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國人大、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

部長通道收官 34位部長回答89個問題

2019-03-13 00:18:11
政協委員們退場時,朱恒順拿著話筒等著開啟部長通道(中評社 張爽攝)
部長通道的提示牌(中評社 張爽攝)
  中評社北京3月13日電(中評社報道組)隨著兩會會期接近尾聲,媒體採訪重鎮“部長通道”昨天收官。34位部長先後走上部長通道,回答了66位記者和網友提出的89個問題。

  昨天的部長通道是一場“超長”採訪,分上下兩部分,一部分在會前進行,一部分在會後進行,共14位部長走上通道。部長通道主持人、全國人大內司委內務室一處處長朱恒順在結束後向記者表示感謝,“這條通道已經有60年了,不是因為有部長走才有‘部長通道’,因為有廣大記者才有了‘部長通道’。”

  今年的四場部長通道上,記者通過在公眾號留言的方式向會務組提交問題,並且首次有外國記者用英文提問,最高檢和最高法的負責人也首次走上部長通道。部長通道與記者會不同,每位部長最多只會回答三個問題,問題也比較尖銳和“接地氣”,部長們“見招拆招”,擺數字、講道理,創造了多個“金句”,甚至數次登上微博熱搜榜。

  來人民大會堂參加兩會的各部部長通常都從大會堂北門進入,從北門到會場的這段路程,就成為了記者們抓訪部長的“寶地”。後來為了使採訪更加有序,這條通道拉起紅線,由兩名記者進去“攔部長”,哪位部長能被請到通道前與記者面對面,隨機性很高,很大程度上還要看這兩位記者“認部長”和“攔部長”的功力。其他記者如果眼尖發現了沒有被攔的部長,也會大聲呼喊,請部長到台前來。

  2016年總理記者會上,李克強總理要求部長們主動對記者開口回應問題,李克強總理還當場問記者是否對部長們的表現滿意。2017年,部長通道上迎來了更多部長,全國人大有專門的團隊與部長溝通,提前確定走上通道的部長都有誰,也通過微信公眾號向記者們征集問題,使採訪更有序。此外,全國人大還增設了代表通道,邀請各行各業的代表走到台前;全國政協增設了委員通道,姚明、馮鞏、董明珠等各界名人都走上過今年的委員通道。

  (中評社報道組:張爽 林艶 徐夢溪 張心怡)
首次亮相部長通道的最高檢副檢察長童建明向記者揮手(中評社 張爽攝)
文字記者們正在通道現場工作(中評社 張爽攝)
陸昊在部長通道上回答記者提問(中評社 張爽攝)
朱恒順在部長通道四場採訪全部結束後,向媒體表達感謝。(中評社 張爽攝)
12日下午,部長通道收官後,話筒架和拍攝台尚未及撤走(中評社 張爽攝)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