發展研究院院長于強教授
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陳克明教授
暨南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台灣經濟研究所王鵬教授
閩南師範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副院長吳鳳嬌教授
中共廈門市委黨校統戰理論教研部艾明江教授
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劉凌斌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許珩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員林子榮副教授
福建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中威
閩江學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閩江學院鄉村振興研究院永春分院常務副院長、海峽兩岸鄉建鄉創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郭偉展
廣西財經學院梁穎副研究員
廣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台灣研究院講師蔡一村
天津大學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天津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中文系何慧俐副教授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