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評數據

中評數據:施政報告重改革迴響熱烈

2024-10-23 00:08:30
圖1 香港社交媒體涉過去3份施政報告討論在整體輿情中的關注度佔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2 香港社交媒體在最近3份施政報告討論中涉改革議題的關注度佔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中評社香港10月23日電/10月16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任內第3份施政報告,主題為“齊改革求發展、惠民生建未來”,繼續聚焦經濟民生領域的發展,並呼應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在多個範疇提出勇於求變的革新措施。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通過分析香港社交媒體數據後得出結論:施政報告有力回應了香港市民當下最迫切的主要訴求與期待,並獲得大多數輿論的高度關注與肯定,進一步強化了特區政府勇於擔當、銳意改革的正面形象。其中,施政報告在經濟發展、土地房屋等範疇的創設性舉措,更是備受主流民意認可,並被認為是香港下一階段步向“由治及興”階段的重要驅動力。

  如圖1所示,對比本屆特區政府過去兩份施政報告,可見今年的施政報告在輿論場內引發的迴響尤其熱烈,社交媒體上涉施政報告議題的討論在整體輿情中的佔比高達34%,延續自2022年以來的增長勢頭。施政報告在香港社會能見度的不斷提升,反映廣大市民對特區政府的各項政策舉措日趨有感,也愈發感受到社會各層面在治理上所發生的變化。

  此外,香港社會之所以對本份施政報告予以如此之大的關切,也與其中所展現的求變革新精神密切相關。由圖2可知,今年涉改革議題在施政報告整體討論中的關注度佔比較前兩年大幅躍升,分別是2022與2023年的6.8與8.4倍。

  本份施政報告自開篇之初即反覆強調改革求變的主軸,貫徹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在多個不同範疇提出大膽創新的施政舉措。例如,在土地房屋範疇,施政報告提出訂立住宅樓宇分間出租制度,展現出銳意取締劏房的堅決態度;又如在經濟政策範疇,施政報告大力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聚焦包括低空經濟、航空科研、新能源等新興產業;而在人才政策範疇,施政報告則及時因應形勢變化,從過去側重“搶人才”轉為更加強調“留人才”與培育人才。施政報告中所展現的務實求變、大膽革新作風,進一步強化了特區政府在主流輿論中積極有為、勇於擔當的形象,也令更多香港市民相信特區政府有能力帶領香港度過當下的關鍵轉型期。

  圖3對比了施政報告發表前後社交媒體最關注的主要政策範疇,可見經濟發展、土地房屋、兩地融合、國際化、人才政策等範疇,在兩個時間段內皆為關注度最高的前5項。這反映本份施政報告有力回應了香港市民目前最迫切的訴求,並精準命中了香港社會所面臨的痛點、難點,符合主流輿論希望特區政府在改善經濟民生、提升國際競爭力等方面發揮更多能量的期待。

  受高利率環境與全球供應鏈重整等因素影響,香港在疫後的經濟復甦步伐未如預期,故特區政府就重振經濟所提出的舉措,是整份施政報告中最受社交媒體矚目的板塊。較多輿論認為,針對當下本地消費低迷的現象,施政報告有找出關鍵癥結,即訪港旅客消費的結構性轉變,並對症下藥提出具體可行的措施予以應對,包括因應旅客追求“深度遊”、“體驗遊”的新需求,發展特色旅遊熱點,開發生態旅遊、熊貓旅遊、賽馬旅遊等新產品。此外,也有不少觀點樂見施政報告以革新思維,改善香港產業結構過於單一的問題,提出發展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利用新質生產力的助推,豐富本地產業類型構建多元經濟。據圖4可見,主流輿論相當看好本份施政報告的經濟政策,對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指數在施政報告發表後有近兩成的顯著提升,明顯高於前兩份施政報告的增長幅度。

  而對於住房供需失衡的深層次問題,本份施政報告也提出不少亮眼措施,其中與改善基層居住條件、公平高效利用公營房屋資源等相關的部分,尤其引發輿論熱議。從圖5可見,取締劏房的住宅樓宇分間出租制度、打擊濫用公屋、完善置業階梯等措施,在社交媒體皆錄得較高關注度;另較多市民也關注施政報告穩定私人住宅市場的有關措施,放寬物業按揭貸款成數上限的關注度排名也高居第2。而且,社交媒體對土地房屋範疇各項措施的反應普遍相對正面,其滿意度全部處於55以上的較高水平。

  有觀點肯定住宅樓宇分間出租制度,指其有力回應了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提出“香港要告別劏房”的講話,認為以列明最低標準的“簡朴房”取代劏房,將能更好地保障低收入群體的基本居住環境,是當前公屋供應未能跟得上需求之下的務實安排。也有輿論點贊特區政府大力改革公營房屋制度的努力,認為打擊濫用公屋、調整綠白表比例、增加居屋在未來整體公營房屋中的佔比等,將能在加快建造公屋以外,透過在分配環節促進公屋流轉,令更多基層市民能更快輪候到公屋,優化對現有公營房屋資源的利用。此外,不少聲音也歡迎施政報告放寬物業按揭成數的安排,認為在樓市面臨較大下行壓力的眼前,此舉將有利於平穩整體樓價、降低金融風險,並能夠保障市民的資產財富、提升社會整體的信心預期。

  面對日益複雜的外部形勢,本份施政報告在鞏固提升香港原有國際地位的同時,也更加強調繼續拓展新的海外網絡。如圖6所示,今年社交媒體涉後者討論的關注度再較去年有明顯上升,而前者的關注度則維持在與去年基本相若的水平。本屆特區政府自第一份施政報告以來,就十分關注在中美競爭持續加劇的大環境下,如何保持香港作為金融、航運、貿易等八大國際中心的獨特優勢,並積極應對來自西方國家的潛在風險,積極開闢新的朋友圈,尤其是與東南亞、中東等地區加強往來,配合國家“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主流輿論大多認可特區政府這種全面兼顧的國際觀,認為在大國博弈之下,香港更加需要認清自身所處的環境並找準定位,也要積極尋找新出路分散風險、創造機遇。有觀點認為,施政報告中提出要在中東、東盟等地區開拓旅客客源、爭取新投資等內容,正正反映了香港在中西夾縫下求存的靈活變通。

  圖7展示了香港社交媒體最關注的涉兩地融合具體措施,其中涉促進兩地人員流動的部分關注度最高。不少觀點尤其是來自零售、餐飲、旅遊等業界的聲音,樂見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到,已向中央爭取恢復深圳“一簽多行”與擴大“一周一行”試點城市範圍,認為該項政策若能落地,將對香港本地的經濟復甦有很大提振。另也有輿論認同施政報告配合國家戰略,進一步促進大灣區內的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認為香港與其他灣區城市間,在專業服務包括法律合作、醫療協助等方面,仍有很多空間尚待挖掘。此外也有聲音肯定施政報告繼續推進北部都會區的建設,例如試行“片區開發”模式提速落成新發展區,以及計劃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促進兩地的教育、科研合作發展等。

  不同於前兩份施政報告,本份施政報告把人才政策的重點,更多放在如何“留人才”以及培育人才,而非僅以“搶人才”為亮點。由圖7可見,社交媒體上“留人才”、培育人才等施政措施的關注度,在整體涉施政報告人才政策討論中的佔比高達8成2,較過去兩年僅兩三成左右的份額大幅提升。特區政府自2022年底推出的新輸入人才機制,已為香港吸納了約16萬來自海內外的人才,有效紓緩了疫後初期人手短缺的壓力。主流輿論認同,施政報告當刻適時調整人才政策,往如何協助人才紮根留港、以及培育更多高質量人才等方向傾斜,期待特區政府在未來的施政中,透過配合改善各範疇領域的政策,包括住房、就業、創科、青年與教育等各個環節,讓香港能成為一片人才奔赴嚮往並得以茁壯發展的樂土。

  據圖9可知,與過去兩年比較,本份施政報告對特區政府聲望的提振最為顯著,其發表後所統計的社交媒體對特區政府信任指數,在自2022年以來3份施政報告中最高。足見,主流輿論相對滿意施政報告在各個範疇的政策措施,這主要得益於前述施政報告不僅有力回應香港市民在經濟、土地房屋、國際化等領域的重點期待,也提出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改革新政,令廣大市民看到特區政府迎難而上改善經濟民生的決心。

  中評智庫肯定,特區政府在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所展現的勇於擔當、求變革新作風。香港當下雖然處於關鍵轉型期,不僅面臨複雜的地緣政治環境,自身的深層次問題也亟待解決,施政報告不僅一一正視了香港社會當前最突出的痛點、難點,更以積極有為的態度,靈活運用現有資源及各項政策工具,提出強而有力的措施精準應對,獲得了主流民意的廣泛認可與好評。我們期待,特區政府未來繼續以大刀闊斧的改革精神,領導社會各界突破瓶頸、清楚障礙,令香港在“由治及興”的路上高歌前行!

  (記者:陳日嘉,分析師:楊力聰,工程師:吳悅檸,研究員:林東陽)
圖3 施政報告發表前後香港社交媒體最關注的主要政策範疇(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4 近3份施政報告發表前後香港社交媒體對經濟前景的樂觀預期指數變化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5 香港社交媒體對施政報告中各項涉房屋範疇具體措施的關注度與滿意度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6 香港社交媒體對近3份施政報告中涉國際化範疇兩大主要面向的關注度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7 施政報告內最受香港社交媒體關注的涉兩地融合範疇具體措施(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8 自2022年以來香港社交媒體涉施政報告人才範疇討論中三大主要板塊的關注度分佈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圖9 最近3份施政報告發表後3天內所統計的香港社交媒體對特區政府信任指數對比(中評智庫大數據中心製圖)
電腦版移動版