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中評關注:科技部兩會呼籲給青年人空間

2019-03-13 00:22:11
科技部就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答記者問(中評社 徐夢溪攝)
科技部就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答記者問(中評社 徐夢溪攝)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在3月11日舉行的科技部發布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語重心長:青年是國家民族的希望。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這些年輕科技人員,為他們創造條件,發現其中那些安安靜靜的、把科研創新作為自己畢生事業、職業選擇的,以及通過科研體現自己一生價值所在、接受社會認可的年輕同志。對於這些人,我們要深入研究,怎麼樣給予更多更大的支持。

  伴隨科技發展熱潮,國家和企業對科技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科技人才的工作需求也越來越多地得到重視。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兩會期間大力呼籲要關注年輕的科技人員,給他們提供更好的科研環境和支持。

  “青年是國家民族的希望,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科技創新這個領域。”王志剛說,一個國家科技創新能不能持續發展、不斷提高,長江後浪推前浪,關鍵在於有沒有一批年輕人願意投身科技、投身創新,關鍵在於這批年輕人是不是敢於超越前輩。“任何一個國家只要想做科技、想做創新,就必須看重年輕人。因為這是持續的事業,而科技本身就是需要一代又一代做工作,需要接續不斷。”

  “科技創新往往都是英雄出少年。”王志剛指出,很多科學大家都是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做出了卓越的成就和貢獻。因為青年時代是人的精力、學習能力、理解能力、吸收能力最強的時候,這在創新能力方面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支持年輕人多出成果、早出成果。

  王志剛坦言,的確存在青年科學家壓力大這些現象。年輕人剛進入社會,確實壓力很大,包括生活的壓力,科技資源申請的壓力等。這個事情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個就是從國家層面上,政府、社會怎麼樣能夠為青年科學家、科技人員潛心做科研、早出成果提供一些好的條件。另一方面,從人的成長磨煉來講,每個人都要經過這個坎,今天我們的很多大科學家當年也經過這些坎,年輕人從自身來講要從一種積極的心態來面對,主動作為、謙虛向學。

  他認為,從科技部的角度來講,我們需要更多地關注這些年輕科技人員,為他們創造條件,發現其中那些安安靜靜的、把科研創新作為自己畢生事業、職業選擇的,以及通過科研體現自己一生價值所在、接受社會認可的年輕同志。對於這些人,我們要深入研究,怎麼樣給予更多更大的支持。

  “我不太贊同年輕人太著急,人才流動很正常,而且必須流動,但是三天兩頭流動可能就有問題。”王志剛認為,從國家層面應該積極創造環境,從科研人員層面,特別是一個優秀的科研人員,要受到社會尊重,不但要讓人尊重知識,還要讓人尊重科研人員的操守。在這些方面應該怎麼做,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他問到:“作為總師,作為導師,作為組長,怎麼能夠積極幫助年輕人,但是又給年輕人提供成長機會、工作舞台?為什麼過去很多年輕人很早就可以擔任一些課題組長,擔任一些主管設計師、主任設計師,而這種機會現在是不是可能少了一些?”

  最後,他也建議,年輕的科技人員也要有雄心,要琢磨怎麼能參與一些大的項目、參與不分年齡的競爭,這樣使得我們不同年齡段的科技人員都互有所長、相互支撐、相互提攜、相互尊重,最後形成一個科技界互幫互學的和諧環境,使每個科技人員都有機會在中國科技創新的大潮中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機會、自己成長的道路,以自己的貢獻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科技強國建設。這一點上,希望全社會多尊重青年人,多給青年人機會。

  (中評社報道組:徐夢溪 林艶 張爽 張心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