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楊毅周:兩岸應協商形成制度化聯繫

2019-03-14 00:08:43
全國政協委員楊毅周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中評社採訪(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中評社報道組)十三屆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委員、全國台聯副會長楊毅周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中評社採訪,他認為,兩岸要融合發展,首先應該從低端的經濟議題開始,從兩岸各行各業各界開始,通過協商的過程,形成各行各業各界之間制度化的聯繫,這個制度化聯繫應該就是低端的兩岸和平發展制度安排。楊毅周建議,各行各業各界都要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進行民主協商,高階政治協商可以在這個基礎上一步一步進行。

  兩岸的民主協商和政治協商是今年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熱議的一個話題,楊毅周對中評社說,協商民主是大陸的一個重要的民主實現形式。兩岸要實現和平統一,要形成“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甚至兩岸關係要和平發展、融合發展,都要靠民主協商,“政協就是協商民主的民主協商。兩岸目前的關鍵在於怎麼進行民主協商。”

  楊毅周認為,民主協商的第一步習總書記講得很清楚,他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上鄭重倡議,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各界各行各業進行協商,協商的內容就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化安排。

  楊毅周解釋說,兩岸各行各業各界通過一個民主協商的過程,形成各行各業之間制度化的聯繫,這個制度化聯繫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制度化安排的一部分。“我們要從基礎開始做起,最基礎的就是根據兩岸的各行各業各界融合發展的要求——就是兩岸共同利益的要求、共同發展的要求,來進行制度化安排。”

  “我建議各行各業各界都應該在‘九二共識’基礎上開始民主協商。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兩岸關係的發展一定還是要靠共同利益來牽導,兩岸要形成共同利益,只有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才能夠逐步往前走,這就是韓國瑜的‘韓流’給我們的啟示:通過兩岸融合發展、和平發展,台灣民眾能夠得到真正的實惠,才願意跟你走。”楊毅周說,“台灣當局雖然阻撓有意赴陸協商的政治人物,但是民進黨當局擋得了高階政治上的協商,擋不了民間的、經濟上的協商。” 

  楊毅周對中評社說,民主協商需要有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大陸本身的發展。“從我們這麼多年兩岸關係發展的經驗來看,我們很清楚大陸發展以後,台灣同胞確實非常希望能夠分享大陸發展的紅利,但這種分享不是隨意的交流就可以分享的,我認為應該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能夠達成制度化的安排,使得兩岸的共同發展制度化、融合發展制度化,才有可能使兩岸融合發展的過程非常穩定向前,然後可以一步一步往上走。兩岸融合發展達到一定的程度後,才能為和平統一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才有可能在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形成共同的認同,才有可能心靈契合。”

  今年對台工作重點是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楊毅周對中評社說,今年李克強總理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關於台灣問題部分,其實就是一句話:“要全面貫徹落實習總書記的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會上的講話”。

  楊毅周認為,雖然是一句話,但是這句話含義非常深刻。從某種意義上說,今年的對台工作都包含在習總書記的講話中了。

  楊毅周也指出,李克強總理還特別提出兩點作為今年對台工作的重點:第一點是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圖謀和行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今年兩岸關係還是會相當緊張。民進黨當局為了自己的選舉利益,可能會鋌而走險刺激兩岸關係,搞兩岸的對立,以此撈取選票,有可能會擦槍走火,‘台獨’的危險性還是存在的。因此今年反對‘台獨’、遏制‘台獨’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第二點是李克強總理特別強調‘深化兩岸融合發展’。”楊毅周說,兩岸融合發展是習總書記的一個創新性思維,也是習總書記整個對台重要論述的核心部分。“兩岸的融合發展實際上是兩岸和平發展的進一步深化,就是要解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前一段沒有解決的問題。什麼時候能夠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就是要看融合發展的成果怎麼樣。”

  楊毅周認為,兩岸融合發展,實際上是以融合帶發展,以融合促發展,讓兩岸能夠協調發展、共享發展、共同發展。台灣同胞在兩岸融合發展的過程中,既發展了自己,也參與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只有兩岸同胞共同參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才有可能增加台灣同胞的中國人認同,達到心靈契合。

  楊毅周對中評社表示,今年習總書記在有關融合發展方面已經講了非常具體的內容,第一就是同等待遇政策要繼續落實,兩岸同胞要“一視同仁”;第二就是兩岸經濟方面要“應通盡通”;第三就是祖國大陸的公共資源要讓兩岸同胞共享共治。“這些都是兩岸融合發展非常具體也非常深刻的內容。可以說,推動兩岸融合發展將是未來對台工作的重點。”

  韓國瑜訪問大陸是“韓流”的必然趨勢

  楊毅周對中評社說,韓國瑜來訪問大陸,我們一點都不驚奇,他在東南亞繞了一圈以後最終還是要回到家裡。韓國瑜來大陸是整個“韓流”的必然發展趨勢,“韓流”正是在“貨出得去,錢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的口號下形成的,這個口號的出路歸根結底是大陸。“其實老百姓都心知肚明,‘韓流’的最終目標就是大陸,只有大陸才可能實現‘貨出得去,錢進得來,高雄發大財’這一目標。”

  楊毅周指出,韓國瑜堅持“九二共識”,所以他到大陸來暢通無阻,一路綠燈。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要怎麼發展、有什麼需要都可以商量。韓國瑜登陸就體現了“九二共識”從口號到落實到現實,“韓國瑜來大陸是時勢造英雄,英雄又引領時勢。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潮流產生了韓流,韓國瑜又反過來助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的新潮流。”

  (中評社報道組:張爽 林艶 徐夢溪 張心怡)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