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數據

中評數據:施政報告有力回應民意

2023-10-27 00:11:46
圖1 2017至2023年香港社交媒體在施政報告發表當天對其的聲量與信任指數對比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2 施政報告諮詢期開始至發表前夕香港社交媒體涉有關議題的聲量與關注度變化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中評社香港10月27日電/10月25日,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內容聚焦樓市減辣措施與鼓勵生育政策,也繼續重點著墨搶人才搶企業、以及發展創科與新型工業、推動產業結構多元化等範疇,在香港社會引發較高的關注與討論。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在梳理香港社交媒體涉施政報告的輿情數據以及官方機構的統計數據後發現,輿論普遍認為施政報告對當下香港所處的現實環境、以及市民的期待與訴求皆作出了強而有力的回應,並充分感受到特區政府在逆境之下聆聽民意、銳意前行的堅定決心;施政報告的發表也緩解了部分市民的焦慮情緒,重新提振了社會整體對香港前景的預期。

  如圖1所示,對比2017至2022年的六份施政報告,本次特首李家超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在香港社交媒體所體現的聲量最高、曝光最廣,反映在當前經濟前景未明、外部環境複雜等不利因素影響下,香港市民非常關心特區政府能拿出怎樣的政策措施予以應對。儘管在經濟下行時期,特區政府的任何施政都容易激起民怨招致負面情緒,但本次施政報告的風評卻逆風上揚,在社交媒體取得正向的信任指數,甚至比李家超的首份施政報告還稍高。足見特區政府在本份施政報告的各項政策措施,令很多香港市民都看到了其迎難而上、銳意解決問題的決心。

  由圖2可知,早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夕,香港市民就翹首以盼對此有很多期待與建議。綜合來自政商界、各行各業以及普通市民的訴求,可見當前香港社會對土地房屋、生育以及經濟議題尤為關注。而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諮詢期也充分聽取了各種聲音,並把接下來的施政重點落在市民最關注的土地房屋、生育育兒等議題上。結合圖3可知,施政報告發表當天各政策範疇的關注度,與三個月前社交媒體對這些範疇的關注度排序大致吻合。除前述的住屋與生育政策外,特區政府在加強對內對外聯通、發展創科等多元經濟升級產業、以及搶人才搶企業議題上的著墨發力,也對應了多個在施政報告發表前關注度較為靠前的政策範疇。

  不過,由於本次施政報告沒有像過去幾年一樣,公布派發現金或消費券等一次性紓困與刺激經濟措施,因此在部分市民眼中,似乎欠缺與本地消費及民生社福領域有關的政策舉措。但也有輿論指出,特區政府在這兩大範疇的施政,更多考慮的是長遠效果而非眼下的短期利益。例如,特區政府放寬與樓市股市相關的印花稅、加大力度搶人才搶企業,雖然不像派錢一樣能直接鼓勵市民消費,但長遠來說必能產生促進經濟發展的利好影響,而只要整體經濟蒸蒸日上,自然會提升市民消費的信心預期。又如施政報告在民生社福領域,更聚焦的是對弱勢社群支援網絡的完善,包括加強殘疾人士院舍及日間訓練服務、設立5億專項基金加強社福機構員工培訓等,這些長期的福利投入都能讓有需要的市民未來得以從中受惠。

  圖4展示了香港社交媒體對施政報告各主要範疇政策的關注度與滿意度,可見此次最讓人眼前一亮的鼓勵生育政策收穫了最多好評。有觀點表示,雖然暫時並不清楚現金獎勵等誘因能否起到刺激生育的效果,但仍樂見特區政府能拿出政策導向的思維著力解決市民當下的焦慮。此外,本次施政報告的另一大重點範疇——土地房屋的相關政策也取得了較高的滿意度,雖然有觀點擔心印花稅減辣可能再次引發市場的炒賣風氣,但更多市民認為當前影響樓市的基本因素已經改變,在美國維持高息環境之下,其評估減辣並不會導致樓價大幅飆升,反而鬆綁了很多有意購買第二套物業改善居住環境的香港市民、以及外來人才等潛在置業者。

  還有,本屆特區政府繼上一份施政報告後,再在搶人才搶企業範疇上重鎚出擊,包括落實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以及對合資格人才置業印花稅實行先免後徵等,令更多輿論預期政府未來在這一範疇上的政策力度將持續增強,由此提升了香港未來能加大對外來人才與企業吸引力的信心,故該範疇政策的社交媒體滿意度也較高。另本次施政報告也以發展北部都會區為著力點,提出了很多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在創科、專業服務等層面加強合作的舉措,同時也表示將強化“八大中心”以持續增強香港的國際影響力,回應了部分市民對香港聯通內外能力下降的焦慮,故這一範疇政策的社交媒體滿意度也較為靠前。

  從圖5可知,在涉土地房屋範疇的各項主要措施中,香港社交媒體雖然也相當關注與取締劣質劏房相關的政策、以及未來將能提供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的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但樓市印花稅減辣一項顯然最具話題性。當前樓市整體表現低迷,樓價呈現出進一步下跌的趨勢,交投量也顯著減少,令很多將物業視作財富增值工具的香港市民產生焦慮。圖2是2017至2023年6月的香港住宅樓宇買賣宗數,可見自2022年以來,無論是一手或二手樓買賣,住宅樓宇買賣宗數皆發生較大面積的萎縮,且這種下行趨勢並沒有如早前所預期的在通關後迅速扭轉。樓市的下沉程度倘若進一步加劇,不僅會折損眾多持有物業人士的財富,還會對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造成威脅,足見政府本次對印花稅的減辣的確有出手的必要。

  有觀點表示認同特區政府沒有完全撤辣而是採取減辣的做法,認為此舉能在未來給予特區政府更多調整樓市的空間,如果沒能有效抑制負資產個案的持續攀升,則可進一步對買賣住宅物業的印花稅進行放寬,反之若出現投資炒賣現象再趨旺盛也能再度收緊。此外,也有不少輿論關注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先免後徵政策所產生的影響,有市民贊同特區政府進一步加大對外來人才的置業優惠力度,指出早前的先徵後免政策吸引力有限成效甚微,樂見政府根據實際情況作出調整不斷向外來人才伸出橄欖枝。

  圖7則是香港社交媒體對施政報告涉生育育兒範疇各主要措施的關注度分佈,可見向新生嬰兒派發2萬元現金獎勵一項,由於涉及短期經濟誘因因此熱度最高。此外,家有初生兒優先配屋及選樓計劃兩項,則因為協助新生嬰兒家庭加快獲編配公屋或選購居屋,關涉到土地房屋範疇這一熱門議題也關注度較高。據圖8可知,截止2022年,香港的出生嬰兒數目與總和生育率皆跌至多年來新低,生育率與能維持人口自然增長(不計外來移民)的2.1補充率差距則持續擴大。有觀點認為,在當前經濟不景氣、財政儲備減少的環境下,特區政府仍打算預留一筆可觀的支出以落實鼓勵生育的“組合拳”,足以反映其敢於正視問題與積極解決問題的魄力。不過,也有一些輿論指出,市民對於生育問題的焦慮並不只停留在經濟層面,孩子出生後如何教養照顧才是更長遠的考慮,希望特區政府接下來可以在本次施政報告中關注度較低的育兒支援配套(見圖7)上提出更有力的措施,從而為更多家庭營造一個對生育與育兒皆友善的社會環境。

  如圖9所示,在施政報告當天,香港社交媒體對香港前景的信心指數出現明顯回升,結合涉特區政府施政在當中的影響力也同步飆至逾50高位的現象,可見施政報告是提振香港市民對未來前景信心的最主要因素。雖然受當前經濟低迷的影響,對香港前景的信心指數沒有升至近一個月以來的最高位,但也足見香港市民對本次施政報告的觀感整體趨於正面,多數輿論也傾向相信特區政府能帶領香港走出當前的困局。

  中評智庫認為,李家超任內的第二份施政報告,不僅延續了第一份施政報告以結果為目標的做實事作風,也展示出以問題為導向的迎難而上魄力。施政報告有力回應了市民當下最關注的土地房屋問題、生育率低等焦慮,也繼續著眼長遠在搶人才搶企業、豐富產業結構、加強與內地及海外聯繫上不斷發力,朝著提升香港整體競爭力的方向穩步邁進。我們相信,在李家超班子的帶領下,香港將能順利渡過當前的經濟逆風期,並步入一個人民整體幸福感更高的光明未來!

  (記者:林昊,分析師:陳日嘉,工程師:吳悅檸,研究員:林東陽)
圖3 香港社交媒體在施政報告發表前後最關注的主要施政範疇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4 香港社交媒體對施政報告在各主要範疇政策的關注度與滿意度對比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5 香港社交媒體對施政報告在土地房屋範疇上各主要措施的關注度分佈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6 2017至2023年上半年香港住宅樓宇買賣宗數變化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7 香港社交媒體對施政報告在生育育兒範疇上各主要措施的關注度分佈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8 2010至2022年香港出生嬰兒數目與總和生育率變化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
圖9 近一個月以來香港社交媒體對香港前景的信心指數及特區政府施政在當中的影響力變化 (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電腦版移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