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童建明:檢察機關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2019-03-12 14:44:25
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回答記者提問(中評社 張爽攝)
現場圖片(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電(中評社報道組)3月12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會議結束後,國務院部門負責人繼續亮相“部長通道”,接受集體採訪。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童建明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將進一步把便民利民的司法工作做深入、做扎實,讓人民群眾在感受到司法公平正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以下為文字實錄:

  中國外文局、中國網記者:剛剛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中提到,檢察機關出台了“群眾來信7日內程序性回復,3個月內辦理過程和結果答覆”的新制度。請問童檢,這是一項怎樣的制度?具體基於怎樣的考慮?報告中提到檢察機關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因案致貧返貧家庭、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公益訴訟監督等,也請您介紹一下相關的工作。謝謝。

  童建明: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是檢察工作的主題,也是今天上午張軍檢察長作的工作報告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過去的一年,檢察機關在履行各項法律監督職責過程中,特別注意把便民利民工作落細、落小、落到實處。報告中講的,對群眾來信建立7日內程序性回復,三個月內辦理過程和結果答覆制度,這個制度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說檢察機關自收到群眾的來信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就要向當事人進行程序性回復,要告知來信人信已收到,下一步我們將怎麼辦。而後,由承辦來信事項的檢察院在3個月內將辦理結果或者辦理過程和工作進展答覆來信人。

  為什麼要建立這項制度?張軍檢察長在報告中講了一句話:將心比心對待群眾信訪。也就是說,要設身處地地為群眾著想。你想,我們如果收到親朋好友的來信,我們是不是應該首先回個信、報個平安?那麼對老百姓的來信,如果長期杳無音信,他可能會再寫信或者到處去上訪,我們現在很多的重複信訪就是這麼造成的。所以張軍檢察長講要將心比心,就是這個道理。最高檢這幾年受理的群眾來信年均18萬多件,過去我們主要是辦後答覆,現在要辦前回復、辦後答覆,顯然,工作量比過去明顯增加。但是群眾來信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困難再大,我們也要克服。最高檢除了自己嚴格做到以外,還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跟進落實,千方百計地把這項制度落實好,用實際行動為群眾排憂紓難。

  剛才提到的救助因案致貧返貧的被害家庭,這也是檢察機關把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深度融入精准扶貧工程的一項具體舉措。就是說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因為犯罪致傷、致殘,無法通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生活困難,或者無力支付醫療費用;或者是刑事案件的被害人遇害,他的家屬失去生活來源,因而陷入貧困,這個時候,檢察機關及時啟動司法救助程序。去年,我們救助這類因案致貧返貧的困難家庭有4200多戶,發放救助金4900多萬元。前不久,最高檢、國務院扶貧辦近日聯合下發關於檢察機關國家司法救助工作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對進一步做好這項工作又提出了要求。

  至於你說到的“保障千家萬戶舌尖上的安全”這項公益訴訟專項監督活動,這也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民生檢察工作。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去年,檢察機關根據法律賦予檢察機關對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等領域提起公益訴訟的職能,部署開展了這項工作。重點是對網絡餐飲、校園周邊、農貿市場、飲用水源地等這些重點部位和領域開展監督。

  去年,全國檢察機關共立案辦理涉及食品安全公益訴訟案件2萬多件,其中僅督促市場監管部門處理違法違規的網上餐飲企業就達5萬多家,探索了一條運用法治手段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群眾點外賣更放心的新路徑。

  2019年,檢察機關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適應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更高品質的需求,進一步把便民利民的司法工作做深入、做扎實,讓人民群眾在感受到司法公平正義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司法的溫暖。

  借這個機會,我再做一個檢察小廣告。剛才講到了我們的第九檢察廳,專門負責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去年,檢察機關對我們的內設機構進行了一次系統性、重塑性的改革。按照刑事犯罪的類型重新組建我們的刑事辦案機構。根據法律的賦權和實際工作需要,增設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廳,現在我們十大檢察廳已經亮相,總體形成了刑事檢察、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和公益訴訟檢察“四大檢察”並行的法律監督工作總體布局。我們歡迎媒體朋友們和社會各界繼續關注、關心檢察工作,加強對檢察工作的監督。謝謝。

  (中評社報道組:林艶 徐夢溪 張心怡 張爽 後援記者:秦正陽 實習記者:張磊)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